確實,法國人對私生活比較寬容,而很多政治家都是男性。當今政界,女性並不多。當然,在現任政府裡也有很多女性部長。我不知道,如果女政治家發生這樣的事(性醜聞)會怎樣,這跟寬容度更有關係,還要看整個社會的觀念是否那樣極端。問題是,女性很難爬上頂端,這也是本次世界女性論壇的目的。在商業、政治甚至是媒體的女性,要非常努力才能獲得成功。所以,改變是件有趣的事,還有相互經歷的比較。應該讓年輕一代女性來展現自己。
她討厭被稱為外長夫人,儘管她的丈夫是貝爾納·庫什內、法國外交部長。
更多時候,64歲的克裡斯蒂娜·奧克蘭特(ChristineOckrent)以另一面示人。她是法國電視3臺的當家花旦,犀利尖銳,快人快語。她是海灣戰爭中唯一採訪到薩達姆的記者,並且是法國歷史上第一個主持和編輯黃金時段新聞的女性。上世紀80年代,當她離開新聞主播崗位時,很多法國觀眾傷感不已,好似失去一個每晚都準時赴約的女友。
她是法國的「法拉奇」今年2月,法國總統薩科齊宣布,將建立一個集對外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傳播功能於一身的對外傳播集團———「法國世界」傳媒公司,並任命奧克蘭特為運營總監。然而,正因為奧克蘭特的特殊身份,這一任命引起了軒然大波,電視臺工會和歐洲記者聯合會紛紛表示反對。
「我認為女人不該犧牲自己的權利和職業生涯,成為某某夫人這樣的身份很荒謬。」以世界女性論壇嘉賓身份造訪上海的奧克蘭特告訴早報記者。一身米色套裝、留著淡金色短髮的奧克蘭特看起來一如既往地瘦削精幹,表情嚴肅,仿佛很難被取悅。
採訪中,奧克蘭特的手機突然響起,她坦率地告訴記者,電話那頭正是自己的丈夫、法國外長庫什內。
成功女性之路:「成為某某夫人很荒謬」東方早報:剛才打電話的是您的丈夫、法國外長庫什內吧?
奧克蘭特:對,是他。
東方早報:您和外長會在家裡爭論政務嗎?通常誰更強勢?您怎麼看待自己外長夫人的身份?
奧克蘭特:哦,發生過很多爭論,每次我都試圖佔上風。(笑)不,我在開玩笑。在家裡,我們談論很多事。我一輩子都在做記者,我認為女人不該犧牲自己的權利和職業生涯。幸運的是,他現在有自己的職業道路。46年前,庫什內作為專業醫生參與創建了後來獲得1999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無國界醫生組織」;後來又創建了「世界醫生組織」。後來他成為衛生部長,然後薩科齊讓他擔任外交部長。所以他有他的職業,我也有我的。在你們現在的年代,女性沒有任何必要為對方的事業終止自己的,但在我們的時代,卻要非常努力地爭取。所以,成為某某夫人這樣的身份很荒謬。
東方早報:作為一個成功的女記者,您怎麼看女性在媒體中發揮的作用?媒體又是怎樣塑造女性角色的?
奧克蘭特:我們那一代,要非常努力才能得到只有男人能夠擁有的工作,在歐洲和美國都是這樣。我深受一個傑出女性的影響,她就是奧裡亞娜·法拉奇。在那個年代,她是少數幾名了不起的女記者之一。那都是1960年代越南戰爭時期的事了。現在,在很多地方,尤其是法國,越來越多女性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但要到達頂峰,成為出版商,或者報紙、雜誌、電視的主編,還是很困難。這是個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由於多媒體及科技的發展,媒體瞬息萬變,但媒體沒能完全做好改進這個世界的工作,很多媒體記者只關注自己的行業新聞。我認為,只有更多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加入媒體,帶入自己的活力和觀念,新聞才會更好。
東方早報:性別差異是否會影響新聞報導的角度?比如薩科齊總統和前妻以及布呂尼之間的糾葛,您會否站在女性立場來評價?
奧克蘭特:你是怎麼知道前前後後這些事情的?(笑)我認為,男、女記者都一樣,重要的是他們想表達什麼。作為女性,對某些方面會很有幽默感,另一些方面少一點。這跟敏感性更有關係,而不是政治偏見。女記者可能並不欣賞某類玩笑,對某些行為可能會覺得不舒服。但總體來說,記者就是記者,新聞就是新聞。 (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