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畢業工作六年後,朱駿(應採訪對象要求使用化名)參加了今年安徽省高職專科的分類考試,報考了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口腔醫學專業。省統考文化課滿分、校考第一名是他最終的成績,被錄取後將在這裡進行三年的全日制學習。以博士學位報考高職專科學校,這在我省還是首例。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唯學歷唯成績」評價標準轉變的體現。
「報考口腔醫學,一方面是對這個感興趣,另一方面是希望增加一個技能,未來的職業前景也多一個選擇。」對於自己的決定,朱駿說是理想與現實的雙結合。他本科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專業,在中國科大攻讀了金融工程碩士和博士,2013年畢業後先後在銀行和一家科技公司上班。
工作六年後「跨界」學醫,很大原因是受了從事口腔醫生職業的嶽父和妻子的影響。在見識了妻子將一顆扭曲的牙齒「正畸」後,朱駿深深感受到了醫學的神奇。「學歷對我已經不重要,我現在需要的是技能型學習。」從去年參加高考報名後,他買了書籍,很認真地複習了三個月,最終取得了省統考文化課滿分、校考第一名的成績。
分類招生考試被錄取的學生,需要參加大學的全日制學習,對此,朱駿說他已經做好了專心在校學習三年的準備。新專業與自己在中國科大學習的知識並不衝突,反而會起到「加持」的作用。「現在很多職業都需要跨專業複合型人才,未來我可以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知識與醫學相結合,不存在學醫學就丟棄以前專業的情況。」
「朱駿參加分類高考,是社會對於職業教育認識轉變的表現。」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王勁松說,現在社會對於跨專業、交叉的複合型人才需求越來越大,教育不再只是一個專業一個學校的事情,學歷教育以外技能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從大學自身來說,也在謀求建立跨學科跨領域的人才培養模式,譬如醫科和工科結合打造新醫學等。
據了解,今年教育部部署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即「1+X證書」制度試點,深化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這將有助於打破目前社會上「唯學歷唯成績」的人才評價標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曉嶸 劉建昌
對話)科大所學並非「無用武之地」了
記者:大家都好奇,為什麼博士畢業還要報考大專院校?
朱駿:我的興趣比較廣泛,讀大學時就對歷史和醫學等學科都非常感興趣。去年知道有這個分類考試後,就決定往口腔醫學的方向試一試;另外一方面是,我愛人、嶽父也都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也幫助我了解了很多。
記者:未來如果從事醫學職業,以前的專業知識丟了會不會覺得可惜?
朱駿:我在中國科大的學習,最主要是培養了世界觀,以及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我現在學習醫學還是可以用的到,而且我想學的口腔醫學與人工智慧等都是有交叉的。
記者:假如你被安徽醫專錄取,會不會考慮向本科學校繼續深造?
朱駿:學歷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所以暫時沒有考慮繼續深造,我更偏向職業方向,但未來可能會在這個領域深入研究。
記者:錄取了會要求一直在學校裡,你做好準備了嗎?
朱駿:我報考安徽醫專也是經過充分思考的,本來想如果分類考試沒通過就參加高考繼續考。我對口腔醫學中的解剖學也提前做了心理準備,不會成為障礙。我現在已經開始在看醫學專業課的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