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空巢村裡「老弱婦孺」的孤獨守望(圖)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寧德10月12日電 題:空巢村裡「老弱婦孺」的孤獨守望

  作者 李松 呂巧琴 葉茂  

  福建省福鼎市疊石鄉丹峰村,一個逐步陷入困境的「空巢村」。看病難、辦事難、出行難、慰藉難等,都困擾著獨守家園日夜翹首盼望親人歸來的人們。

  丹峰,一個距福建省福鼎市區約30多公裡的偏遠村莊,地處閩浙邊界。全村原有395戶,1425人。近年來,由於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謀生,且多從事隧道工人、礦工等高危工作。如今,農忙時留守在村中的最多也僅有五六百人,平常就百餘人,「老弱婦孺」就佔了現有留守人口的80%,其中殘障人士有33個。

  記者12日走進丹峰村民眾李國寅家中,這座外表看上去還算漂亮的三層小樓,內部卻呈現完全不一樣的情景:一樓的大廳的一邊,粗陋的木板床上85歲的李國寅癱瘓在床,蓋在其身上的被子始終有蒼蠅停留著,現場不時散開出令人作嘔的尿酸味;另一邊則堆放著不少的柴火(用於煮飯燒火的木材),屋內有一臺全自動洗衣機,散落的家具看上去已顯陳舊,樓梯用木板支撐著充當護欄。

  「這是兒子買來的,」見有人到訪,趙阿婆(李國寅的妻子,79歲)將一件手洗過一次的外套放進洗衣機後向記者介紹,女兒出嫁了,其他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來雖然大兒子還在村裡住著,但已經57歲的大兒子身體也有毛病,也無法照顧他們。「自己都這個歲數了,白天照顧老頭還可以,但夜裡都要起來2次照顧,實在吃不消,」阿婆感慨,之前小兒子寄過300元,現在我們靠著每個月120元的基礎養老金過日子,更沒說給他(指李國寅)看病了。

  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李國寅的大兒子李悌招的家中,相比其父親的房子,李悌招的房子更顯得粗陋:大門僅有一道鐵門,用黑色的隔熱塑料膜做了遮擋,二樓臥室內凌亂堆放著各種物品,屋內有一臺9寸的彩色電視機,邊上放著2個小藥瓶,老人拿起藥瓶指著自己的手臂後背說,那是女兒買的,抹下就好多了。

  李俤招告訴記者,自己耳朵(聽力)不好,由於之前生病了現在不能下地,平時都是靠女兒在外打工寄點錢回來,今年女兒只寄了2000元回來,61歲的老伴還得下田採摘茶葉貼補,「以後若有錢了,我想把大門做好。」隨後,老人拿出了2份X光片子介紹,去年生病花了3萬多元,還有1萬多沒拿回來。由於老人說的語言記者們無法聽懂,加上老人的聽力不好,給記者充當翻譯的當地村民無法與之進行更多的交流,記者未能得知老人口中所說的1萬多元是怎麼一回事。

  嫁到丹峰村10多年的吳女士也常年在外打工,自2010年8月回到丹峰村後就沒再出去了。她告訴記者,婆婆58歲,在山西幫人煮飯,公公在家種田,丈夫在湖南隧道打工,屬高危工作,去年一年跑了6個地方,回來4次,今年至今都沒給家裡寄給錢,只能靠70多歲的公公下地種點穀子吃,家裡還有個16歲的兒子在疊石鄉上學。

  「買菜的話,村中每兩天會有農用車過來送貨;乘車就得走半個多小時,到疊石鄉排頭村才有,村裡的老人幾乎都不出去的,」吳女士指著放著家裡的一輛摩託車告訴記者,那是不久前買來學的,不然萬一小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的,實在不方便。

  雖然村裡已經通了自來水,可村裡水源不足,自來水都是定時開總閘節水,過後關閉。春天雨量多點還可以,但一到冬天大家都有回來的時候,就非常缺水。看著未滿3周歲的小女兒,吳女士已開始發愁了,將來孩子上學了,還得到福鼎租房子陪她上學,又是一比相當大的開銷。

  「這孩子平常都是我在帶,都嚷著要媽媽,」64歲的黃大爺正帶著5歲的黃承傑在家門口休息。黃大爺告訴記者,他家現在在村裡居住的還有85歲的老母親,1家3口四代人。見記者拍照,黃承傑怯生生地躲到了黃大爺身後,「承傑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他在家沒人帶,很內向,他父母不知何時才能回來。」黃大爺說。

  如何能幫助村裡獨守家園的「老弱婦孺」,是丹峰村村民主任黃崇專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丹峰村主村所在地前的一排房子,是早前村委出資做的地基,房子則是村民自己出資蓋起來的,現在居住著18戶,共有11個60歲以上的老人及7個小孩。這些老人的孩子們都會寄些生活費回來,再加上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的補助,老人們的基本生活還是有保障的」。他說,老人們平日裡生活有什麼困難,村委會都會全力幫忙的,平時還會不定時到民眾家裡走走、看看。

  村民主任黃崇專告訴記者,自前新農保政策在福鼎試點以來,丹峰村60周歲以上的老人已全部辦理,老人每人每月都能領到基礎養老金。但要到銀行代發點領款,還是不怎麼方便,不過這種情況馬上就可以解決了,黃崇專說,12日村委將安裝設立「小額支付便民點」,安裝完成後,民眾就可以直接到便民點刷卡領取保險金了。

  對於李悌招所反映的事情,黃崇專告訴記者,當時在醫院時,已經直接在醫療費用裡扣除了那1萬多元的報銷費用了,根本不存在什麼1萬多沒拿到的情況。他表示,民眾或以為記者來探訪會有資金補助,這才造成民眾說辭有所誇大或偏離事實。

  「今年村裡有引進12畝的山藥試種植,若試種成功,明年將在全村推廣,幫助民眾增收,」黃崇專說,此外村裡也爭取到專項資金,將在原村部小學內設立籃球場及健身器材,同時村裡也有農家書屋可以豐富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完)

相關焦點

  • 希臘將從難民營移走老弱婦孺 以保護疫情弱勢群體
    希臘移民部表示,當局從19日開始,將把尋求庇護的老弱婦孺從擁擠的島上難民營移出,以保護他們免受疫情侵害。據報導,當地時間16日,希臘移民部表示,希臘當局將把2380名尋求庇護的老弱婦孺,從愛琴海島上的難民營地轉到本土陸地的公寓、旅館和其他營地安置,以確保這些弱勢群體免受疫情侵害。希臘當局指出,為期兩周的行動將於19日開始,時間表晚些時候公布。
  • 放開那些老弱婦孺,別衝他們來!
    這些「人」四處襲擊老弱婦孺,頓時哭聲四起。「黑人生命很重要」和Antifa襲擊了一對正在離開集會的年長夫婦。他們用擴音器對老人大聲侮辱、跟蹤騷擾,兩名極端女子還試圖毆打老人,對著老人大聲尖叫。剛剛過去的美國之夜,老弱婦孺被襲擊的悲劇在華盛頓特區大量發生。被襲擊的人都是老、弱、病、殘!他們沒有武器、手無搏雞之力。他們都哭了,還要他們怎麼樣?難道要他們當眾向你們下跪、為你們洗腳?
  • 義大利等國拒絕難民上岸 難民組織呼照顧老弱婦孺
    衛生艇救助在地中海漂泊的難民。這些人權組織同時呼籲至少讓老弱婦孺上岸接受照顧,否則這些難民將成為疫情與戰亂下的人球。據報導,國際人權組織指責義大利當局讓難民在海上隔離,稱這項持續到7月31日的禁止救援船靠港的禁令,未公布具體實施細則,以及如何解決難民問題。國際難民組織官員索達13日表示,目前地中海難民的狀況非常令人擔憂,今年已經有241人試圖從非洲偷渡到歐洲而死亡。
  • 越南再從北歐接回老弱婦孺,安全、強大的國家成為每個公民的依靠
    2020年6月初,真實版的「戰狼」儼然已經上演: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各職能機關從北歐國家接回越南公民,其中老弱婦孺佔了大多數。在幾天之間,越南開始從全球各國接回公民,越南公民也表達了對國家的感激、熱愛。越南再從北歐接回老弱婦孺,也體現了安全、強大的國家成為每個公民的依靠。
  • 婦孺造句和解釋_婦孺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婦孺(fù rú)。近義詞有:婦幼。 [老舍《四世同堂》:「日本人要節省糧食,所以任憑婦孺出走。」] 婦孺參考例句: 1、老弱婦孺皆受益,又防又治社區醫。 2、婚姻法的宣傳,要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 伊戰以來該國最慘重單起事件 死者多為老弱婦孺
    多為老弱婦孺  伊拉克衛生部長穆罕默德·阿里說,當時橋上聚集了大量人員,有人謊稱橋上有自殺式襲擊者後,災難發生了。很多人驚恐萬狀,互相推搡,不少人被踩踏後窒息而死。多數死者是婦女和兒童。  事發後,很多人聚集到底格裡斯河兩岸,有的跳入河中搜尋死傷者,有的乘船沿河搜尋落水者。
  • 男子反殺入室行兇者,被認定防衛過當判7年,當時滿屋子老弱婦孺
    男子反殺入室行兇者,結果被認定為防衛過當被判7年,而當時屋子裡都是老弱婦孺。據悉,事情發生在2015年10月,宋立英與張某惠因為一些事情發生爭執,雙方在電話之中發生了一些爭吵對罵。當晚凌晨,張某惠糾集了8人拿著軍刺,棍棒,砍刀等器械來到宋立英家。門開後,多人衝入室內與宋立英與其司機王曉波發生了激烈衝突,最終導致對方1人死亡,2人重傷,1人輕傷,宋立英也獲輕傷。
  • 南京大屠殺中,為何有那麼多老弱婦孺被害?一位倖存者說出了原因
    而在長達6周的血腥屠殺中,南京城卻有多達30餘萬軍民慘遭屠戮,這其中大部分是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和無辜平民。在這場慘劇中,為何有如此多的老弱婦孺慘遭殺害呢?為什麼事前他們不撤離呢?一位名叫路洪才的倖存者說出了原因。1937年11月,日軍糾集20餘萬人大舉向南京進逼,中國守軍節節敗退,從句容南逃經過南京雨花門紅土山街道的潰兵和難民越來越多。
  • 南京大屠殺中,老弱婦孺被姦污到什麼程度?牧師:未料到如此恐怖
    一位在南京大屠殺中,救助多位老弱婦孺的牧師,記錄下了最恐怖的一幕!  那麼,在南京大屠殺中,老弱婦孺被姦污到什麼程度呢?  今天,我們通過一位美國牧師的記載,揭開日軍姦污凌辱老弱婦孺的暴行!  這位美國牧師叫約翰·馬吉,讀者可能對這位牧師不熟悉,但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真實南京大屠殺的影視資料,就是這位仁兄拍攝的,他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了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的各種慘無人道的暴行。成為今天研究南京大屠殺歷史最重要的影視資料!
  • 史料解讀:南京大屠殺中,老弱婦孺被姦污到什麼程度?牧師:未料到如此恐怖
    一位在南京大屠殺中,救助多位老弱婦孺的牧師,記錄下了最恐怖的一幕!那麼,在南京大屠殺中,老弱婦孺被姦污到什麼程度呢?今天,我們通過一位美國牧師的記載,揭開日軍姦污凌辱老弱婦孺的暴行!以上就是南京大屠殺中,許多老弱婦孺慘遭日軍姦污的悽慘遭遇,通過馬吉牧師的這兩段真實的經歷記載,向世人揭露出日軍變態虐待狂一般的獸行!
  • 租房起糾紛 微山湖魚館遭遇老弱婦孺堵門
    安磊在電話裡這麼說的時候,那十多個老弱婦孺正堆在酒店的門口打牌。(大眾網記者 國棟)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 美國空巢老人收養猴子引發爭議(圖)
    許多美國父母在兒女紛紛成家立業、離開自己後,都患上了「空巢症候群」,心情極度沮喪,整天無所事事。為了擺脫這種孤獨的生活,許多美國空巢老人或沒有兒女的父母都紛紛追逐起了一種富有爭議的新潮流——養只猴子當兒女!這種新潮流已經被拍成紀錄片《我的猴子嬰兒》。
  • 南京大屠殺:30多萬軍民慘遭殺害,為何大多數都是老弱婦孺
    可是在南京城6周的大屠殺中,30多萬軍民慘遭殺害,其中大多數是老弱婦孺。為什麼這麼多老弱婦孺喪生呢?為什麼他們事先沒有疏散?一個倖存者說出了這個理由,他就是路洪才。一九三七年,日軍二十餘萬人大舉進攻南京,無數潰兵和難民逃亡。難民們謠傳日軍會很快將路洪才殺死,勸他趕快逃走。路家人頓時驚慌起來。那時母親臨產行動不便。
  • 當代空巢青年的100種死法
    空巢青年城市人口排行榜。來源《中國空巢青年圖鑑》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陪我夜已深,無人與我把酒分。孤獨得像條狗,我和siri是好友。「空巢青年」的一個主要關鍵詞就是「孤獨」。連離世也不例外。小夥因身體不舒服請假,被發現時屍體已腐敗近日,沭陽警方接到報警稱,轄區一居民張某竟然在家中離奇死亡,且屍體已經腐敗。經鑑定,死者是因顱腦損傷而死,且他死前並沒有與人發生過任何爭鬥。
  • 空巢青年?單身的不止你一個
    如下圖所示,從左至右,從上到下,分別為上述6類群體的轉變軌跡圖,綠色顯示為個體未婚的軌跡,橙色為婚前同居的軌跡,藏青色為結婚的軌跡媒體輿論上通常將他們與孤獨,空虛,焦慮,抑鬱等負面的情感詞彙相聯繫。淘寶平臺在2017年發布「中國空巢青年圖鑑」,根據他們的統計,中國在2017年5月,有5000萬空巢青年群體,其中男性佔到64%,遠高於女性的比例。90後成為空巢青年的主體,佔到總數的61%;80後中也有一部分選擇獨身的空巢青年,佔到總數的35%。
  • 重慶大學「螢火蟲」志願者進社區服務空巢老人
    「我們願為需要幫助的人照亮一片天空」——重慶大學「螢火蟲」志願者進社區服務空巢老人新華網重慶7月17日電(記者趙宇飛)「爺爺奶奶
  • 奈及利亞空軍誤轟炸 或致170人死多為老弱婦孺
    該組織強調說,轟炸行動發生在人道救援正在進行時,大部分罹難者都是老弱婦孺。傑歐舒還說,這個令人髮指事件的受害人,應該獲得當局的一個透明報告,調查事情的經過,以及是在什麼情況下展開的這項攻擊。  根據無疆界醫生組織指出,一架奈及利亞飛機在兩次飛越萊恩市(Rann)的上空後,朝向那些聚集起來接受人道援助的群眾投下兩顆炸彈。
  • 臨近中秋節 「螢火蟲」飛進空巢老人家
    眼看著中秋節一天天的臨近,節日的氣氛也漸漸濃厚,青島公交城陽巴士「螢火之光」各個志願服務團隊的志願者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他們他們分頭行動,走進結對幫扶的空巢老人家,陪他們度過了一個特殊且溫暖的中秋佳節。  魯網9月11日訊(記者 孫曉文 通訊員 邵英世 張曉鳴) 眼看著中秋節一天天的臨近,節日的氣氛也漸漸濃厚,青島公交城陽巴士「螢火之光」各個志願服務團隊的志願者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他們他們分頭行動,走進結對幫扶的空巢老人家,陪他們度過了一個特殊且溫暖的中秋佳節。
  • 從「空巢」心態到「集群」行為:「空巢青年」現象透視與網絡映射
    文章通過需要、認知、情緒、價值、行動的社會心態指數描摹呈現青年群體的「空巢」心態特徵,結合網絡輿情事件中集群行為的規律呈現,從技術、政治經濟、社會心態三個維度對網絡集群行為進行歸因分析。文章認為,「空巢」心態隱現的相對剝奪感、底層社會認同、群體情緒感染、群體非理性信念、去個體化集體宣洩等特徵,極易誘發青年群體從心態「空巢」到行為「集群」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