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朋友喜歡在家裡養上一些盆栽植物,如仙人掌、吊蘭、梔子花、常春藤等,在綠化家居環境的同時還能淨化空氣,讓家人更加健康。不過,別看這些盆栽植物不起眼,可都有著很好的藥用價值,對於一些小傷病,如感冒發燒、喉嚨發痛、肺熱咳嗽等都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具有良好藥用價值的室內盆栽植物,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一、仙人掌
仙人掌對於咳嗽、喉嚨痛、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燙火傷等病症都有著很高的治療效果,治療凍傷可取仙人掌去刺搗成糊狀,敷於患處,紗布包紮;治火傷則可用刀刮去外皮,搗爛後貼傷處,並用消毒過的布包好;若是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可將鮮仙人掌去刺洗淨,切片曬乾研粉。每次1克,每天服2次;治療早期急性乳腺炎、腮腺炎就將仙人掌搗爛取汁,加麵粉適量敷在患處。
養護方法:盆栽仙人掌用土要求排水、透氣性良好、含石灰質的沙土(或沙壤土),可用壤土、腐葉土各2份,粗沙3份,另加石灰石礫或陳舊建築物拆除時廢棄的陳石灰牆屑1份混合配製而成,也可用壤土、粗沙各2份,碎磚、腐葉土及陳灰牆屑各l份混合配製而成。栽培時應在盆底部墊以少量碎磚石、瓦片,以使排水通暢。澆水的時間夏天以清晨為好,冬天應在晴朗天氣的午前進行,春秋則早晚均可。一般情況下不要從頂部淋水,否則時間一長球體上會有難看的斑點。一般情況下,澆水都必須澆足,為此必須經常鬆土,使盆土易均勻地吸足水。夏季是仙人掌生長期,氣溫高,需水量大.必須充分澆水,宜在早、晚氣溫低時進行,中午炎熱,澆水易引起球體灼傷。在高溫梅雨季節,也要適當節制澆水。對那些頂部凹陷的仙人掌,注意不要將水澆進凹陷處,以免引起腐爛,傍晚澆水更應注意。冬季休眠期間應節制澆水,以保持盆土不過分乾燥為宜,溫度越低,越要保持盆土乾燥。成年大球較之小苗更耐旱。冬季澆水應在晴天上午進行。隨著氣溫的升高,植株將逐漸脫離休眠,澆水次數及澆水量才能隨之逐漸增加。
二、吊蘭
吊蘭具有化痰止咳、散瘀消腫、清熱解毒、跌打損傷等功效,可用於小兒高熱、肺熱咳嗽、吐血、跌打腫痛等症的治療。使用方法上,內服可煎湯6-15克,鮮品15-30克;外用則選取適量葉片,搗碎敷用。
養護方法:吊蘭的養殖適宜用輕鬆、肥沃的沙質壤土,要求土壤含腐殖質、通透性強。盆栽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併加少量基肥作為基質。在換盆後要注意重新調製新土。吊蘭喜水,由於其肉質根貯水組織發達,抗旱力較強,但3~9月生長旺期需水量較大,要經常澆水及噴霧,以增加溼度,保持盆土完全溼潤。在冬季休眠期,可待盆土表面約一釐米深處幹後再進行澆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泥土太幹,會導致葉叢暫時褪色,再次澆水後雖會恢復原色,但葉尖則可能永久地變成棕褐色。吊蘭是較耐肥的植物,若肥水不足,容易焦頭衰老,葉片發黃,失去觀賞價值,對已開始長出小植株的吊蘭,每半個月可以施一次以氮為主的追肥。生長良好的吊蘭,不施肥也可以。
三、梔子花
梔子花的藥用價值可就多了,根、葉、花有著瀉火除煩、消炎祛熱、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功效;梔子果則可主治熱病高燒、上火牙痛、口舌生瘡;外用可治外傷出血、扭傷挫傷。治療感冒發燒時,可選梔子根60克,山麻子根30克,鴨腳村二層皮60克,紅花婆根30克,煎服;治療肺熱咳嗽則可選擇梔子花15克,用白糖30克醃半天,每取少許,泡茶飲;若是鼻出血,可選梔子花數片焙乾,研為細末,每次取少許吹入鼻腔,用消毒棉塞壓。
養護方法:梔子花是喜酸性花卉,適宜的pH值為5至6。如果土壤酸度不適宜,將會在今後的管理中事倍功半。栽培用土可選腐葉土、泥炭土或漚制鋸屑加一半的園土,忌用陳牆土和煤渣,用市售的君子蘭土更加方便實用。梔子花喜溼潤的土壤和較大的空氣溼度。在4月至9月生長期要保持盆土溼潤。盆土表面見幹就澆水,晚上可用噴壺向葉面淋水澆施。如幹透萎蔫,會對生長不利。生長過旺、節間較長的,晚上不澆水,早上太陽出來再澆水。北方鹼性水地區,自來水要放兩天再用。每隔三五日,用每升中加入0.5克檸檬酸、1克硫酸亞鐵的水溶液澆透水一次,可使葉片油潤碧綠。
四、君子蘭
君子蘭具有具有鎮痛、降壓、強心、降溫、抗病毒、抗腫瘤的功效。全株入藥,對癌症、肝炎、肝硬化腹水等病症有較好的輔助效果。
養護方法:君子蘭的原生地是非洲南部高海拔地區森林的大樹下,根系扎在多年堆積的腐葉層上。君子蘭侍養應採用疏鬆肥沃的中性或弱酸性腐殖質土,栽培用土可按腐殖質土65%、淨沙20%、細爐灰15%混合而成,相對溼度宜在40%左右。君子蘭宜過幹或過溼,每次澆水一定要澆透,現蕾後還要多澆一些。可每隔20天左右,結合澆水施一次發酵的豆餅水、淡魚腥水和馬蹄水等,把澆水和施肥結合起來。室溫低時要控制澆水,防止盆土過溼,盆土過溼會引起植株爛根死亡,但也不能使盆土過幹。
五、常春藤
常春藤具有祛風利溼、活血消腫、平肝、解毒等功效,對風溼關節痛、腰痛、跌打損傷、肝炎、頭暈、閉經、蕁麻疹、溼疹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治產後感風頭痛可選用常春藤三錢(約9克),黃酒炒,加紅棗七個,水煎,飯後服;若是治口眼歪斜,則可選擇三角風五錢(約15克),白風藤五錢,鉤藤七個。泡酒一斤。每服藥酒五錢,或蒸酒適量服用。
養護方法:常青藤對土壤要求不嚴,耐貧瘠,喜溼潤、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忌鹽鹼性土壤。一般多用肥沃的疏鬆土壤作盆栽基質,如園土和腐葉土等量混合,也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和細沙土加少量基肥配製而成或由田園土、1/4左右草木灰、少量基肥混合而成,草木灰既可使盆土保持疏鬆透氣,又有較多鉀肥滿足常青藤生長。常青藤栽培水分不足植株基部容易落葉,澆水過多容易發生爛根。可選擇清晨或傍晚澆水,以免土溫和水溫相差大,引起根系受逆受傷,最終導致植株枯萎死亡。冬季放入溫室越冬,室內要保持空氣的溼度,不可過於乾燥,但盆土不宜過溼。
六、文竹
文竹具有潤肺止咳、利尿解毒等功效,主治肺結核咳嗽、急性支氣管炎、陰虛肺燥、咳嗽、咯血、小便淋瀝等。若是治療肺熱咳嗽,可取根20克,熬成水加些冰糖放入冰箱內冷藏,一天一次,分兩次服用;治療風溼疼痛則可將全草搗爛敷在患處,用紗布包紮固定,每天換一次藥。
養護方法:文竹的盆土宜用肥沃的沙壤土,要求溫暖溼潤、富含腐枝、排水須好,一般可採用園土4份、腐葉土2份、堆肥土2份和沙1份的比例配製,並要做到定期換土加肥。如果如施肥過濃引起「澆根」,需要倒盆除去肥料,並用清水衝澆土坨,再換進新土養殖。文竹澆水過多,盆土過溼,容易引起根部腐爛,澆水過少,則會導致葉尖枯焦發黃。因而澆水過程中,要視天氣、長勢和盆土乾濕情況而定,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在天熱乾燥時,可用水噴灑葉面的方式增溼降溫,冬天則要少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