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草是熱帶、亞熱帶地區普遍栽種的高產優良牧草。目前在我國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江西、湖南、福建和臺灣等省區均有大面積裁培。象草具有產量高、管理粗放、利用期長等特點,已成為我國養牛業青飼料的重要來源。
象草是狼尾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最高能達五米以上,根系發達。象草喜溫暖溼潤氣候,但能耐短時間的輕霜,在廣州、 南寧一帶均能自然越冬。在氣溫12~ 14C時開始生長,25~ 35C時生長迅速,8~ 10C時生長受抑制,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從2月中旬到12月均能生長,4~9月生長最盛。
象草對土壤選擇不嚴,沙土、黏土和微酸性土壤均能種植。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壤土最適宜。喜肥,尤其對氮肥敏感。由於根系發達,耐旱力較強。
栽培技術整地與施肥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地塊,耕深20cm,象草生長期長,刈割次數多,產量高,需肥料三要素均較一般禾本科牧草為高。種植在平均氣溫達13~ 14C時,即可用種莖繁殖,無病蟲害的莖稈作種莖,按3~4節切成-段,可以斜插,行距50~ 70cm,株距40~50cm,覆土5~ 7cm。也可穴播,穴深15~20cm,種莖斜插,每穴1~2苗,田間管理栽植後要及時灌水,保證土壤溼潤。苗期生長慢,要及時中耕除草。
象草以頭三年長勢較旺,產量高,以後則逐年減弱,如果加強管理,水肥充足的情況仍可維持較高產量。象草多青飼,亦可調製乾草和青貯。每年可刈6~8次,它不僅是牛、羊、馬、兔、豬和鵝的好飼草,也可供養魚用。適期刈割的象草,柔嫩多汁,適口性好,消化率高,蛋白質豐富。
象草的根系十分發達,可起護堤保土,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栽培象草能給土壤留下大量有機質和氮素,還具有改良土壤結構的作用。
象草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種子幫。喜歡的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