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的漢服分為這幾種,1、傳統漢服,以館藏文物為基礎,絕對尊崇傳統服飾的結構,並在基礎上進行面料和配色的復原。2、現代創新漢服,尊崇傳統服飾的結構,但是使用極具現代特色的面料和色感搭配,並適當增加裝飾性小配件。3、存疑的漢服,以各種猜測的,存疑的服飾外形為基礎,以傳承古裝劇中風格為己任,完全按照現代人的審美創作服飾,堅稱是改良,其實越改越繁瑣。這些漢服中,第三種漢服是目前傳播最為廣泛的一種,就是我們常見的齊胸襦裙。齊胸襦裙是我們在現代服飾中完全找不到相似點的服飾,上襦和下裙分開,導致下裙的重量只能依靠胸部的系帶,這部分重量完全壓迫在胸部,導致很多人的穿著體驗並不好,不過,這並不能讓大家放棄這種「仙女」一般的衣服。
沒錯,齊胸襦裙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的推廣,歸根結底,和我們從小看到大的古裝劇密不可分。小時候最流行的還珠格格,新白娘子傳奇,還有各種武俠劇,誰沒有把蚊帳蓋在頭上,幻想過自己是古代的富貴大小姐呢。而現在,齊胸襦裙讓這些人能夠名正言順的穿蚊帳出門,如果有人問起來,甚至可以略帶鄙視的說,我穿的可是漢服,不是什麼雜七雜八的衣服。然而實際情況卻恰好相反,齊胸襦裙結構存疑,一片式方布打褶也並不是唐朝時期的下裙模式,那時候更加流行「破群」,布料破開成梯形,再重新組合縫製,效果類似現代的A字裙,裙子重量大大減輕,胸部和腋下的布料減少堆積,還可以襯託出窈窕的身材。而現在的齊胸襦裙中的下裙,基本配置已經不再是一片式下裙了,而是變成了兩片式。
兩片下裙根據日本的和服下裙改良,布料重疊的部分增加,所以不容易走光,並且可以增加更多褶子,這樣適合用來轉圈圈。當然他們成為「改良」,實際上,缺點並不少,兩片式裙子穿起來非常臃腫,並且重量增加很多,背後的這一片不像胸前的,所以很容易往下滑,最後可以形成露背裝的效果。而為了固定這麼重的衣料,必須勒緊系帶,時間長了胸悶氣短難受,已經成為正常現象了。
當然齊胸襦裙也是可以穿的輕鬆又好看的,比如選擇襯裙和單層下裙,使用真絲或真絲棉的布料,增大群頭的摩擦力,降低裙子的自重,同樣不會走光,還很漂亮,可惜的是,很多人並不太喜歡這種矜貴的漢服,而是更愛古裝劇風格的唯美齊胸襦裙。而隨著這類服飾的買家不斷增多,商家們也開始偷懶了。以前的漢服,會有專門的定織定染,現在商家們就不願意再這麼麻煩了,直接進購各種唯美的閃光布料,做出來就有一大批人直呼,好唯美,小仙女一樣,然後拱手送上自己的錢包。齊胸襦裙作為唐制漢服的代表之一,如今的市場審美已經完全脫離的唐制漢服的配色,轉而變成了蚊帳風。這類衣服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所以在路人看來,漢服就是這樣的,大袖飄飄,非常不方便,不耐髒,還很容易拖地。
而除此之外,就是齊胸襦裙的搭配了,用大袖衫搭配齊胸襦裙是很早出現的搭配,正常情況下,大家會用一個朝代的服飾進行組合售賣,比如明制披風可以和明制長襖,或者宋制褙子和宋褲,而唐大袖衫,是完全臆造出的漢服。因為唐朝根本沒有出土過大袖衫,目前已經有的文物中,大袖衫是宋和明的,所以現在的商家為了證明自己的大袖衫依然是漢服,這樣賺錢的機會就多了一個,會將自己的大袖衫說是宋制漢服。然後搭配存疑的唐制齊胸襦裙,甚至在很多對漢服了解不多的人眼中,唐齊胸裙,就一定要搭配大袖衫才好。
不斷選擇仙女風的成品布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就是現在市面上的唐制齊胸裙,風格統一,顏色稀疏,大部分都是米白搭配閃光亮片,各種小清新的漸變色,連撞色就稀少了起來,更不要說還原傳統服飾了。從百家爭鳴到一家之言,很難說是市場選擇了這樣的衣服,還是商家們締造了這樣的市場。可是能夠看到的是,唐制漢服的發展走進了一個死胡同,而且目前人們對此非常喜愛,並沒有要做出突破的想法。古裝劇中的仙女風,其實就代表了當時我們的傳統服飾文化的斷層,而如今我們明明是希望借漢服復興,重拾我們優秀獨特的審美,卻再次陷入影視劇文化的漩渦。與之對比強烈的是,明制漢服的推廣令人欣慰。
明制漢服的基礎是其他所有朝代服飾中最好的,孔府舊藏的服飾全部都可以作為研究對象,每一件明制漢服都可以用文物作為基礎來自我證明。在創新上,明制漢服商家也是走得最遠,走的最穩妥的。不管是使用新的面料,還是在裙子上增加內口袋和拉鏈,抑或是選擇完全現代的面料和花紋,直接混搭出街,明制漢服因為基礎足夠堅定,所以它的創新也更令人信服。蟈蟈是明制漢服的絕對推崇者,她開始拍攝視頻之後,甚至影響了整個漢服圈子,讓更多人的目光從唐制漢服轉到明制漢服中。最近一期的視頻中,她穿了很多明制漢服混搭,而很多衣服,你完全看不出和普通的衣服有什麼區別,這樣的衣服也更適合日常穿。所以說,在唐制漢服一位追求唯美風尚的時候,明制漢服的發展規律,其實更值得我們研究。
如果從布料分類漢服,從風格,我們可以分為古風,現代風,和傳統風,從製作類型,我們可以分為傳統織造,繡花工藝,以及現代提花或暗紋。齊胸襦裙的風格現在完全局限於古風之中,並且在面料也毫無突破,甚至開始走回頭路,使用廉價的蚊帳般的成品布料,依靠後期營造出唯美的燈光效果,間接引導自己的買家,漢服就是用來拍照的,拍照好看才是真的好。
這讓小編有些無奈,我們對漢服的復興,理應是追溯源頭和開拓創新兩個方向同時發展,而不是嘗到一點甜頭,就站在原地不動了。當然,小編相信,商業市場推動漢服發展,對漢服復興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齊胸襦裙,仙女風,對漢服推廣的助力不可謂不大,這是我們需要正視的,我們也應該從中獲得推廣的經驗,並不斷修正漢服推廣過程中的誤差。螺旋狀的發展規律,也必然會讓我們的傳統服飾不斷經歷試錯的過程,但漢服背後蘊藏的傳統文化和觀念的輸出,也必然會讓我們不斷接近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