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走勢回顧
(一)期貨行情回顧
滬不鏽鋼指數,開年一路向下,在3月下旬出現年內低點11700元/噸;築底後,4月初開啟第一波上漲,5月中旬開始為期一個月的調整;6月下旬再次開啟漲勢,持續到9月初,到達年內高點15450元/噸;後趨勢轉弱,雖有反彈但沒有改變下降趨勢。全年振幅25.89%。
(二)現貨行情回顧
年初,隨著疫情爆發後全國性停工停產,現貨價格從14400元/噸左右(無錫市場304/2B冷軋切邊主流報價,下同)一路向下至12350元/噸。復工復產後需求觸發,現貨波動向上至二季度末15400元/噸。三季度初需求達到季度性高點後,產量仍增長,現貨開始回落,當前市場價格14150元/噸。
期、現貨價差方面,年內波動範圍-1045~155,均值-410。兩次極端低位分別出現在2月底和12月底,較為相似的是兩次均屬於期價短線大挫,而現貨市場成交尚可。隨即期價反彈,價差修復。高位出現在4月中,當時,期價築底結束後連續拉漲,而市場仍有高庫存擔憂,現貨價格調整比較猶豫。不過,隨著期價盤整,現貨價格逐步跟漲,價差修復。
二、原因分析
(一)宏觀經濟持續改善
2020年初國內爆發新冠疫情,經濟活動近乎停滯。二季度國內疫情明顯好轉,並隨著復工復產穩步推進,經濟活動持續恢復。三、四季度以來,國內復工復產推進到常態化,經濟實現了V型超預期反轉。中國或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經濟體。
上半年一系列穩經濟舉措出臺,國內經歷了三輪降準。二季度我國經濟很快恢復到3.2%的正增長,三季度繼續回升至4.9%。當下貨幣寬鬆仍在持續,偶有收緊跡象。央行行長易綱就做出了「把好貨幣供應的總閘門」的表態。
但筆者認為,海水不會一日蒸發掉,未來貨幣政策逐步回歸正常化或需較長時間,且為了維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不會急於轉向。
國外方面,二季度疫情大幅爆發、蔓延,全球經濟受到重挫。各經濟體陸續出臺經濟刺激措施,全球處於「寬貨幣、低利率」的量化寬鬆格局。目前,國外疫情仍在持續蔓延,不過疫苗進展良好,全球經濟觸底反彈,並有恢復預期。
但是,還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因素也會對經濟帶來一定震動和衝擊。如中美關係和病毒變異等,也可能會有其他外生性事件。正所謂變才是不變的道理,筆者認為,宏觀的波動在所難免,但經濟尤其是國內整體向好的大局面不會改變。
(二)月度產量迭創新高,產能仍有釋放預期
據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鏽鋼分會最新數據,2020年1-9月全國不鏽鋼粗鋼產量為2197.35萬噸,與2019年同期相比減少了51.62萬噸,降低2.30%。2020年1-9月進口不鏽鋼113.79萬噸,同比增加25.29萬噸,增長28.57%。2020年1-9月出口不鏽鋼240.47萬噸,同比減少30.23萬噸,同比降低11.17%。其中,300系產量1076.50萬噸,增長0.23%,200系不鏽鋼產量為691萬噸,降低了9.96%;400系不鏽鋼產量為416.45萬噸,增長了5.76%;雙相不鏽鋼13.42噸,同比降低1.94%。
受疫情影響,不鏽鋼年初產量較去年基本持平。二季度末開始鋼廠排產迭創新高,較往年有明顯的增加。其中,300系產量從年初穩定增長至三季度末,四季度開始鋼廠排產減少。200系和400系四季度產量增加。筆者在前期報告中對2020年不鏽鋼產量做了初步預估為2840萬噸,現上調預估為2960萬噸。基本持平於2019年的2940萬噸,但增速較2019年或有明顯下降。
據51bxg統計,2020年國內不鏽鋼冷軋投產產能約198萬噸,2021年預計將有137.5萬噸的冷軋項目計劃投產。其實,若無疫情影響,不鏽鋼新增產能完全釋放,本年度不鏽鋼產量是會有明顯增長的。但實際上,本年度實際投產的產能在年度總產量中沒有得到體現。2021年若無特殊影響,不鏽鋼總產量中將會有今明兩年投產產能的體現。筆者預估,2021年不鏽鋼產量或有12%左右的增長。
(三)原料底部測試或結束,支撐偏強
今年不鏽鋼原料最重要的擾動因素有兩個。整體看都對減少了原料的供應。
1、印尼鎳礦禁止出口禁令對鎳端特別是鎳礦供應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去年八月印尼宣布禁止鎳礦出口後,國內鎳鐵加緊在年前搶進口備貨。年後的缺口一部分通過菲律賓和新喀裡多尼亞等國進口量彌補,部分通過印尼鎳鐵產能釋放彌補。但是今年這兩種彌補途徑都未能完全彌補缺口。11月開始,主鎳礦進口國菲律賓進入雨季,發運量再度回到低位。整體上,年度鎳礦進口總量大幅減少。目前港口鎳礦庫存已去至近六年低位。但長線來看,隨著印尼鎳鐵產能的釋放及鎳鐵回流,鎳端供應邊際寬鬆。
2、疫情造成的包括鎳、鉻等原料地的發運封鎖。
年初疫情爆發,多國港口封鎖,鎳礦、鉻礦發運迅速下降,導致港口庫存都維持較快的去化趨勢。二季度後原料國的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發運停滯造成的影響逐步消退,發運恢復。
2021年,菲律賓雨季過去後,發運將恢復至較高水平。南非等國鉻礦發運也暫無憂慮。不過國內限電、環保等因素將增加高碳鉻鐵及鎳鐵的生產成本,間接提升原料成本。
數據方面,2020年1-11月國內鎳礦進口量約3237.31萬噸,其中從菲律賓進口鎳礦量約2653.78萬噸,同比增加2.25%。從印尼進口鎳礦量約315.53萬噸,同比減少82.5%。今年1-11月,國內鎳鐵端產量47.5萬金屬噸,同比下降11.3%;印尼鎳鐵端產量53萬金屬噸,同比增加57.8%。據不完全統計,國內進口印尼鎳鐵247.2萬噸,折合21.64萬金屬噸。
目前,不鏽鋼原料端底部測試完畢,剛性成本上移,支撐較強。目前高鎳鐵鋼廠採購價陸續出現1080-1100元/鎳,大部分地區高鎳鐵市場價已高於1100元/鎳。高碳鉻鐵市場價報至6100元/50基噸左右。廢料價格隨現貨波動,市場304廢不鏽鋼一級料戴南地區不含稅價格目前報至9900元/噸。
(四)消費超預期增長,庫存超預期去化
據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鏽鋼分會最新數據,2020年1-9月不鏽鋼表觀消費量1853.35萬噸,同比增加0.24萬噸。
今年的消費大致可以分三個階段。1、一季度在疫情影響下,消費急劇萎縮,造成庫存的大幅累積。3月底,不鏽鋼總庫存接近92萬噸,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高60萬噸。2、二季度,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經濟活動重啟,消費逐步回暖,前期被壓制需求觸發,庫存快速去化。三季度,國內經濟逐步修復,但發力趨緩,庫存去化速度減弱並出現波動。3、四季度「暢通國內國外雙循環」背景下,國外疫情蔓延導致部分訂單回流國內,需求超預期爆發。
據wind統計,當前無錫、佛山不鏽鋼總庫存50.18萬噸,較去年同期高13.6%。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總庫存自3月份起就延續不斷去化的大趨勢。特別是與歷年當前時期的累積趨勢造成了明顯的對比。從另一個角度看,今年庫存的快速消化也可以看出疫情後消費的發力。畢竟在經過4-12月的消化,庫存量只比去年高6萬噸左右。
長線來看,在國內疫情控制給力,經濟活動持續穩定恢復的情況下,房地產需求、家電需求及工業製造需求都將有較好的增長,這對不鏽鋼需求的帶動都是明顯的。另外,今年疫情期間小家電需求的爆發,以及後期挖掘機的緊俏,背後都有不鏽鋼需求的支撐。當然,這裡也不乏消費升級帶來的增長動力。
2020年11月挖掘機產量4.43萬臺,同比增長49.9%,較10月加快7.5個百分點;1-11月挖掘機產量為35.16萬臺,同比增長34.7%。家用電器產量增加同比增速也處於高位。今年前11個月,家用洗衣機累計產量為7228.5萬臺,同比增加3.6%;家用電冰箱累計產量為8260.5萬臺,同比增加6.3%;彩電累計計產量為17967.8萬臺,同比增加5.8%;上半年受疫情拖累,家電產量出現下滑,而下半年開始,家電生產提速,同比增速大幅上漲。
另外,目前因國外疫情仍未有效控制,國內情況良好且產業鏈全面,疫情後訂單回流國內。明年上半年,如果疫苗發展不樂觀的話,或許明年一年,國外回流的訂單都要在整個行業訂單中佔一席之地。當然,不排除此次合作之後國外訂單對國內產業鏈逐步依賴。但疫苗順利的話,海外市場被壓制的需求集中爆發,也會帶動下遊消費增長,雖然可能部分國外回流訂單會流失,但整體的消費增長也會給國內帶來助力。
(五)進出口情況梳理
因疫情爆發後國外經濟的萎靡,全年不鏽鋼進出口都處於相對低位。
不過,隨著國內經濟的穩定恢復以及國外訂單部分回流,11月國內不鏽鋼需求超預期爆發,出口也明顯增長。但是,整體來看,今年不鏽鋼淨出口較上年有明顯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印尼低成本不鏽鋼回流國內。長遠來看,印尼不鏽鋼回流國內的趨勢不會改變。
據海關數據:2020年11月,中國不鏽鋼進口量24.08萬噸,較10月進口量增加3.37萬噸,環比增幅16.27%,1-11月累計進口量158.57萬噸,同比增加54.98%。2020年11月,中國不鏽鋼出口量33.56萬噸,較10月出口量增加5.12萬噸,環比增幅17.99%,1-11月累計出口量302.48萬噸,同比下降9.71%。
三、總結與後市展望
3.1 總結
1.宏觀方面,疫情至暗時刻或已過去,全球處於「寬貨幣、低利率」的量化寬鬆格局,經濟有復甦的預期。國內經濟持續恢復,偶有貨幣收緊的跡象。但筆者認為,未來貨幣政策逐步回歸正常化或需較長時間,且會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總的來看,或有其他宏觀波動,但全球經濟尤其是國內整體向好的大局面不會改變。
2.供應端,今年國內不鏽鋼新增產能釋放,雖有疫情影響,但月度產量仍迭創新高。2021年若無特殊影響,不鏽鋼產量較今年或有12%左右的增長。另外,國外特別是印尼低成本不鏽鋼回流國內也將給供應增加一定的壓力。
3.原料方面,因印尼鎳礦禁令及疫情導致的原料發運減少造成的影響都將逐步消退。2021年鎳端鉻端及廢料供應較今年都將有所增長。特別是鎳端供應,邊際寬鬆。
4.消費端,國內需求穩定增長,國外訂單回流兩方面因素疊加,明年需求將繼續發力。
5.另外,當前不鏽鋼估值相對較低,國內行業利潤率普遍不高。鋼廠競爭激烈。
3.2 展望與建議:
綜合來看,2021年宏觀大環境趨於穩定向好,不鏽鋼供應和需求雙線增長,波動彈性或將增大。筆者預測,滬不鏽鋼指數運行區間或在12500元/噸-17000元/噸。可嘗試在接近12800元/噸左右逐步建立多單。
風險因素:
利空:印尼低成本不鏽鋼衝擊國內市場,國內不鏽鋼新增產能超預期釋放,疫苗進展不順及病毒變異影響經濟活動展開
利多:原材料價格尤其是鎳端價格大漲;全球性需求倒灌國內
(責任編輯:陳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