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戰警:黑鳳凰》,終究還是折了。
即便是再死忠的粉絲,想必也對此早有預兆:
2017年10月,《黑鳳凰》宣布正式殺青,並定檔次年的11月2日——開心~
兩個月後,傳言許久的「迪士尼收購福斯」塵埃落定,未上映的新片命運未知——心中一緊…
18年3月,福斯宣布《黑鳳凰》延檔至19年2月14日,並很快開始低調地進行補拍——越來越不妙…
9月,補拍仍在繼續,首款預告剛剛發布兩天後,福斯宣布《黑鳳凰》再次延檔至19年6月7日——完了…
忐忑了快一年,直到今天坐到零點場的座位上,壹哥依然對《黑鳳凰》抱有巨大的期待。
這可是從未失手的「X戰警」系列,20年的完結篇啊。
兩個小時後,一切情懷的挽尊,都變得蒼白無力。
豆瓣開分6.7,隨後一路降到目前的6.1。在低於8分就是不及格的兩大購票平臺,7.3,7.7…
要知道,此前的6部「X戰警」正傳,豆瓣最低的分數,都在7.6啊。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被廣大影迷和觀眾視為影史經典的「X戰警」系列,竟然爛尾收場!
平心而論,《黑鳳凰》並非毫無亮點。
(劇透線開啟)
在回饋粉(fu)絲(nv)上,影片可謂備足了料。
老萬和教授的CP無論是隔空還是面對面,光是相愛相殺的臺詞,就已經讓全場粉絲尖叫到滿眼小心心了。
結尾兩人更是來了一場「私定終身」,老萬那句「我要給你一個家。」一說出口,連壹哥這個非CP粉都要變成檸檬精了。
而在細節致敬上,《黑鳳凰》也算有心,比如老萬和教授的下棋梗再次出現。
這些多少都讓老粉絲有所欣慰:這好歹是正牌,而非贗品。
視覺效果和動作戲,相比上一部《天啟》的「四大皆空」也有所改善。
結尾一場火車大戰,從精彩的群戰,到老萬一個大招收了全部雜兵,都讓壹哥大呼過癮。不管你站哪邊,都得承認:控制系英雄發起飆來,簡直太美了!
可惜,《黑鳳凰》的全部亮點僅止於此。它留給觀眾更多的,是錯愕。
先說電影本身吧。
作為所謂的「完結篇」,《黑鳳凰》無論故事體量與情節內容,都完全擔不起收尾的重任。
它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一句話就能概括:琴被鳳凰之力附體變強了,然後開始任性黑化。但是黑化到一半,被X博士的真情表達感動,又洗白了,全片終。
這樣的故事格局,充其量就是《西遊記》八十一難中一回的水準,拿這種小格局的故事為系列收官,編劇是真的編不出來了嗎?
不過退一萬步講,就算只有一個「英雄黑化」的故事,拍好了也不乏深度(比如《黑暗騎士》)。
但如果你抱有這樣的期望,那麼將會迎來第二次失望。
在最最最重要的「鳳凰黑化」上,《黑鳳凰》處理得如同兒戲。
一開頭影片就給出了琴的心魔:她的能力失控導致車禍,殺死了母親。X教授為了讓她擺脫負罪感,在她的腦中建了一堵牆,隔絕了記憶。
然而同時隔絕的,還有一個真相(當然也是為了保護她)。鳳凰力爆發後的琴得知了真相,心裡有一個聲音在呼喚:
「你騙我了,你是惡人!我好可憐!都是你們的錯!」
所以,這就是你背叛所有人,黑化大開殺戒的原因嗎?
而面對爆發的琴無可奈何的X教授,在電影後段居然三言兩語就把「黑鳳凰」給…洗白了!所以教授的情感牌,也是類似凌波微步那樣時有時無的技能是麼?!
說白了,一部電影裡所有的邏輯問題,都有一個通用的答案:因為,主創編不下去了。
因為找不到那個更好的人物轉變邏輯,因為對於處理群戲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就只好採取下下策:上情感、上價值,生生讓邏輯問題,變成一個尷尬的硬設定。
那潛臺詞就是:不要問為什麼了,我們怎麼拍,你就怎麼看吧。
我仿佛看見編劇在昏黃的燈光下,絞盡腦汁湊故事,內心一個聲音在說:「故事這麼尬,不怕觀眾罵麼?」另一個聲音說:「沒事,給他們一點情懷,再賣賣腐,就夠了。」
除了琴白了黑黑了又白的莫名其妙,《黑鳳凰》中的教授、老萬、魔形女、漢克甚至勞模姐飾演的反派,也都存在行為邏輯崩壞的問題。
比如,老萬前一秒還放走了琴,後一秒就因為漢克的一句話,就立馬轉變態度,要殺琴了?
再比如,我們都知道教授有個標籤是理想主義,這我接受,沒問題。但也不至於因為這個,魔形女就要把他當反派,說他做這些事都是為了自己吧?
這樣生硬製造矛盾、強行讓故事發展下去的操作,直接把X戰警全員的人設,都給糟蹋地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再再比如,外星人反派來得沒頭沒尾,從哪來,為了什麼,有何能力,一律一帶而過。需要她強就強,需要她掛掉就掛掉,真是好久沒見過這樣敷衍的紙片人設了。
以及,壹哥必須要單獨拿出來說的還有:
一直期待的快銀小哥,怎麼前面出現了一下就被秒殺退場了?後半場就借著養傷玩消失?
這樣自廢亮點自我閹割的操作,又是咋回事兒?
好吧好吧,吐槽該告一段落了。因為下面才是壹哥真正想跟大家說的:
不單是這部《黑鳳凰》,連同上一部《天啟》,都是從一開始就不應該被拍出來的電影。
問一個問題:
我們喜歡「X戰警」,喜歡的是什麼?
我們喜歡的,是變種人關於生存的鬥爭,關於身份認同的追尋;我們著迷的,是變種人內部的掙扎與矛盾,是變種人與人類之間亦敵亦友的複雜關係。
所以一生經歷各種痛苦的狼叔讓我們念念不忘;
所以兩任教授和老萬分分合合的糾葛讓我們深深入坑;
所以當《X戰警3》狼叔被迫殺掉失控的琴,我們也會跟著痛苦落淚;
所以《X戰警:逆轉未來》看著「哨兵」將變種人趕盡殺絕,我們亦會感受到無力和唏噓。
這是我們愛的「X戰警」,超能力只是他們的外殼,內裡,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活生生的人。
而從《天啟》到《黑鳳凰》,這些曾經讓我們狂熱的東西,都被弱化直至消失殆盡。
表面看,是故事設定的問題。
這兩部的問題,在於都有一個從天而降的「反派」,反派一搶戲,「X戰警」原本好看的變種人內部紛爭,或「變種人vs人類」的精髓,就被稀釋地只剩邊角料兒了。
而從根兒上說,妥妥的,就是製作方福斯的鍋,甩也甩不掉。
怎麼說呢?其實很多粉絲都看出來了:
「X戰警」2011年開啟的前傳,《第一戰》漂亮開局,但隨後接棒的《逆轉未來》,怎麼看都像是…整個X戰警系列的收官之作吧?
換句話說,《逆轉未來》之後,這個系列本就應該終結了,不應該再拍出新片才對。
就在昨天,外媒採訪了《第一戰》的導演馬修·沃恩,他談到了自己最初對「X戰警」新三部曲的設想。
這一看不要緊,原來在計劃中,《逆轉未來》本就是最後一部:
圖片來自微博
英文看著費勁兒,來看看微博大神的翻譯:
「他們不聽取我的想法,這也是我不再繼續的原因之一。我的計劃先是《第一戰》,第二部電影繼續講述這些角色,並引出70年代年輕的金剛狼。這樣你才會真正了解他們。結局才會是《逆轉未來》。
福斯看過《逆轉未來》的劇本後說,『這個太棒了!我們現在(直接作為第二部)就拍吧!』。我反問,那你再之後要拍什麼呢?相信我,這樣就已經到頭了。
結果他們拍出了《天啟》,就……如果它們調換下順序可能還會好點。
好萊塢不懂調整步調。他們的高層以100英裡的時速飆車,也看後視鏡了,但還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撞車。」
馬修·沃恩最後這段話,說出了壹哥的心聲。
還需要說更多嗎?我想,沒有這個必要了。
只是,最後的最後,一想到20年經典,只落得個爛尾收場,且收購福斯後的迪士尼,據說五年內沒有重啟「X戰警」的計劃。
壹哥心裡,這個失落啊。
此時,誰來背這個鍋,還重要嗎?
未來啊,咱們可都,長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