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嗎?在它面前原子彈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炮仗,這種物質不僅可以作為超級武器的填充原料,而且只需一個桌球大小的重量就能可以讓一艘太空飛船實現數百年的巡航之旅。它就是史上最昂貴的東西——反物質。
在生活中,事物都有兩面性,而正常物質的對立面就是反物質,它們與正常物質從屬性上是基本相同的。相同的質量、相同的旋轉、相同帶電荷數,二者唯一的區別就在於,它們的電荷相反、重子數和輕子數也相反。當正反物質相遇後,大量的能量就在相互抵消碰撞中發生大爆炸,而且相抵消釋放出的能量是原子的核聚變的倍數。
在科幻電影《星際迷航》中,「企業號」航空飛船能夠實現曲速飛行,以超光速去到宇宙中任何一個角落,其功勞便是依靠它的反物質動力系統。這一設想並非完全是虛構,現實生活中,科學家就認為若利用反物質作為動力源,便能達到70%光速的行駛。
根據愛因斯坦的能量守恆理論,人類造出了能量轉換率為0.135%的原子彈和轉換率為0.7%的氫彈,就算核裂變能量轉換率已經如此低,二者所爆發出的威力也都足以威脅到整個人類的生存!那麼,如果能夠把轉化率高達100%的反物質,實際運用於生活,這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便是質的飛躍。
那麼這種終極能源可以在那裡找到?
其實,美國早在二戰時期就開始了對反物質投資研究,他們發現在造價數千億的粒子對撞機裡,經常能撞出一些反物質,不過不用擔心,就現階段人類的技術來看,別說是製造反物質武器了,就算想利用反物質所產生的能量煮一個雞蛋也都是無法實現。而且它們的數量極其稀少且難以保存,想要得到1微克反物質,估計就算使用目前最頂級的對撞機,也需要1000年晝夜不停的不斷碰撞才能製造出來,所以製造一克反物質的成本高達62.5萬億美元。
理論上,反物質是無處不在的,但反物質卻非常難以存儲,因為它與自然界的物質發生接觸後會迅速湮滅,只需要十億分之一秒就發生反應,轉瞬即逝。目前實驗室中製造出來的反原子最長存在記錄只有0.17秒。
根據能量守恆理論,宇宙物質應該是趨於平衡的狀態,但現實情況中卻是,物質的數量比反物質的數量多出至少一個宇宙之多,這個現象又被稱為「對稱性破壞」。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平衡的破壞,這是一直困擾物理學家的最大謎題。
雖說現在關於反物質的研究,人類還處於初級階段,但相信在未來人類會揭開這些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