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將至,喜迎國慶。
今天帶大家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風光無限。
給大家推薦幾部高分風光好紀錄片,讓我們足不出戶也能飽覽五湖四海、四時風光。
1、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指的是現在中國西部甘肅省的中段,西起烏鞘嶺,東至星星峽。
它是亞歐板塊運動形成的天然大通道,南倚祁連山,南北溝通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東西連接著黃土高原和塔裡木盆地。
《河西走廊》是一部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制的十集系列紀錄片。
《河西走廊》,不僅僅是一部歷史的紀錄片,我覺得也是一部河西走廊的風光片。
河西四郡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原來有這麼深刻的寓意,他們在中原安危的這個重大問題上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從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到現在的一帶一路,兩千年來的中外文化交流,儒學、佛教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文化的發展;
兩千年中的滄桑變化和歷史變遷,見證著中華民族的興衰。
2、行疆
行疆,寓意行走在華夏版圖之疆域,特別是邊疆地區,這是不為外界所熟知的異域新疆。
本片是由大學畢業生況露獨立拍攝製作的騎行中國紀錄片.
《行疆》確實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實況路書,太多我曾經聽過、看到圖片、無比嚮往的路線,都被作者用鏡頭錄像生動地展現了出來。
北疆、獨庫、沙漠公路、新藏、山南丙察察一直都在我的想去列表中,如今看完這部紀錄片就更熟悉了,未來也一定會親自去到這些地方,看一看遠方的風景。
阿里南線北線包括岡仁波齊轉山是11年暑假走過的,看著確實熟悉,尤其是當初讓我產生仿佛天堂錯覺的文步湖依然是那麼美的坐落在那裡 。
3、極地
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上除北極、南極以外的「第三極」。
這裡的風景,隨手一截就是一幅畫。
創作團隊選取了21位普通藏民的故事,從普通人的愛與感情出發,展現了西藏人的生活日常。
既考察極端環境下的生存智慧,也呈現普通人的生活,既探究古老文化的精髓,也記錄西藏的當下。
每一小段主題都以人物的名字為標題,用肆意遒勁的字體賦予強勁的活力。
大概正因為身處極地,所以才要更加極盡所能地生活。
4、美麗中國
本片是CCTV和BBC第一次聯合攝製的作品,歷時4年拍攝,使用了航拍、紅外、高速、延時和水下等先進攝影技術。
一共六集,分別為《富饒華南》、《彩雲之南》、《青藏高原》、《長城以外》、《龍之疆域》和《喧鬧海岸》。
影片拍攝歷時四年,片中80%的畫面都是在自然觀察下拍攝所得,而非在攝影棚中完成,用上了當時最先進的拍攝技術。
從桂林山水到香格裡拉,從青藏高原到鄱陽湖水,Wild China讓你看到一個淳樸而美麗的中國,一個你以為你很熟悉的,而又處處給你無限驚喜的中國。
每一個鏡頭都美輪美奐、每一幀畫面都嘆為觀止!具有中國韻味的配樂令人心情澎湃不已…
5、航拍中國
從上帝視角,看中國是什麼樣子?
這部紀錄片給了我們答案。
《航拍中國》是一部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全方位、立體化展示中國歷史人文景觀、自然地理風貌及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紀錄片。
以上帝視角重新認識中國,你能收穫從未體驗過的壯美與感動。
像鳥兒一樣,離開地面,衝上雲霄,結果超乎你的想像,前往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看見專屬於高空的奇觀。
俯瞰這片朝夕相處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變了一副模樣。
6、香巴拉深處
「香巴拉」是藏語的音譯,其意為「極樂園」,代表著人們嚮往的仙境與淨土,是佛教所說的神話世界。
很多人都知道西藏,卻對四川藏區不甚了解。
《香巴拉深處》真實記錄四川西部藏區生活的人們以及自然界裡其他生命正在發生的精彩故事和瞬間,
全面反映那裡人與自然的相處法則,人與人、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共存共融,傳統與現代的衝突與融合,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等。
本片由《第三極》製片人顏佔領繼續擔任製片人,音樂人老狼和小柯為影片聯手創作主題曲《無憂的藍天》,是打造系列涉藏紀錄片精品的一個自然延續。
整部片子不長,短短五集,但是畫面質感極為優秀,加之川西高原乾淨剔透的空氣,多元的生態環境,
天真淳樸的藏民,空靈的插曲配樂,真真完整地展示了「香巴拉」之地的聖潔無暇,它為我們每一個觀看的人都編制了一個完美的夢,讓我們沉浸其中不願醒來。
然而在出世的環境中,它又真實的反應了一些人入世做事,在保護傳承並不斷弘揚著當地優秀文化傳統,他們遵循自然之道,與環境和諧共生。
7、天山腳下
《天山腳下》從人類的普適視角出發,展示人類普遍的生存狀態和情感狀態,以景色和人物為視角,講述了新疆大地多姿多彩的風光。
我覺得中國沒有一個地方能像新疆一樣,美得那麼大氣又包容。
涵蓋所有地貌,融合那麼多民族。
真慶幸這塊奇異的土地在中國的版圖內。
只有在天地之間最遼闊的大地,才有可能活的像蒼鷹和駿馬,才能開出最美麗的花。
8、再說長江
《再說長江》,對長江的說與看,擴展到了思考,開闊到了生態、人文、發展等多個領域,並以人為主體,以故事為核心構成了表現手法上的特色,從而揭示出一個更廣闊、更鮮活、更生動也更耐人尋味的新時代的新長江。
紀錄片的內容,以長江為線索,展開那些各個城市的獨特性格:
比如,成都的府河,因滌洗蜀錦而得名錦江,寬巷子的原住民,對古城記憶的深情,還有慢悠悠的老茶館,說書藝人,感覺自己真得沿著府河再去感受一下這個城市;
又比如,當我看到那九宮格的老式火鍋時,對山城重慶的感覺,一下子近了好多,看到那越江纜車,那瓷器口古鎮,更是有種一定要去走走的念頭;
對於江城,當然也有著一種恨久而愛的感情,原來江湖連通工程已經好多年了,只是看到坐船遊遍武昌的願望還要等些年了。
9、新絲綢之路
25年前,中日合拍的《絲綢之路》在中國的紀錄片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巨大反響。
很多人是從該片中真正了解了中國的西部地區和這條在世界史上赫赫有名的古代商道,曾經在日本等國掀起了一股了解中國的熱潮,對中國西北部的開發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006年的《新絲綢之路》仍舊由中日雙方的國家廣播電視機構共同合作拍攝。
但不再是絲綢古道沿線的紀實報導,而是選擇了絲路沿線的樓蘭古城遺址、和田、敦煌等10處具有不同文化特徵的地點進行深度挖掘報導,每個地點各自成章。
攝製組走訪了多個國家,獲得了當年西方探險家的日記和路線圖等珍貴資料,拍攝了一些從未公開過的文物及許多新的考古發現。
10、敦煌
《敦煌》旨在記錄敦煌地區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深入揭示敦煌兩千多年來的文化內涵。
全面紀錄敦煌地區16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
全方位展現100年來,敦煌學的學者對這個沙漠寶庫,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
不知多少無名的民間大師來到敦煌大泉河邊,經年累月經受著生活上的寂寞清苦,將經卷中的禪意生動再現於泥壁之上。
古代人對現實生活、佛教信仰的理解及天國佛景美好想像的描繪,南朝陸探微、盛唐吳道子、筆才一二象已生的疏體畫以及很多當時朝代所盛行的主流畫風,
在萬千瑰寶因戰亂、天災、人禍而損毀消失時,卻以這種姿態奇蹟般得以倖存。
美人窟中最泱泱大度的美麗中國人,釋迦摩尼莊嚴的涅槃景象,就這樣,借史小玉們的丹青風流穿越了時間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