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Ⅲ卷)
理科綜合生物能力測試
一、選擇題
1.關於真核生物的遺傳信息及其傳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RNA,也可以從RNA流向蛋白質
B. 細胞中以DNA的一條單鏈為模板轉錄出的RNA均可編碼多肽
C. 細胞中DNA分子的鹼基總數與所有基因的鹼基數之和不相等
D. 染色體DNA分子中的一條單鏈可以轉錄出不同的 RNA分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真核生物的正常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包括DNA的複製、轉錄和翻譯過程。DNA分子上分布著多個基因,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詳解】A、遺傳信息的表達過程包括DNA轉錄成mRNA,mRNA進行翻譯合成蛋白質,A正確;
B、以DNA的一條單鏈為模板可以轉錄出mRNA、tRNA、rRNA等,mRNA可以編碼多肽,而tRNA的功能是轉運胺基酸,rRNA是構成核糖體的組成物質,B錯誤;
C、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而DNA分子上還含有不具遺傳效應的片段,因此DNA分子的鹼基總數大於所有基因的鹼基數之和,C正確;
D、染色體DNA分子上含有多個基因,由於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一條單鏈可以轉錄出不同的RNA分子,D正確。
故選B。
2.取燕麥胚芽鞘切段,隨機分成三組,第1組置於一定濃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進入胚芽鞘細胞),第2組置於適宜濃度的生長素(IAA)溶液中,第3組置於IAA+ Suc溶液中,一定時間內測定胚芽鞘長度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用KCl代替蔗糖進行上述實驗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 KCl可進入胚芽鞘細胞中調節細胞的滲透壓
B. 胚芽鞘伸長生長過程中,件隨細胞對水分的吸收
C. 本實驗中Suc是作為能源物質來提高IAA作用效果的
D. IAA促進胚芽鞘伸長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1而提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圖示可知,僅加入蔗糖組胚芽鞘伸長率最低,僅加入IAA組比僅加入蔗糖組胚芽鞘伸長率升高,IAA+Suc組胚芽鞘伸長率明顯高於僅加入IAA組,說明蔗糖對IAA促進胚芽鞘伸長的效果有促進作用。
【詳解】A、K+、Cl-是植物所需要的礦質離子,可被植物細胞主動吸收,進入細胞後能使細胞滲透壓上升,A正確;
B、水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重要物質,胚芽鞘伸長生長的過程伴隨著細胞的吸水過程,B正確;
C、由題幹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實驗結果,而KCl不能作為能源物質,因此不能說明蔗糖作為能源物質來提高IAA的作用效果,C錯誤;
D、由以上分析可知,IAA+Suc組胚芽鞘伸長率明顯高於IAA組,而KCl代替Suc也可達到相同結果,因此說明IAA促進胚芽鞘伸長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確。
故選C。
3.細胞內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碼子中含有稀有鹼基次黃嘌呤(I),含有I的反密碼子在與mRNA中的密碼子互補配對時,存在如圖所示的配對方式(Gly表示甘氨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一種反密碼子可以識別不同的密碼子
B. 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鹼基之間通過氫鍵結合
C tRNA分子由兩條鏈組成,mRNA分子由單鏈組成
D. mRNA中的鹼基改變不一定造成所編碼胺基酸的改變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圖示可知,含有CCI反密碼子的tRNA轉運甘氨酸,而反密碼子CCI能與mRNA上的三種密碼子(GGU、GGC、GGA)互補配對,即I與U、C、A均能配對。
【詳解】A、由圖示分析可知,I與U、C、A均能配對,因此含I的反密碼子可以識別多種不同的密碼子,A正確;
B、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配對遵循鹼基互補配對原則,鹼基對之間通過氫鍵結合,B正確;
C、由圖示可知,tRNA分子由單鏈RNA經過摺疊後形成三葉草的葉形,C錯誤;
D、由於密碼子的簡併性,mRNA中鹼基的改變不一定造成所編碼胺基酸的改變,從圖示三種密碼子均編碼甘氨酸也可以看出,D正確。
故選C。
4.下列有關人體免疫調節的敘述,合理的是( )
A. 若病原體不具有細胞結構,就不會使人體產生抗體
B. 病原體裂解後再注射到人體,就不會使人體產生抗體
C. 病原體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質分子,就不會使人體產生抗體
D. 病原體經吞噬細胞處理後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體產生抗體
【答案】D
【解析】
【分析】
體液免疫的過程:大多數病原體經過吞噬細胞等的攝取和處理,暴露出病原體特有抗原,將抗原傳遞給T細胞,刺激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少數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B細胞受到刺激後,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開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小部分形成記憶細胞。抗體能與抗原結合,從而抑制病原體的繁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多數情況下,抗原、抗體結合後會形成沉澱或細胞集團,進而被吞噬細胞吞噬。
【詳解】A、病原體是指可造成人或動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寄生蟲或其他媒介,如細菌、病毒,病毒不具細胞結構,但也能使人體通過體液免疫產生抗體,A錯誤;
B、病原體裂解後仍含有能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抗原物質,因此會使人體產生抗體,B錯誤;
C、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質,病原體含有的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特異性化學物質,也能引起機體發生免疫反應產生抗體,C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