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符拉迪沃斯託克3月31日電 記者手記:從符拉迪沃斯託克看俄羅斯經濟
新華社記者吳剛
由於西方制裁和國際油價下跌,俄羅斯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俄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普通人的生活有什麼變化呢?記者走訪符拉迪沃斯託克的超市、商場等地發現,雖然居民日常生活負擔加重,但人們的反應較為理性,一些行業反而迎來新的商機,總體經濟仍在正常軌道運行。
符拉迪沃斯託克是俄遠東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城市,物價水平較高。據官方統計,該市住房價格僅次於莫斯科和聖彼得堡,而食品、服裝、日用品等價格甚至高於莫斯科。
由於俄羅斯很多商品依賴進口,而經濟危機又導致盧布對美元匯率暴跌,俄物價水平相應出現波動,居民生活負擔有所加重。據當地媒體發布的報告,2015年濱海邊疆區食品價格上漲了14.3%。
儘管物價上漲,但日常生活用品供應仍然充足。記者在超市裡看到,麵包、牛奶、雞蛋、蔬菜和水果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標籤顯示,蔬菜和水果主要來自中國、智利、中亞地區各國和巴基斯坦。
物價上漲使得居民購買力下降,一些人削減了購物計劃,還有人放棄了出國旅遊計劃,但總體來說民眾反應較為理性。從事白領工作的弗拉德告訴記者,經濟發展有周期性,當前俄經濟遇到的困難只是暫時的。他說,政府正大力推行「進口替代」政策,希望本國商品更多地取代外國商品,但這一政策充分發揮作用還需要時間。
俄羅斯經濟遭遇逆風,作為鄰國的中國雖然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中國市場的龐大需求仍然為俄食品和旅遊等行業提供了發展機遇。
符拉迪沃斯託克是俄遠東著名的不凍港,附近海域出產帝王蟹、龍蝦、海參等海鮮。在此從事海鮮生意已數年的卡列耶夫告訴記者,這幾年他銷往中國的海鮮越來越多,大約佔到總銷量的60%。
卡列耶夫說,中國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他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從事俄中貿易,將俄羅斯的蜂蜜、巧克力、糖果、麵粉、葵花籽油等食品糧油銷往中國,很多俄羅斯商人計劃擴大與中國的貿易。
目前,俄羅斯政府正計劃改善遠東地區基礎設施,充分發揮遠東在促進俄中經貿方面的「交通走廊」作用。
「也許有一天,我的海鮮運到中國僅僅需要一兩個小時,早上捕撈的俄羅斯海鮮中午便可以端上中國人的飯桌,這不是夢,」卡列耶夫興奮地說。
由於盧布貶值,高質量俄羅斯食品開始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長期來看,這或許將為俄羅斯食品等行業挖掘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提供契機。
同樣得益於盧布貶值,赴俄遠東旅遊的外國遊客大幅增長。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米克盧舍夫斯基日前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2015年濱海邊疆區接待的中國遊客比2014年增長了一倍,去年濱海邊疆區旅遊收入增長30%。
俄聯邦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俄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為80.41萬億盧布(約合1.1萬億美元),比2014年萎縮3.7%。世界銀行今年1月份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據初步估計,2016年俄經濟將繼續萎縮0.7%,2017年俄經濟開始增長,增幅為1.3%。
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俄總理梅德韋傑夫近日籤署了2016年社會經濟穩定發展行動計劃,即反危機計劃。他認為,俄經濟正遭遇十年來最嚴峻挑戰,經濟形勢複雜但可控。與2009年經濟危機相比,目前俄經濟在外部形勢變化面前表現出了更強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