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如何創新?疫情之下的山東省菏澤牡丹節帶給我們一些啟示。
當前,菏澤48.6萬畝牡丹盛開。鑑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第29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遊節線上舉辦,4月10日開幕。同步舉辦的2020世界牡丹大會,以「雲直播」方式,各方名家隔空對話,共話牡丹產業發展,傳遞世界牡丹大會的主題:讓牡丹為人類帶來健康和美麗。
4月10日9時30分,省派菏澤市牡丹區都司鎮朱屯行政村第一書記劉珂打開大眾日報客戶端直播頁面,等著到10點看牡丹文化旅遊節的線上開幕直播。看完直播後,他說:「美輪美奐。網上看牡丹,別有一番美麗。」
有同感的,還有在首都師範大學工作的山東小夥馮琦,他說:「去年在故宮看到過家鄉的牡丹,今年在網上欣賞怒放的牡丹,感受到濃濃的鄉情,很溫馨。」
本屆牡丹文化旅遊節策劃了形式多樣的「雲端」節會活動。其中,「和牡丹有個約會」「名導帶你賞牡丹」「強國雲賞菏澤牡丹」等網絡直播活動,「跟著微博賞牡丹」話題互動,讓遊客宅在家中也能身臨花海;「魅力菏澤城,雲遊牡丹節」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直播景區盛況或發布短視頻,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直播,全方位展示菏澤文化旅遊資源,讓遊客感受牡丹之都的魅力。
在曹州牡丹園、百花園等牡丹觀賞園區,現場直播人員行走在花團錦簇中,讓網友「雲」品牡丹花。「90後」花農趙春雷就是其中一位。
趙春雷祖祖輩輩以種植牡丹為生,從小對牡丹就有種特殊的感情。他說:「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了解菏澤牡丹,並為他們答疑解惑。有的網友問菏澤牡丹有什麼特點?我對他們說,牡丹是菏澤最亮麗的城市名片,菏澤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繁育、科研、觀賞基地。菏澤牡丹種植的面積大,新品種培育得好,牡丹產品的產業鏈長,牡丹系列產品有240種了。」
如果在網上看牡丹不過癮,還可以通過直播間的網購,把牡丹「搬」回家。
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在參加「雲賞牡丹」直播活動時,著力推薦了盆栽牡丹。這種盆栽牡丹,與傳統牡丹相比,實現了小型化、輕型化,解決了市民居家難種養的難題,正在成為網紅產品。
位於牡丹區的傾城丹霞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盆栽基地,專門建有直播間,每天一些當地「網紅」會在這裡進行直播帶貨,賣盆栽牡丹。
「我們培育了10萬盆微型盆栽牡丹,現在已經賣出去6萬多盆。」傾城丹霞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包亞民說,「我們現在的線上渠道很多,網店、抖音及快手等熱門平臺我們都在運作,利用網絡達人現場帶貨,公司一天最多時訂單超5000單。」
荷蘭溫德霍斯特園藝公司是歐洲最大的牡丹進口商和盆栽牡丹生產銷售公司,每年生產及銷售盆栽牡丹100萬盆,主要面向歐洲市場。該公司與菏澤合作,組建了溫德霍斯特(菏澤)園藝有限公司,培育的15萬盆盆栽牡丹,正通過電商發往千家萬戶。
藉助雲端賞花的熱度,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化妝品、牡丹日化品等系列牡丹產品,正成為「網紅產品」。
在2020世界牡丹大會的高端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布興、天然植物分離提取專家張天佑、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主席李大西、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等,就牡丹產業發展發表意見。在專家訪談環節,10位國內外專家圍繞牡丹種植、牡丹加工、牡丹研發、市場營銷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菏澤這次強化線上的宣傳和操作,跳出了傳統的牡丹產業運作模式。以前舉辦活動,都要到現場,都要面對面。強化線上的宣傳和交流,會加快牡丹產業的發展,可解決因疫情、時間、交通等條件限制而無法完成的科研論壇、產品研發活動,能快速提升牡丹產業的研發、社會認可度及銷售。」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副會長張貴賓說。(王兆鋒 蔣鑫 趙念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