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思路感覺在我看過的書裡面提及甚少"。
不是動漫和遊戲的思想非常深刻,以至於書裡提及甚少。
是你看的名著太少了。而且,你的動漫也看少了。
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一度被巨人支配的恐怖,和被囚禁於鳥籠中的那份屈辱。
——《進擊的巨人》第一段獨白
多年以後,當奧雷利亞諾·布恩迪亞上校面對行刑隊時,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百年孤獨》開場白
有一部動漫叫《心理測量者》。
它的腳本是虛淵玄,和你說的《沙耶之歌》,《魔法少女小圓》、《Fate/Zero》是同一個作者。
他的作品一般不會讓人失望。
《心理測量者》裡面有一個神級人物,叫槙島聖護。他非常喜歡讀書,尤其是名著。
這是他的書單:
哲學&政治&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
《論道德的譜系 善惡之彼岸》 尼採
《悲劇的誕生》 尼採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尼採
《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 盧梭
《社會契約論》 盧梭
《思想錄》 布萊茲·帕斯卡爾
《大眾的反叛》 奧爾特加·加塞特
《經濟與社會》 馬克思·韋伯
《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 邊沁
《規訓與懲罰》 米歇爾·福柯
《探求真理的指導原則》 笛卡爾
《哲學原理》 笛卡爾
《致死的疾病》 索倫·克爾凱郭爾
《被背叛的革命》 託洛茨基
《烏合之眾》 古斯塔夫·勒龐
《非此即彼》索倫·克爾凱郭爾
《純粹理性批判》 伊曼努爾·康德
《論法的精神》 孟德斯鳩
《形上學論》 伏爾泰
《拿破崙法典》
《資本論》 卡爾·馬克思
《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福柯
《當尼採在哭泣》 歐文·亞隆
《戰爭論》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黑皮膚,白面具》 弗朗茨·法農
《追尋生命的意義》 維克多·E·弗蘭克爾
《人類知識原理》 喬治·貝克萊
反烏託邦政治文學
《一九八四》 喬治·歐威爾
《動物農場》 喬治·歐威爾
《美麗新世界》 赫胥黎
《我們》 扎米亞京
《這完美的一天》 艾拉·萊文
戲劇&文學
《第十二夜》 莎士比亞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莎士比亞
《麥克白》 莎士比亞
《斐多篇》 柏拉圖
《黑暗之心》 康拉德
《預先被背叛的革命》 巖上安身 (無中文版)
《少數派報告》 菲利普·迪克
《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菲利普·迪克
《神經漫遊者》 威廉·吉布森
《捍衛機密》 威廉·吉布森
《格列佛遊記》 喬納森·斯威夫特
《追憶似水年華》 馬塞爾·普魯斯特
《克蘇魯神話》 霍華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
《克蘇魯神話II》霍華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
《再見了,電影》 寺山修司
《幻想圖書館》 寺山修司
《道林格雷的畫像》 奧斯卡·王爾德
《鋼窟》 艾薩克·阿西莫夫
《寂靜的春天》 蕾切爾·卡森
《懺悔錄》 讓·雅克·盧梭
《理想國》 柏拉圖
《和諧》 伊藤計劃
宗教
《聖經》
心理測量者的另一位男主角叫狡齧慎也,在劇場版中,他特別喜歡讀的一本書是《追憶似水年華》,這本書成為了劇場版的線索之一。
槙島聖護的書單,我建議大家按照反烏託邦政治文學→戲劇&文學→宗教→政治經濟學&哲學的順序嘗試,這樣難度不會太大。
還有一部動漫叫《絕園的暴風雨》。
它前半段是《Hamlet(哈姆雷特)》,後半段是《暴風雨》。
期間各種引用莎士比亞的名句,整部作品的主題是哈姆雷特和暴風雨中體現的各種世界觀人生觀的結合。
以下都是動漫中的原句。並非機械地套用,而是和動漫主題完全契合。
『世界脫節了,這是怎樣一個被詛咒的因果啊,竟是因為糾正它而生!』
(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O cursed spite, that ever I was born to set it right!)
——《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場)》
『我要向永劫挑戰。我的立場已經堅決:今生怎樣,來生怎樣,我一概不顧,只要痛痛快快地為我的血親復仇。』
(I dare damnation. To this point I stand, that both the worlds I give to negligence, let come what comes: only I'll be reveng'd most throughly for my father.
——《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五場)》
『你們這輩愚人!我和我的同伴們,都是命運的使者。』
(You fools! I and my fellows are ministers of fate)
——《暴風雨(第三幕第三場)》
還有很多漫畫家自帶詩人氣質。
比如久保帶人。
我等の世界に意味など無く
そこに生きる我等にも 意味など無い
無意味な我等は 世界を想う
そこに意味は無いと知ることにすら 意味などないというのに
在我們的世界中沒有什麼意義
生存於這個世界的我們同樣不含意義
無意義的我們思索這個世界
甚至連知曉此處沒有意義都沒有任何意義
——《死神》烏爾奇奧拉卷首語
憧憬是距離理解最遙遠的感情。
——藍染惣右介《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