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王艾冰
「當時我剛剛走到禮房,正在給李大爺上禮,忽然間一聲巨響,宴會正廳的房頂就塌了。」參加宴會的安李村村民李學(化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當時我就看到我老伴被一堆石頭壓著,嘴裡還一直說救救我、快救救我,但當時壓在她身上的石頭太重了,我根本沒有辦法救她。」
8月29日上午9時40分,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聚仙大酒店發生坍塌事故。李大爺當天正在這裡舉辦自己的八十大壽,李學和李大爺一家是關係非常好的朋友,二人都是與聚仙酒店一路之隔的安李村村民。
事故的發生地點,聚仙酒店內的宴會廳,那裡原本是一處院子,後來上方搭蓋了屋頂後成為宴會廳,搭建至今已超過十二年。一位救援隊員告訴表示,宴會廳上方屋頂是用預製板修建的,又加固了一層水泥,時間長了之後容易發生塌陷。
受害者家屬:
「事發時正在上禮,現在還沒有聯繫到被救老伴」
據當地村民介紹,李大爺是安李村現在年紀最長的老人,村裡只有一名老人和他同歲,此外無人比他更年長。一位安李村的村民李安(化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現在李大爺情緒非常不好,他的兒子兒媳也覺得有一些對不起親戚和朋友,想著過段時間挨個去看一下他們。」
8月29日上午7點多,李學和老伴便來到了聚仙酒店,給李大爺過壽。按照當地「早面午席」的習俗,他們早上吃了一碗李大爺的長壽麵,便在宴會廳坐著聊天等待中午的正席。
「我怕中午沒有好位置,早早的和老伴一起找了個桌子坐,9點半左右,我就去禮房給李大爺禮錢,剛到禮房,聽到外邊一聲巨響,我就看到整個宴會廳的房頂塌了。」李學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禮房沒事,看到外邊出事後,我和幾個在禮房的鄉親就一起從禮房的窗戶爬了出來。
李學回憶,他跑出來後馬上就去發生坍塌的地方尋找老伴,「過了一會兒的功夫,救援人員就趕過來了,然後現場就拉起來警戒線,他們就讓我們出來了。」李學告訴記者,之後我就一直在外邊等我老伴的消息,也不想吃飯,特別害怕石頭壓著她,直到等到老伴被成功救出的消息。
8月31日中午,李學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現在老伴還在醫院進行救治,具體的傷情也不太清楚。「到現在我還沒有聯繫上老伴,也不清楚她怎麼樣了。」李學最擔心的就是老伴的身體情況。
李學的女兒聽到消息後也趕回了家裡,她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現在父親的情緒還有一些激動,我們也很著急,到現在也沒有聯繫上被救的母親,現在大家都在等消息。」
附近村民:
「酒店已經開了十多年,一直在加蓋」
發生事故的聚仙酒店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一條叫做新建中路的路邊,酒店的路兩邊有幾個非常緊湊的村莊,其中就有安李村和陳莊村,王業(化名)就是安李村的村民,他當天早上也去聚仙酒店吃了一碗麵,大約9點過一點離開的。
在王業的印象中,這個酒店已經開了十多年了,本來只有一層,但是後來一直在加蓋。「最近幾年,我們整個陶寺鄉出現過幾次地基下沉的情況,兩年前,還有人對我們鄉進行了一次危房排查,但是也沒聽到什麼具體的排查結果。」王業告訴記者。
「如果再晚回來半個小時,我可能也會有危險。」王業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我們每次出村,都會經過這個酒店,因為這個酒店就在路邊上,我們附近幾個村的村民都知道這個酒店。」
王業介紹,「因為我們這幾個村附近一共也沒有幾個酒店,所以好多附近的村民紅白事好多都會選擇在這裡辦,平均每個月都得有十多次,酒店早上和中午的時候人也非常多。」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襄汾縣陶寺鄉陳莊聚仙酒店註冊於2003年,法定代表人為祁建華。一位居住在附近的目擊者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酒店的旁邊就是老闆的親弟弟家,本來兩家因為贍養母親的問題互不來往,母親一直是跟祁建華住,但是事故發生後,弟弟第一時間把母親接回了家,祁建華被相關部門帶走了,他的家人也都去投靠親戚了。」
據應急管理部官網消息,根據《重大事故查處掛牌督辦辦法》,8月29日,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決定對該起重大事故查處實行掛牌督辦,要求山西省抓緊組織進行事故調查,事故結案前,將事故調查報告報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審核同意後向社會公布。8月3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襄汾縣「829」飯店坍塌重大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展開調查。
傷員已按情況分別送往不同醫院
「傷員中有兩位症狀較輕,已經回家了,其他傷員按照病情輕重分別被安排在襄汾縣的醫院和臨汾市中心醫院以及臨汾市人民醫院。」一位知情人士向健康時報記者透露。
8月31日下午,健康時報記者嘗試聯繫臨汾市中心醫院院辦的電話了解該院的傷員救治情況,但是該院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情況需要由相關小組統一向外說明。」臨汾市人民醫院院辦等部門的電話也一直未打通。
8月30日上午10時,根據「山西發布」信息,事故搶險救援結束,截至8月30日凌晨3時52分,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聚仙飯店坍塌事故搶險救援工作結束,共搜救出57名被埋人員,其中29人遇難,7人重傷,21人輕傷。
8月31日,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8.29」事故救援領導組介紹,國家、省、市醫療專家正全力救治聚仙酒店坍塌事故中的28名傷員,目前,在院治療的26名傷員生命體徵平穩。
2020年3月15日刊登在《吉林勞動保護》上的文章「這些坍塌前兆要警惕」中介紹,「坍塌事故發生前一般會表現出一定的跡象,如地面突然下陷、空鼓或裂縫突然加大、承重柱、梁、板或牆體出現嚴重裂縫,並持續發展、承重柱、梁、板或牆體產生過大的變形,木構件、連接部位嚴重腐朽或已被白蟻蛀蝕、牆體或天花板牆面突然大面積剝落、脫落、房屋突然發出異常的聲音,如『喳喳』聲、爆裂聲等。」
「坍塌事故中最容易造成骨折及擠壓傷,危險性比較大的是顱腦外傷、脊柱和軀幹的擠壓傷。」北京積水潭醫院中醫正骨科主任醫師李建民提醒,在遇到類似事故的時候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儘量降低身體的高度,儘量保持蜷縮狀態,頭部可以用雙手進行重點保護;
另外,發生坍塌後要學會感知自己的受傷情況,如果出現呼吸困難、頭部損傷等比較危險的情況要儘量避免運動,保持體力;如果沒有嚴重的顱腦損傷可以儘量移動到相對寬敞的地方,發出呼救信息,等待救援,同時要注意,發出呼救信息時不宜消耗過多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