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雙魚玉佩、羅布泊……
相信混跡於古早時期網際網路的網友們絕不會對這幾個關鍵詞感到陌生。
1980年,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家彭加木率領一隻科考隊深入羅布泊,探索這片「生命禁區」的奧秘。
考察過程中,彭加木突然獨自離隊,從此音信全無。
事後,人們只發現了彭加木留下的一張紙條「我往東去找水井」。
有關於彭加木失蹤的種種分析中,最有名也最有科幻色彩的便是「雙魚玉佩」一說。
據傳科考隊在羅布泊發現一枚神奇的「雙魚玉佩」,人一旦接觸到玉佩,便會複製出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
彭加木就是在實驗中不小心複製出了自己而不得不隱姓埋名,對外宣稱失蹤。
真實事件與神秘元素相結合,讓此事成為了轟動一時的民間傳說。
也因此被列為「中國十大未解之謎」首位,在bbs時代成為了多少網友的深夜讀物。
而如今,一部網大這讓塵封已久的事件再次來到了大眾面前。
《雙魚隕石》
貧窮。
這是鋪子對這部電影最直觀的感受。
與那些動輒斥資幾千萬的網大相比,
《雙魚隕石》中如羊毛一般的沙塵暴,冒藍火的機關槍、群演們不符合所處時代的服裝,都能讓人明顯感受到劇組的貧窮。
但就是這樣違和的特效與服化道,豆瓣上本片的評分竟然達到了6.8分,一個遠超其他網大的分數。
也許這證明了一個問題,相較於奪人眼球的特效,一個好的故事才是打動人心的關鍵。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請謹慎觀看。)
故事起源於一次科考活動,主角王得志作為司機與發小陳甘泉、生命學學家楊教授以及教授助理趙青一行人深入沙漠進行科學考察。
在返程時,一行人在沙漠之中發現了一艘二戰時期德國U552潛艇。
在深入調查後眾人發現,這艘潛水艇竟然來自1945年,是在遭遇了隕石撞擊後穿越而來。這裡的隕石,便是「雙魚隕石」。
任何生命體在觸碰到隕石後,便會引發時空錯亂,複製出另一個時空的自己。
而且,本體與複製體兩個人中只能有一人存活,否則便會同時湮滅。
這一神奇的天外來物,讓四個人的命運發生了徹底的轉變。
隕石幽幽的綠光映出人們內心最深處的欲望。
楊教授想要徹底研究隕石,獲得知識。
陳甘泉幻想到了巨大的財富。
趙青想用這一能夠顛覆人類現有知識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獎。
王得志想要趕快回家給兒子過生日。
從這時起,結局就已註定。
對未知的渴望讓楊教授以身犯險,主動複製出自己,將複製後的身體反應記錄下,最終不幸犧牲。
臨死前的教授,警告餘下的人不要碰隕石,趕快走。
可人們心中的潘多拉之盒已經打開,又怎麼會輕易合上。
貪戀財富的陳甘泉為了得到隕石,不斷的與自己的複製人廝殺,甚至和發小王得志決裂。正如他所說,
「我現在是誰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現在只想要隕石。」
等待他的,是一遍又一遍的死亡。
對名利的追求讓擁有善良一面的趙青徹底迷失。
當陳甘泉挾持王得志逼她交出隕石時,她說:「隕石關乎的是人類的未來,我絕不會把它交到你這種喪心病狂的人手裡。」
她真的這麼想嗎?也許正如陳甘泉的諷刺:「你根本就是為了自己,我們兩個是一樣的。」
趙青對隕石的執著,也讓她在與自己複製人的對峙中,耗盡了生命。
隕石激發出眾人的貪念,加速了結局的到來。
只有對隕石沒有欲望的王得志,活了下來。
在歷經多少苦難終於走出沙漠後,他卻發現,天上只一日,地上已千年。
明明在沙漠中只待了20天,卻因為隕石的影響,外面的世界已經過了20年。
回到了家,已經30歲的王維只是將眼前這個酷似父親的人當做一個講妄語的瘋子,甚至將他送到了精神病院。
甚至當王維確認了眼前的人就是父親,也只是說,我的父親在20年前已經死了,你應該去找自己時空的那個王唯。
面對著冷酷且不可更改的現實,王得志向王唯說出了自己走出沙漠的真相。
跨越了20年,我能來到你面前,只因為我愛你。
與其他人來科考的目的不同,下崗工人王得志來到這裡,是為了當司機賺點外快,給兒子買一套他喜歡的曼聯隊球衣。
當他人沉溺在隕石帶來的種種幻夢時,他想的是趕快修好車回家,是兒子即將到來的生日。
當在沙漠中,資源將要耗盡之時,他選擇複製自己以獲得更多資源。
而基於同樣的一份執念,兩個王得志採用抽籤的方式殺死其中一人。
用不斷的自我犧牲去完成同一個心願—活下去,走出沙漠,見到王唯。
每死一次,活下來的王得志就將死者錢包中與兒子的合影拿走,在一遍遍目睹自己的死亡後,王得志見到了王唯,儘管這不是他想要的那個結局。
當王唯翻開父親的錢包,他們兩個的合影照片已經有十餘張。
而已有覺悟的王得志,選擇回到沙漠之中,這裡的世界已經不屬於他。
也許正如王唯所說,王德志早已經死了。
當無數次地看著自己死去,他早已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
其實《雙魚隕石》中「我殺我自己」的情節,並不算新鮮。
《恐怖遊輪》《致命魔術》《彗星來的那一夜》等經典電影都有涉及。
可貴的是,作為一部網大,《雙魚隕石》並沒有執著於對神秘力量的講述。
那些超自然的概念,只是故事的載體,人的愛與欲望才是這部電影真正想要去刻畫的。
這也是作為一部小成本網大,能獲得較高評價的原因。
忘掉種種譁眾取寵式的刻意橋段,沉下心去拍一個好故事,也許正是網大想要走得更遠的最好方式。
正如男主在回應網友時說的,「我們所能做的也是在既有的條件下儘量做好,踏踏實實地做一個電影出來,儘量扭轉網大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