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海邊一頭虎鯨不幸擱淺,一群好心志願者在沒有專業設備的情況下,花了8個小時的時間,設法把虎鯨完好無損地送回了大海。
01幼年虎鯨擱淺,原因竟然是……
加拿大卑詩省哈特利灣,巖石之中驚現一頭虎鯨。海灣負責人接到消息後,帶著一群志願者趕來救助它。
鯨魚擱淺有很多理由,但這頭虎鯨擱淺的地方有些奇怪:這是一片鋒利的海邊巖石,它是怎麼毫髮無傷地擱淺在這裡的?
有經驗的負責人解答了這個問題:原來這片巖石在漲潮時,是淹沒在海中的,只有退潮以後才會顯露出來。這片水域有海豹出沒,這頭年輕的虎鯨一定是缺乏經驗,在追逐海豹的時候不小心遊上這片巖石灘,又恰逢退潮,於是就被擱淺在了這裡。
既然它是退潮時擱淺的,那麼漲潮的時候它就能再回到大海,而人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它熬過漲潮之前的這8小時。
02救助虎鯨的方法:保持它的溼潤
魚上岸會死,那是因為魚要用腮呼吸。但虎鯨是海洋哺乳動物,用肺呼吸,所以即便是不小心離開海水,也不會窒息而亡。
虎鯨怕的是脫水,所以救助它的辦法就是要保持它皮膚表面的溼潤。志願者們直接把家裡的床單被套都拿了出來,打溼了以後圍在虎鯨身上,除了能讓它感到溼潤和涼爽,也要防止它受驚後,在巖石上掙扎,劃傷自己的皮膚。
這期間還要一直保持虎鯨的情緒冷靜,別看人家是幼年虎鯨,虎鯨一出生就有300多斤重,隨便長長就上噸了,它要是真的掙紮起來,這群志願者誰也別想按住它。
這時候真要表揚一下虎鯨,不愧是高智商的動物,當發現人們是在救助它的時候,它特別乖巧地趴在原地,任人擺弄。
志願者們持續拎著塑料桶,舀了海水,再澆到虎鯨身上,這樣整整忙活了8個小時,直到再次漲潮,虎鯨原先擱淺的地方逐漸沉入水下,人們撤走了圍著它的布料,這隻小虎鯨在水中緩緩遊動了一會,慢慢遊回了大海。
03虎鯨擱淺不是新聞,能救活才算新聞
鯨豚類動物擱淺不算新聞,但這之中能救回來的卻並不多,這是因為它們擱淺的理由不一樣。
文章裡這頭虎鯨,是追逐海豹不小心遊上了淺岸,類似這樣的案例,只要它們在岸上待的時間不長,設法送回海裡,都是能救活的。
但這樣的案例確實少之又少,絕大部分鯨豚類動物沒有那麼傻,那麼我們常見的擱淺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因生病而失去遊泳能力
有些鯨豚類動物擱淺,是因為生病。生病的鯨身體虛弱,無法控制自己的遊動路線,只能隨波逐流,被海流推著走,最後擱淺在某個海灘上。
所以看見鯨豚類動物擱淺的時候,一定要先搞清楚他們擱淺的原因,如果不問理由就把它們推回大海,它們還是會順著海流,在下一片海灘重複擱淺的結局。
因聲吶裝置而迷路
海洋那麼大,想要在裡面辨認方向可不容易。海豚能夠發出超聲波,用回聲來確定海裡的情況。但如果它們的尋路過程受到幹擾,就可能因為迷路擱淺。
聲納是人類發明的一種設備,仿照海豚、蝙蝠等動物的尋路方式,也用發送超聲波,再接受分析的辦法來探查水中的情況。聲納對人類來說是個相當好的發明,但卻害苦了鯨豚類動物,嚴重幹擾了它們的尋路和分析。
迷路而擱淺的鯨豚類動物,在救助的同時,應該要注意排除它們途經路線上存在的聲納設備,否則也是治標不治本的。
04遇到擱淺的鯨豚,我們該怎麼救助呢?
雖說在海邊遇到擱淺海豚的機率,大概比中500萬彩票的機率還低,不過萬一中了呢?遇上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
文章中出現的虎鯨屬於海豚科中體型最大的品種,成年虎鯨動輒3噸~4噸,普通人別說搬動它們了,別被它們壓在下面就算好的了……
遇上鯨豚類動物擱淺,咱們作為普通人,第一時間還是應該要先報警,把現場描述清楚,讓專業人士來處理。在等待專家的時間裡,可以效仿文章中那些志願者的做法,設法保持它們皮膚的水分,用溼潤的布覆蓋它們的身體表面,是常用做法。
救助擱淺的成年鯨豚類動物要更困難一些,它們的體重在海洋裡有浮力託著,不成問題,但在陸地上,它們的心臟和其他器官可能會因為重力作用,被自己的身體擠壓無法正常工作,所以救助這些動物,一定要趁早。
生活在淺海的鯨豚類動物,擱淺還有得救,如果是生活在深海中的,也不用大費周章了……因為壓力問題,它們到達淺海的時候身體就已經不行了。
以下是一些不推薦的做法:
用利器傷害它們,甚至試圖割肉賣錢。拿擱淺的動物當擺拍道具。野蠻拖拽推搡它們。撫摸著它們的身體和它們深情對話……
雖然人類的活動一直在影響和傷害地球上的生物,但也有很多好心人,正在用自己的綿薄之力,設法幫助這些動物,希望這樣的義舉能喚起更多人一顆善良柔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