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鼎立交東南側格桑花盛開,隨風搖曳,美不勝收。
格桑花海原本是一處近兩萬平方米的渣土山。
近日,濟南市龍鼎立交東南側的一片花海成了濟南的新晉網紅打卡地。這裡漫山遍野種滿了美麗的格桑花,深紫淺粉,煞是美麗,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欣賞、拍照。4日下午,記者也前去探訪。
你看你看,格桑花開遍
乘139路到終點站:龍鼎大道西山東路,下車仍需沿著龍鼎大道向前行走二十多分鐘。此處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軌道交通R3線,挖掘機等重型機械轟鳴不絕,正稍覺煩躁時,在二環南路快速路分岔口向左一拐,眼中便撞入了滿山繽紛的格桑花。
儘管是工作日,下午陽光暴烈,仍有不少市民同記者一樣前來賞花。隨著眾人沿不平的石子路向上走,滿山格桑花海逐漸呈現在眼前。放眼望去,花海規模驚人,從半山腰一路蔓延到山腳。
「我是在朋友圈裡看見親戚發的照片,覺得真是太漂亮了,咱們濟南好像沒有這樣的地方,趕緊帶著母親一起過來了。」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她正拿著自拍杆忙著和母親自拍,記錄下這美景。除了劉女士這樣拍照留念的市民,花海還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
韓先生告訴記者,前幾天聽朋友說,這裡有這樣一片格桑花海,自己一直很喜歡拍攝,今天就專門帶著相機來看看,果然是美不勝收。「剛才開車在高架上就看到了,太漂亮了。現在濟南提倡『綠城、花城、泉城』三城共輝,希望能多一些這樣的美景,讓城市環境更加美麗。」韓先生表示。
前身是近兩萬平方渣土山
這樣大的一處格桑花海,為什麼之前不為人所知?記者了解到,原來就在幾個月前,這裡還只是一片裸露的渣土山。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通過隨坡就勢、客土上山等工作,大力改善綠化條件,才形成了現在這片美麗的花海。
市民荊女士就住在花海旁的小區。「之前一出門旁邊就是一大片渣土山,很不美觀。下完雨後黃泥水直接順流而下,搞得道路也很難走。」現在渣土山「搖身一變」,讓小區居民也都驚喜不已。
「之前這裡是一處17500平方米的渣土山,我們回填種植土5000立方米,採用播種後能夠快速覆蓋的紫穗槐、刺槐、紫花苜蓿、狗牙根、格桑花、大花金雞菊等木本、草本植物和野花組合混播的方式實施覆綠,6月5日完成了景觀改造。」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經過將近3個月的養護,現在格桑花已經進入花期,一直能夠持續開放到國慶節前後。此外,其他的紫穗槐、大花金雞菊等也已經紮根開始生長,今後,這裡將三季都有鮮花盛開。
17座渣土山完成改造
實現華麗變身的不只是龍鼎立交旁的格桑花海。就在花海不遠處,還有一處渣土山變青山的工程——扁石山渣土山治理工程。這裡位於龍鼎隧道西出口南側,前期道路建設過程大量渣土堆積在半邊山、老君崖和扁石山山腳下,後來經治理覆綠,成了附近居民散步的好去處。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兩處景觀改造是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東南二環延長線和奧體文博片區周邊山體綠化景觀提升」工程的一部分。「工程最大『攔路虎』就是這些山體周邊的大型渣土山。」負責人說,東南二環延長線周邊有渣土山11座,奧體文博片區有渣土山6座,佔地2000多畝。這些渣土山有的已經形成了10餘年,高差大,成分複雜,體量巨大,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和視角汙染。
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經過專家論證,主要採取削坡整形、砌築擋牆、格構、水平階、排水溝等施工方式進行就地土方平衡和加固,成功讓渣土山實現「華麗變身」。「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完成了17處渣土山生態治理工作,將能增加綠地面積2500畝。」
(生活日報記者 杜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