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首耳熟能詳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嗎?至今,羅大佑那富有磁性的聲音依然迴蕩在耳旁,「就算你留戀開放在水中嬌豔的水仙,別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裡野百合也有春天」。
那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愫呢?最底層的出身以及最艱難的成長中,對未來的一種模糊的憧憬吧。
01
有一株小小的百合,長在偏僻遙遠的山谷裡的陡峭懸崖上。
百合長得很小,和一般的雜草沒有區別。但百合心裡清楚自己並不是一株野草。在它內心深處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只要它能開出美麗的花朵,就能證明它是一株百合,而不是一株野草了!
有了這個信念,百合深深紮根在陡峭的懸崖峭壁上,努力地吸收陽光、水和養分,直直地挺著胸膛。而附近的那些雜草卻對它很不屑,雜草們在私底下嘲笑著百合:「這傢伙和咱們一樣,可它偏說自己是一株花!真是可笑!」
在一個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頂部結出了第一個花苞,而雜草們卻嘲笑它、譏諷它:「看呀,你頭頂上結的不是花苞,而是頭上長瘤了!你不要做夢了!你不會開花的,即便你真的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的破山上,也沒人會欣賞你!」
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大起大落,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一顆進取心,不甘平庸,一個熱愛生活的心……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
面對每一個平凡而簡單的日子,不要失去對生活的熱情。
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回答。
平凡的生活中,需要用我們的心去發現那抹美麗。
尼採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一個人只要心中還有一份光,他就不可能倒下。
拼命掙扎,努力發光,只要不曾放棄,終究有一天,他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02
人們時常會羨慕別人,當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的時候,可能羨慕那些位居高層的管理人員;當有一天他們升職了,又會回首羨慕那些充滿精力的新進員工……以我們的親身體會來說,當哥哥、姐姐入學的時候,我們羨慕他們的成長;但當我們進入學校之後,我們又想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
當我們埋頭於書本當中時,羨慕那些踏入社會的精英;當我們如願以償之後,又懷念起清純的校園時光……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在我們的眼中,最美的風景總在別處。
我們習慣於羨慕,也習慣了看別人的生活,卻忘記了自己手中也有著大好的人生。殊不知,就像我們的面貌一樣,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張臉,我們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花,有著自己的芬芳,有著自己的姿態和氣質。不要去羨慕玫瑰的美豔嬌貴,我們或許有著百合的清幽淡雅,何需羨慕?
在微博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永遠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生活,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快樂富足;永遠不要去評價別人是否幸福,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孤獨無助。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幸福就像是秘密花園,只有自己能夠明白它的真諦,他人的生活我們無法窺探,同樣我們的幸福他人也難以效仿。
朱德庸有一幅漫畫,畫的是一個女人跳樓自殺,身子下墜中,她看到了——
10樓恩愛有加的夫婦正在打架;9樓平常堅強的艾莉絲正在偷偷哭泣;8樓的小姐姐發現未婚夫跟閨蜜在一起;
7樓的芊芊在吃她的抗抑鬱症藥;6樓失業的阿發每天買10份報紙找工作;5樓眾人敬仰的張院長正在偷穿老婆的絲襪;
4樓的皮得正在和男友鬧分手;3樓的老伯每天都盼望有人拜訪他;2樓的素素還在看失蹤半年的老公照片……
她後悔了:「在我跳下之前,我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黴的人,看完他們的處境,突然覺得自己其實過得還不錯。」
其實人的生活都是一樣的,在覺得自己不幸的同時,別人比自己更不幸,所以要學會滿足和感恩。
心是個容器,煩惱裝太多了,快樂就沒有空間了。
放一放,沒什麼大不了的確,人生就像一個多面鏡,你在這邊瞧總是黯淡無光,但換個角度,就會發現人生原來多姿多彩,關鍵在於知足。
為什麼我們會羨慕別人呢?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很多人都抱著這種心理,所以你在羨慕別人的時候,或許你自己也是別人眼中的風景。要是你能夠和別人互換一下的話,會不會就真的快樂了呢?未必!
在河的兩岸分別住著一個和尚與一個農夫,和尚每天看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非常充實,相當羨慕。而農夫看和尚每天無憂無慮地誦經敲鐘,生活輕鬆,也非常嚮往。因此,他們心中產生了一個念頭:「到對岸去!換個新生活!」有一天他們商量一番,達成了交換身份的協議。
當農夫當上了和尚後,才發現敲鐘誦經的工作看起來悠閒,事實上卻非常繁瑣,每個步驟都不能遺漏。更重要的是,僧侶生活非常枯燥乏味,讓他覺得無所適從;而成為農夫的和尚每天除了耕地除草之外,還要應付俗世的煩擾與困惑,這讓他苦不堪言。於是,他們的心中同時響起了另一個聲音:「回去吧!」
是啊,適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倘若我們只知道一味地羨慕別人所擁有的,而失去自己已經存在的,那只不過是一種交替,一種得與失的互補。說不好有時你所得到的其實大於你所失去的。
這個世界存在太多的羨慕,其實有時候並不適合你自己。不適合自己的東西就算是擁有,也不一定給你帶來幸福和快樂,相反,有時卻更是一種煩惱與累贅。
羨慕別人的生活,也常常會給自己造成迷茫與不安,甚至帶來痛苦和悲傷。羨慕別人最大的代價就是失去自己,經不住誘惑做大的代價則是傷害自己。
如此看來,我們真的沒有必要去羨慕別人,而應該感謝上天所賜予自己的一切。更何況,每個人除了有自己的快樂之外,還有自己的悲傷,遠不如我們眼中看到的那樣美好,只不過人們都善於隱藏自己不幸的一面,都願意以最驕傲的姿態展現人前,所以在我們羨慕的別人背後,或許也有不為人知的傷痛。
很多時候,之所以我們感受不到幸福,是因為我們喜歡比較,看別人擁有的比自己多,在無休止的攀比、羨慕背後會覺得越來越痛苦,越來越憂鬱。除了累了自己的心,也傷了自己的身體,還蹉跎了青春歲月。
這河的兩岸好比錢鍾書先生筆下的《圍城》,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可是當願望達成後,又覺得無味、空虛和茫然。不禁會問自己:這真的就是自己想要的嗎?總是讓自己處於一種欲望不能滿足的狀態,人又如何會感覺到快樂幸福呢?
人生的幸福秘訣不在於你追求什麼,或是採用怎樣的方式追求,而是需要我們自己點亮一盞心燈,看清自己的內心世界,弄清楚自己的真正目標何在。
所以,不要讓別人的幸福渙散了你的注意力,也不要一直把目光盯向別人、羨慕別人。
故與其羨慕別人,不如羨慕自己。我們總是習慣於羨慕別人,但很少有人想到羨慕自己。其實,只有懂得羨慕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值得羨慕的人。與其對別人羨慕、嫉妒、恨,不如活出真正的你自己。
03
教育是最難拿捏的藝術,是流動變化不能複製的藝術。我們面對的是來自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性格、心理特徵的學生。只能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有愛,會愛」才是教育者最美的姿態。
愛,是教育最美的語言;欣賞和肯定,能點石成金。
每個老師都深有體會,班裡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特別「不合群」:課堂上,別的孩子聚精會神,積極參與,學習熱情高漲。他們呢,也熱情高漲:不是「搞怪耍寶」,就是 「接下音、瞎起鬨」;如果哪節課比較消停,基本就是「眯眼真寐,密會周公」;像遲到、抄作業、看小說、偷玩手機等等事情更不必多言......
面對這樣的「老江湖」,怎麼辦?找家長、給處分、小懲戒等等手段,不會有任何「療效」,只能是適得其反。
但筆者一直堅信:即使他是無惡不作的囚徒,內心也有閃光之處;即使他是無堅不摧的勇士,也必然有其脆弱之處!任何一個教育者都不能失去理智的以揭短甚至打壓的方式傷害任何一個學生的自尊——這是教育的底線!
愛,是教育最美的語言;欣賞和肯定,能點石成金,以欣賞的眼光看每一個孩子!因為天生其人必有用,天生其才必有用。作為科任老師,就得讓 「讓我誇誇你吧」成為工作的常態。
當你把每一位學生看成花,你每天面對的便是花的海洋,你聞到便是每一朵花的芬芳。只是,請不要忘了:每一個孩子的花期不同,野百合的春天,可能會來得晚一些,曲折一些,可只要耐心等待,靜候花開,她總會不負你望,給你一份驚喜。
04
茨威格說:你命運給你的每一份禮物都在暗中標明了價格。
付出多少艱辛,就有多大收穫。
沒有什麼可以無緣無故得獲得,你羨慕的生活背後都有你吃不了的苦,受不完的難。
有得必有舍,沒有誰過得特別容易。
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已經是最大的幸福。
有時不管生活多麼張牙舞爪,但它總是飽含了尚待發掘的趣味與歡樂。
丁真的爆火已過去一個多月了,熱度只增不減,話題中心的少年還是一如既往地眼神清澈,面帶微笑。
年僅20歲的他背對著雪山,在藍天白雲之下悠閒漫步,縱馬飛馳,白天躺在草地上,晚上圍著篝火唱歌跳舞,過著令人嚮往的生活:騎著心愛的小白駒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自由飛馳。
身在大城市的我們雖然無法像他一樣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我們也能精雕細琢,依靠自己所認定的「生活的基本」把平凡的生活打磨出不一樣的光彩。
平凡的生命孕育著無限能量,平凡的腳步是通往光明的基石,因為有了對光明的無限嚮往,野百合也有美麗的春天!
玫瑰有玫瑰的美豔,百合有百合的芬芳,在芸芸眾生當中,我們只需欣賞,無須攀比。
靜下心來,多欣賞欣賞自己,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樣糟糕,我們還有很多,比如時光、記憶……停下追逐他人的目光,你的內心將變得豁達開朗,通達暢快;不去羨慕別人,你的日子就會變得悠然平靜,從容不迫;不去羨慕別人,你才會找到自己的生活,過好你自己的日子。
站在山上放眼眺望山河的行者,背著一個行囊走走停停,讓自然的風光洗刷掉內心的陰霾,那是他的快意人生;山間汗流浹背的挑夫,趁著歇息的工夫,拿草帽當扇,飲一口小酒,吃幾粒花生,那是他的悠然自得。人生不需要太圓滿,只要懂得這個道理,用心堅守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心中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不甘和埋怨了。
記住,無論你是玫瑰還是百合,不必羨慕別人的美麗,用心做好自己,終會有花團錦簇、香氣四溢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