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瘋傳一張「神秘圖片」,稱這是「日本神經學教授山本先生創作的,如果它不動,或者只是稍微動一下,你是健康的,睡得很好;如果它移動得很慢,你就會有一點壓力或疲憊;如果它不停地移動,你會感到壓力過大,可能會出現精神問題。」真有這麼神奇的圖片?
網傳截圖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證發現,這張圖片其實只是一張視覺錯覺圖,並沒有測試壓力和精神問題的功能。較早在國外社交媒體發布這張圖片的是義大利米蘭比可卡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Alice Proverbio,她已對網傳「測壓」的說法進行了闢謠。
Alice Proverbio在10月12日把這張圖片發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上,並稱之為「神奇的視覺錯覺」。11月19日左右,這張圖片出現在國內微博上,並被多個「大V」轉發。但是,被轉發時它卻已變成「測壓神器」,還說是「日本神經學教授山本先生創作的」。
Alice Proverbio的社交媒體截圖
據較早對此圖來源進行溯源的「@浦東網警」查證,該圖來自美國知名圖庫網站shutterstock,創作者是Guten Tag Vector,這位作者還創作了大量類似的視覺錯覺作品。通過搜索發現,所謂的「日本神經學教授山本先生」並不存在。網絡搜索結果中,大量出現的與這位「山本教授」有關的,基本都是這張「測壓」圖片。
同一作者的更多圖片。圖片來源:@浦東網警
記者注意到,其實Alice Proverbio在發布這張圖片時提到了一句「 V5 is firing due to V4 saturation !」(因為V4飽和,V5開始大放光彩 ! )。有網友詢問什麼是V4和V5,她解釋,V5是用於運動處理的皮質區域,而V4則用於顏色和形狀(如五邊形)的處理,V4神經元飽和,這種腦部活躍導致V5以為偵測到了信號,就產生了動態認知,因此圖形有動起來的錯覺。這個回復,坐實了視覺錯覺的這個說法。
Alice Proverbio解釋V4和V5
而當網友貼出所謂的「日本神經學教授山本先生」的英文版的傳言圖片時,Alice Proverbio明確表示:「這是假新聞」。
Alice Proverbio回應
有網友在評論中也提到:「很多中國人被騙,大家用這張圖片來測試自己的壓力水平和睡眠質量。」
此類視覺錯覺圖在網上流傳不少,比如藝術家們創作的下面這6張圖片,來看看你見過幾張——
↑圖1:《斯凱藍色咖啡館牆上的錯覺》。其實圖裡的水平線都是互相平行的。看不出來?只要斜視或者從該圖的側面看,你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圖2:《五彩紙屑》。圖中所有圓圈的顏色都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圓圈周圍的直線顏色。
↑圖3:《稻浪錯覺》。這幅圖看上去像動圖,但其實不是的。這種動態的感覺產生自我們的大腦。
↑圖4:《深淺錯覺》。其實中間長方形的顏色沒有變化。
↑圖5:《動態艾賓浩斯》。橙色圓圈的大小實際上沒有改變。
↑圖6:《星空》。盯著上面的圖中心看30秒,然後再看梵·高的《星空》,你會發現下面的畫在動,是不是很神奇。
(文中部分視覺錯覺圖片來源於新華網)
(本文由祖北辰協助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