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正洋洋得意,卻不知美國已經把她賣了

2020-12-05 騰訊網

作者:年負

前段時間,《紐約時報》報導,原定於12月5日率團「訪臺」的美國環保局局長惠勒,由於此次「出訪」有浪費納稅人的錢之嫌,再加上川普即將下臺,「出訪」意義不大,所以已經取消了「訪臺」計劃。耐人尋味的是,惠勒1月份出訪拉丁美洲國家的計劃並沒有變動。

緊接著,由於美軍印太司令部J2少將情報處長史達曼的低調「訪臺」被曝光,在此之後緊急離臺。據報導,這很可能是因為民進黨當局為了「大內宣」,炒作美國高官「來臺」,觸怒了美方改變計劃。

「美臺」關係

民進黨當局一直死死抓住虛無縹緲的「美臺」關係壯膽,即便美國不會讓利給臺灣,但是給予的一點目光就足夠民進黨當局沸騰和炒作的了。「臺獨」的獨木橋並不好走,勾結外部勢力是民進黨當局唯一的屏障。

川普願意打「臺灣牌」,美國的其他人可不願意被民進黨當局「利用」。比如美國情報高官史達曼11月22日搭專機低調「赴臺」,打的算盤是和臺灣方面交流情報信息,此行十分低調,但是臺當局為「大內宣」而「洩密」。這種操作激怒了美方,也讓美方覺得可能對史達曼的人身安全有妨礙,所以史達曼緊急離臺。

美國把蔡英文賣了

對於這一系列烏龍,臺灣民眾並非看不清。對於即將下臺的惠勒來臺,臺灣民眾的反對聲浪也很猛。除了認為民進黨當局和美國勾結沒有好處,還有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行為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美國總統」拜登對臺灣的態度。而眾人皆知,在2020年大選中,民進黨當局內部是比較支持川普的。

在史達曼匆匆離臺,惠勒取消「訪臺」這兩件事,應該讓蔡英文認識到「挾洋自重」是沒有用的。如果再繼續鼓動所謂的「大內宣」,炒作美國對臺灣的「優待」,這些行動都是在自尋死路。

這幾個月來,川普政府派遣美國衛生部長,副國務卿等高官「訪臺」,民進黨當局配合川普的「臺灣牌」。現在隨著川普選舉失利,拜登很可能將會在臺灣問題上採取另一種態度,美國已經漸漸拋棄了蔡英文。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看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臺海網

相關焦點

  • 邱毅:蔡英文眼中只想抱緊美國大腿,罔顧臺灣民眾福利
    臺灣地區與美國若要籤署所謂的「自由貿易協議」,美方堅持臺灣要開放美豬美牛進入。美國口口聲聲說與臺灣地區關係緊密,如今在涉及到利益時為何這般刁難?邱毅:美國一向是口惠而實不惠的,我把它分四點來談。第一點,美國一向只有美國自己的利益,在美國的眼中哪有臺灣利益可言?一旦美國涉及到美國利益與臺灣利益之間,相矛盾、相衝突、相牴觸的時候,當然以犧牲臺灣的利益來成全美國的利益為主體。邱毅:第二點,所謂的美國利益在川普眼中,那就是川普的利益。什麼是川普的利益?他最關心的利益,就是他11月3日能不能順利連任成功?他能不能打敗他的對手拜登?
  • 蔡英文稱好工作越來越多 前「立委」:智商真的沒下限了嗎?
    據臺媒8月6日報導,蔡英文日前出席宜蘭「改革挺臺灣」授旗誓師大會,她指出近兩年來,民進黨執政後,好工作越來越多,經濟也越來越好。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細數民進黨執政後五項「不簡單」改革政策,例如能源以肺養綠、用愛發電,國民黨的確是做不到,也只有民進黨敢做,不但做了,而且做得沾沾自喜,做得洋洋得意,「難道你們的智商真的低到沒有下限了嗎?」
  • 不知天高地厚!蔡英文連任後大放厥詞,要讓「入侵者」付出代價
    作者:筱雅眾所周知,蔡英文在政治立場上一直都是有「臺獨」傾向的,在這一次連任之後她更是變得非常的囂張和放肆,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公然地表示臺灣是個「獨立國家」,並且還說關鍵時刻是不會排除用武力的方式來解決臺灣問題,而這樣的一番言論其實也是在向外界表達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蔡英文在兩岸問題上已經變得越來越執迷不悟
  • 蔡英文「新南向」葫蘆裡賣啥藥
    不過島內輿論並不買帳,認為她不過畫餅充飢,拿臺商當祭品。   不過是「新瓶裝舊酒」   要了解「新南向政策」,必須從所謂的「南向政策」說起。從1994年到2002年,李登輝、陳水扁時期出現過三波「南向政策」,主要目標就是降低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引導臺商開拓東南亞市場。但本想播下龍種,收穫的卻是跳蚤。
  • 美國將重點放在美牛美豬問題上,蔡英文能扛住民意反撲?
    編輯:凝冰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3月1號到7號再次來到臺灣,臺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對莫健此行做出推測,莫健之行,一方面是為了了解蔡英文就職演說內容,另外一方面催促蔡英文放開美豬美牛的進口,川普在11月要參與大選,美牛美豬成功出口臺灣
  • 張亞中:美國變了,蔡英文自然也要變
    美國成蔡英文重要「武器」不過也有人說,實際上這場「統獨之爭」中,真正需要美國的,還是蔡英文。首先是因為她從來沒有獲得過所謂真正的權力,政壇並非她一人操控,無論是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的囂張,還是陳水扁與呂秀蓮的交談等等,很多事情,都可以證明蔡英文雖為臺灣地區領導人,但卻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掌控」臺灣。而她之所以能坐在這一位置上,起到關鍵性作用的,還得是美國。要知道,若是蔡英文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那麼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的其餘勢力,就都被她給壓製得死死的。
  • 民進黨:歸功於蔡英文
    由此可見,臺灣民眾已經對民進黨的謊言免疫了。 民進黨在臺統計部門發布消息後,就開始宣傳政績,甚至吹噓」歸功蔡英文的努力」。事實上,根據臺灣這幾年的經濟形勢,能夠明顯察覺到,民進黨當局這四年並沒有拿得出手的「業績」,如果一定要說業績,那只能反映在美國的經濟上。
  • 臺媒:魚沒了,蔡英文當局把水攪渾有什麼用?
    臺媒:魚沒了,蔡英文當局把水攪渾有什麼用?  蔡英文面對中國大陸,始終採取四兩撥千金的方式。大選前,蔡英文說要維持現狀,但對於什麼是現狀,她始終不提「九二共識」;她也說不挑釁、溝通、沒意外三原則,要建立可預測的兩岸關係。綜觀大選前後的兩岸言論,蔡英文的確做到了表面上的不挑釁,表現也一如預期。即使大陸的話講得愈來愈重,但蔡英文依舊維持一貫的基調。蔡英文的言行,究竟代表了什麼意義呢?
  • 已經進入最後的時刻了,江啟臣給蔡英文下戰帖
    蔡英文上臺後不斷破壞兩岸關係發展,拋棄「九二共識」,並且還不斷與美國互動,想要藉助美國的力量實現所謂的「臺獨」。臺當局不顧民調,公然開放美國豬肉。要知道美國豬肉是含有瘦肉精的,長期食用對人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島內民眾並不贊成臺當局的做法,但是臺當局卻一意孤行,執意要這麼做。11月24日,據臺媒報導,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向蔡英文下戰帖,想要和蔡英文在「瘦肉精美豬」方面進行辯論。國民黨民意代表陳以信及文傳會主委王育敏等多人已經向蔡英文辦公室遞交了「萊豬進口辯論邀請函」,希望能針對這一議題展開最後的辯論。
  • 蔡英文贏了「骯髒選舉」,接下來她會有哪些「骯髒動作」?
    刀哥有位臺灣朋友,她的高中同學會因為她在大陸讀書稱她「走狗」。而未來她畢業,即使想回臺灣工作,也會受到有形無形的各種限制。就連呂秀蓮都說,蔡英文以「抗中不支持我,能支持誰」的方式來吸引選民,這是真的民主嗎?臺灣很多人都被民進黨綁架了。蔡英文在新任期內,顯然會用此招數繼續綁架民眾。
  • 蔡後駕到:蔡英文拿口罩跟美國換防護衣鬧笑話,臺灣受重大傷害
    眾所周知中部有不少火力發電廠,原本在民進黨林佳龍當市長的後期,已經說好要關停「中火」。沒想到林佳龍沒能連任,國民黨的盧秀燕當了市長後,想履行承諾減碳四成,「行政院」卻不幹了,一紙命令剝奪了臺中的「自治權」。
  • 新年觀察:蔡英文已經陷入全面危機
    2017年底,島內各種調查密集出爐,將調查結果和目前島內外政治局勢相結合,很明顯可以看出蔡英文已經陷入危機,從兩岸關係、民進黨內鬥和對內政策來看,無不如此。林義雄、陳菊離開了權力照樣可以對民進黨吆五喝六,蔡英文離開了權力就是沒牙的老虎:平時可以嚇人,被人看破手腳後就啥都做不了。新潮流在高雄公開對謝系開炮,蘇系在苗慄拒絕民進黨中央禮讓親綠無黨籍,「正國會」與新潮流的惡鬥讓宜蘭縣黨部高掛免戰牌……圍繞選舉和政治利益分配,派系纏鬥已非蔡英文能掌握:她一不在意黨務,二也很難改變。
  • 「萊豬」來了 蔡英文的「美國爸爸」滿意了嗎?
    文/羅布1月1日起,美國「萊豬」已經可以正式進入臺灣,美方點讚,蔡英文對此也相當滿意。但是,一場血雨腥風的豬肉價格戰正在島內醞釀,一些餐館已經趁機漲價,臺灣養殖業將愁雲慘澹,美國豬農將賺得盆滿缽滿,而臺灣民眾賠上的是自己甚至下一代的健康。臺北市連續有抗議「萊豬」的集會,趁著混亂,幾個「獨派」團體趁發起挺川普的遊行,並揚言要邀請川普訪臺。
  • 看來,蔡英文「失敗了」
    導讀:最近一段時間,民進黨當局罔顧島內民眾反對一意進口美國萊豬,瞬間引爆臺灣民怨。《亞洲周刊》「蔡英文身著龍袍圖」封面一事,再度把民進黨獨裁的真相推向高潮。臺灣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表示,民進黨正逼著臺灣往「民選獨裁」方向前進,這將是歷史上一個巨大的汙點。
  • 站在孫中山畫像前,蔡英文不知廉恥地大談「主權」
    520,蔡英文拒絕吃「狗糧」,選擇吃「炸藥」。在與記者對談過程中,蔡英文除了自我鼓吹政績,就是對前朝馬當局施政火力全開。香港中評社對此評論,蔡英文上任後,未曾召開就職周年記者會。這場就職三周年記者會,目的就是希望說服支持者支持她連任,選舉意味濃厚。
  • 蔡英文試圖「分割」,馬英九公開駁斥:太可笑
    而如今,在蔡英文成功獲得連任之後,她的「信心」更加膨脹,行事更加囂張,不再遮掩自己的目的,「臺獨」野心昭然若揭。甚至在採訪中直接公然表示臺灣是個「獨立國家」,還囂張揚言,為解決臺灣問題,不排除採取軍事手段與大陸交涉。公然叫囂戰爭,誰給蔡英文的勇氣?
  • 實情令蔡英文絕望,統一快了
    坦白講已經令島內產生顧慮、恐慌情緒。蔡英文早已經嗅到了敏感的信號,繼去年一通打破外交慣例的越洋電話後,蔡英文這回第一時間就發文慶賀川普上任,臺「總統府」也立馬表態,大讚美國是臺最重要的盟友。除了口頭上的歡呼外,蔡政府還特意派了一支「朝貢」團隊,備好百份大禮,出席了川普就職儀式。這其中有一個有趣的細節。
  • 媒體:蔡英文「雙十」講話暴露出她的「臺獨」時間表
    蔡英文這個「20年」時間表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首先,蔡英文認為目前的中美關係為「臺獨」提供了戰略機遇。她認為隨著中美競爭加劇,區域內國家「展開各種合縱連橫」將導致「發生前所未有的情勢變化」「我們要把握變局的試煉,轉化成歷史的機遇」。說白了就是中美競爭為「臺獨」提供了外部條件,臺灣只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獨立」就能成功。
  • 評論:蔡英文的「民意光環」褪得有點快
    實際上,這已不是筆者第一次聽到島內朋友對蔡英文的抱怨了。而從更廣的層面來說,各種抗議、一跌再跌的民調,以及輿論的評價,都直指蔡英文「失民心」的情形,使她處於內外交困的局面。但是,面對這種「爛攤子」,蔡女士真的醒了嗎?民調一跌再跌「小英民調若再往下掉,臺灣就要出現第3個10趴(支持度剩10%)領導人了。」
  • 蔡英文妄想得到臺灣民眾「體諒」?
    據悉,蔡英文在新年講話中表示,她要以「最為謙卑的心情」來請求臺灣民眾體諒她的決定。可即便是蔡英文表面上把姿態放得這麼低,但臺灣民眾並沒有想要體諒她,相反地,蔡英文讓美國「萊豬」入臺,卻引來了臺灣豬肉市場的一片混亂。在美國「萊豬」入臺的第二天,新北市的一家便當店就公開張貼告示稱,店內使用的是「臺灣豬」,所以有關食品也從5元新臺幣漲到了10元新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