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學習031:一年級下冊,楊萬裡《小池》

2020-12-05 語易讀書

小池

[宋]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注釋

①「樹陰」和「樹蔭」意思相同,應以古籍文獻中的文字為準。

②為了押韻,「頭」不讀輕聲,讀「tóu」。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陰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賞析

楊萬裡(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被譽為一代詩宗。他的詩主要描寫尋常的自然景物與日常生活,語言淺近明白,自然流暢,風趣活潑。

七言絕句《小池》描繪的是詩人在夏天的所見,重在寫景,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像和擬人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小池周邊自然景物的特徵和變化。第一句寫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寫小池之上有一抹綠蔭相護。第三句寫小荷出水與小池相伴。結句寫蜻蜓有情,飛來與小荷為伴。

楊萬裡從「小」處入手,把大自然中極平常的細小事物池、泉、流、荷和蜻蜓寫得相親相依,和諧自然,猶如一幅色彩明麗的水墨畫。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捕捉到景物稍縱即逝的變化,極富情趣。

課文中的中國畫與古詩相配,詩中景物與畫中景物一一對應,詩畫的融合清新雅致,意境悠遠,給人以傳統文化的薰陶。這首詩語言淺顯易懂,對仗工整,適合吟誦積累。

相關焦點

  • 一年級古詩二首,《小池》到底是「樹蔭」還是「樹陰」?
    在語文的學習中,字音字形是最基本的學習要求,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掌握好字的正確讀音和規範寫法。到底是「樹蔭」還是「樹陰」《小池》是宋代楊萬裡的詩作,楊萬裡是宋朝著名詩人,人稱「誠齋先生」,他的詩與陸遊、範成大
  •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池》課堂筆記和一課一練。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小池》這課的筆記,以及相關練習題。泉(quán)水 水流(liú)柔(róu)弱荷(hé)花 露(lù)出下面是朗讀古詩節奏的圖片。古詩中有一些重點詞語解釋。現在分享給大家。可以藉助圖片上的解釋,鼓勵孩子嘗試解釋詩意。圖片中的重點詞彙例如「細流」。
  • 一年級古詩文《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尖尖角到底是什麼樣
    荷塘可是夏季裡最美的一道風採哦,寶貝們,咱們在一年級的下冊中學習了兩首和荷塘有關的古詩,一首是白居易的《池上》,一首是楊萬裡的《小池》 ,小娟老師在和小朋友玩填字遊戲時,發現了一個問題,好多小朋友對《小池》這首古詩中「小荷才露尖尖角」產生了點誤會,很容易把這一句詩歌填錯,特別是一些北方的孩子,因為很少近距離觀察,許多孩子就把詩歌中的「尖尖角」誤以為是含苞的荷花
  • 大班語言教案:古詩小池、江南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語言教案:古詩小池、江南   活動目的:   1、通過欣賞誦讀《小池》《江南》,感受古詩所描寫的意境,欣賞兩首詩的異同
  • 一天一首古詩詞:《小池》楊萬裡
    小池 【宋】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 關於荷花的詩句:小池
    《小池》原文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池》賞析  此詩是一首清新的小品。這首詩描寫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隻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係。開頭「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兩句,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緻、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
  • 部編一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譯文(全),家長都收藏了!
    首先,要預習的就是古詩,古詩要包括詩的作者,重點詞語的注釋以及譯文。在文末有可以列印的圖片,家長們只要保存圖片就可以列印給孩子背誦了。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 古詩改寫作文:小池
    荷花池的源頭是一股涓涓細流的泉水,泉水從洞口緩緩流出,形成一股細流,沒有一絲聲響。想來是這泉眼很愛惜這股細流,捨不得多流一點兒,也生怕流得太過湍急就會打破池面的寧靜,破壞了這靜謐的時光。你看那泉水多麼清澈明亮,像是跳動的精靈,匯入小池之後更是讓池水多了份魅力,讓池中的景色變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 【雙語園地】古詩賞析——《小池》
    【雙語園地】古詩賞析——《小池》 英文翻譯內容來自《古詩裡的核心詞》 設 計:劉 慧
  • 四年級語文下冊的第一課《古詩詞三首》:這個字,很多人讀錯了
    四年級語文下冊的第一課《古詩詞三首》課文解析+同步測試題跟我學課文一、《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是南宋範大成的代表作,描寫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的前兩句寫出了梅子金黃,杏子肥,蕎麥花白,菜花稀,是靜態的美。
  • 一年級下冊《池上》《小池》提前預習,夏景的美用詩句來描繪
    課文分析《池上》一詩描寫了一個小娃「偷採白蓮」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兒童的生活,符合兒童的心理,充滿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由衷喜愛之情。愛∴中間是,不要寫成「一」。尖:上部第一筆是「|」,不要寫成「」」。
  • 部編版一年級數學下冊:100以內進位加法,跟著課件一起學習
    學習目標1.進一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加法的含義。2.初步學會計算兩位數與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用兩位數的個位上數字與一位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參考答案:1.33、50、41、67、81、32、53、812.36+6=42(名)3.52+8=60(本)【往期好文推薦】部編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第64至66頁,「練習十四」圖文解讀火柴棒遊戲經典例題,由簡到難,大、小朋友都可以試一試小學智力趣題:數學老師帶你搞懂「空瓶換酒」問題部編版一年級數學下冊
  • 一年級下冊語文:造句100句附練習、例題,輕鬆搞定寫話、基礎題
    一年級下冊語文:造句100句附練習、例題,輕鬆搞定寫話、基礎題看圖寫話一直是低年級語文重要的作文基礎訓練項目,是低年級小同學需要花大量時間來學習的項目。今天這篇文章,大熊老師就為孩子詳細盤點看圖寫話那些事兒,希望小同學下次遇到看圖寫話、造句之類的題,不再」怕「。
  • 寒假預習:三年級語文下冊,必背歇後語彙總,全了
    寒假或暑假期間對下學年的課程進行預習一直以來備受爭論,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放假就應該好好玩,提前預習會導致孩子在接下來的學習放鬆警惕,甚至是上課不認真聽,因為知識點已經掌握沒有必要再去聽老師的講課。另一部分家長認為:在寒假期間就應該給孩子突擊輔導,甚至是將下學期的內容也一併學了,等到開學孩子便能夠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識點。
  • 二年級語文下冊複習: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易考題預測(附答案)
    昨天於老師已經將二年級下冊詞語以及句子更新完畢,不知道您的孩子完成的如何?錯誤的地方家長要及時讓孩子訂正,不建議大家讓孩子抄寫很多遍,有家長認為孩子抄寫多遍後,記憶加深,下次不會再出錯。其實讓孩子反覆抄寫同樣的題目,可能會產生反感的情緒,到最後就麻木了,抄寫就像是一項任務,完成後可以交差了,因而產生相反的學習效果。
  •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測試,老師:檢驗學習情況,90分以上合格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測試,老師:檢驗學習情況,90分以上合格很多孩子對數學這門學科比較頭疼,因為它不僅需要孩子們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還需要孩子們有靈敏的思維能力,所以家長就應該從小注重孩子數學的學習,接下來老師來分享一套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測試
  • 背誦和默寫:古詩文教學頭宗罪
    小學語文教材中,共有古詩54首,一年級8首,二年級7首,三年級11首,四年級10首,五年級71至4冊共古詩文315首(篇)。也是只要求背誦而已。再比如上海,初中是4年制,六年級也屬於初中序列。上海並無古詩文誦讀的配套讀本。
  • 雅禮中學語文名師帶你賞析古詩文
    《中學必讀古詩文精華品鑑》系列讀本面世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9月24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楊元崇)古詩文是廣大中小學生語文課程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怎樣才能學好古詩文?這是很多青少年學生和家長們深感困惑及焦慮的問題。
  • 一年級數學下冊:填空易錯題(共七套),周末在家讓孩子多多練習
    由於一年級數學的特性,孩子們在做題過程中,很容易就出現錯誤,一不小心就會出現計算錯誤,單位錯誤等。今天學霸老師就來盤點一下,在一年級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小同學會遇到哪些問題?主要包括:一、位置、認識圖形、認識鐘錶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要通過對實物的具體形象的認知,容易出錯。二、0—20的數的認知,易錯題出在題型變化造成的對題意的理解上。因此,學霸老師建議,小同學們在期末複習的過程中,要對本學期所學知識理解通透。在生活中要與生活聯繫緊密的數學知識有基本認知。
  • 這些古詩中的夏 可有哪句動你心弦?
    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領略古詩中的夏日詩情夏天最樸素的名字—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楊萬裡《小池》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外湖蓮子長參差,霽山青處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