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技術的早期發展歷程

2021-02-24 3D列印文化博物館
在3D列印技術到來之前,人類的三維製造技術過程都是刪減的,也就是從一大塊材料中雕刻或加工物品,我們把這種工藝稱之為「減材製造」。任何工藝的發展史都不是線性的,要了解3D列印技術,我們需要深入探索3D列印技術最早的起源。

2011年,來自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約瑟夫·比曼從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術兩個角度追溯了3D列印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70年代的歷史。

其中,照相雕塑是指先用相機和鏡頭獲取物體外形,然後模擬照相製版法製造出物體。該技術始於1863年François Willème被授予照相雕塑專利之時。

照相雕塑

地貌成形技術是指先用線性方式描繪物體的外形,再用線性形式複製出該物體。這種工藝始於1890年,是將地形等高線層壓到一系列的蠟片中,並根據等高線切割蠟片。

比曼根據這兩種技術差異將3D列印的發展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用分層物體製造的方式進行3D列印,比如FDM技術;另一個(照相雕塑)則利用光照使光敏樹脂固化,比如SLA技術。

後來班傑明·切維頓將照相雕塑機進行了改進,於1884年獲得了縮放雕塑的雕塑印表機專利。切維頓的機器現在收藏在倫敦科學博物館。

1838年,法國工程師兼設計師阿希爾·科拉斯利用縮放雕塑設備製成的羅伯特·騷塞(Robert Southey)先生的浮雕。(愛丁堡大學圖書館)

如今切維頓的許多雕塑作品至今仍可以找到,加拿大安大略美術館就有他的200多件作品。於此同時,法國工程師兼設計師阿希爾·科拉斯利用縮放儀研究出另一種雕塑的製作方法。前面提到的製造設備被認為是數控銑床的前身。而數控銑床則是3D印表機的前身。

加拿大安大略美術館裡的雕塑作品

在前面提到的第一種工藝——照相雕塑技術中,發明人威廉在巴黎建了一個工作室,從1863年到1868年一直在運作。美國人卡洛·貝斯建議在威廉的製作工藝中加入明膠使雕刻品更為柔和,把一層層膨脹膠質疊放起來,製造出浮雕效果。但現在來看這種工藝並不可行,因為在添加新層時,上一疊層可能已經收縮變硬了。

感光材料的發展,起源於1839年蒙戈·龐頓發現鉻合金硬化材料開始,直至20世紀早期利用陶瓷照相製作浮雕瓷磚,這些工藝為20世紀的快速成型工藝奠定了基礎,標誌著光敏樹脂浮雕工藝的誕生,它是現代3D列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早期的照相浮雕製作工藝中,人們通過加入感光明膠,一旦經過水洗後,明膠就會形成有色調的浮雕:亮區凸出來,暗區凹進去。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約翰·湯普森於1877年製作的「倫敦街頭生活」,這也是最早的社會紀實攝影之一。

約翰·湯普森,「倫敦街頭生活」,1877

為了製作出更具立體感的三維物體,工程師奧託·芒茲申請了「照相凹版記錄」專利。通過依次曝光一層照相乳劑,通過光照使之固化,以此來製造三維物體。待曝光照片用光敏樹脂來進行處理,圖片在曝光後硬化。

奧託·芒茲「照相凹版記錄」專利圖解,美國專利2775758

直到20世紀60年代,光敏樹脂才開始在印刷界廣泛使用。光敏樹脂材料的廣泛運用,為1986年第一臺光固化3D印表機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全球第一臺SLA光固化3D印表機

除了材料的發展,3D列印技術的發展史也與工程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特別是數控銑床(CNC)以及計算機輔助技術(CAD)。在未來我們會從工程的角度來與你一起探討3D列印的發展。

相關焦點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3D列印為設計增添了視覺複雜性,已成為創新藝術家和設計師創新性地挑戰傳統珠寶和配飾的推動者。時裝領域多年來一直在應用3D列印技術,以減少產品上市時間和降低成本,但主要是為了開發很難以其他方式製造的產品。對稱性,細節和可用設計的無限結合,為新公司打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3D列印材料產業全景圖譜》(附發展現狀...
    3D 列印技術最早應用於各類原型的快速製造,故在早期也被稱為快速原型技術(Rapid Prototyping,RP)。早期的3D列印技術由於材料種類的限制,大多使用有機高分子材料,其機械、化學性能大多難以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
  • 全球3D列印技術發展的新趨勢
    《時代》周刊將3D列印產業列為「美國十大增長最快的工業」。據Wohlers Associates預測, 2015年將達到37億美元,並預計到2020年達到52億美元。隨著技術成果的推廣和應用,3D列印技術產業的發展呈現出快速增長勢頭。
  •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打開APP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1 11:52:39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3D列印是否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這些問題已經成為組織工程學(TE)領域研究的最前沿,這得益於有關傳統3D列印技術可以適應控制3D空間中高密度細胞群沉積的演示的推動。在不同的技術中,基於擠出的3D列印已被認為是實現TE視覺的最可能技術。特別是,對細胞活力影響有限的溫和加工條件,以及它們在加工具有廣泛性能的材料中的靈活性,使得該技術成為有吸引力的候選者。
  • 常見3d列印技術簡介和優缺點分析(FDM篇)
    3d列印作為一個新興技術,近些年開始走向普通大眾。作為一個3d列印從業者,是時候給大家做個簡單的科普了。3d列印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列印技術:FDM、SLA、SLS、SLM等。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是將絲狀的熱熔性材料加熱融化,同時三維噴頭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根據截面輪廓信息,將材料選擇性地塗敷在工作檯上,快速冷卻後形成一層截面。一層成型完成後,機器工作檯下降一個高度(即分層厚度)再成型下 一層,直至形成整個實體造型。優點:便宜、操作簡單。缺點:精度低、需要添加支撐,支撐去除難度和廠家支撐優化、列印材料有關,零件表面有較明顯的列印紋理。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3d列印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願景,希望其能實現許多無法實現的東西,尤其是在外科手術中,如果能列印心臟、腎等器官該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但是3d列印的面世並沒有帶給人們預期的喜悅,引得人們好評如潮,反而引發了人們的吐槽,說我明明能花很少的錢到市面上去買一個東西,為什麼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去3d列印一個呢?
  • 廣州團隊的新技術,研究3d列印骨頭,原材料是骨粉和生物膠水
    現在人們在不斷追求高質量生活水平的同時,也逐漸的注意起了人體的健康狀況,隨著各項技術的進步,骨科醫療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中內固定器材有著非常重要的貢獻作用。不過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在上個世紀80年代時,就發明了內固定金屬器材,而且逐漸的進入了臨床,使用這種器材不需要很久的癒合時間,因為它可以幫助患者進行骨骼結構重建,從而使得康復的時間會大大的縮短。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要實現科學工程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更需要專業團隊技術攻關。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 3D列印,解密未來製造業的「潛力股」
    2019年聖誕節,諾丁漢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製作了200多個3d雪花送給本科大三的學弟學妹們。每一片雪花都是由我們目前正在攻讀增材製造與3d列印碩士學位(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msc)增材製造和3d列印碩士專業的學生親手製作的。
  • 對3D列印技術的原理及其在骨科的應用發展進行概述
    3D列印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重要技術,近30年來發展迅速。3D列印技術有異於傳統的削材及鑄造技術:不僅使產品的物理結構發生變化,還能根據個性化需求定製,實現材料與病變部位的完全匹配,同時可攜帶細胞及生物活性微球進行骨缺損部位的原位列印。這些特點決定了該技術在生物醫學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為什麼3D列印技術越來越受船廠青睞?
    傑夫·埃爾斯貝克爾(Jeff Elsbecker)是3D列印技術的負責人,他說,要想了解3D列印技術現在的狀況,我們必須考慮一下20世紀80年代的印表機。「如果你還記得點陣式印表機,我會說3D列印技術幾乎和點陣式印表機一樣,」Elsbecker說。「接下來我們用雷射和噴墨列印各種各樣的東西。我想最往遠想就像《星際迷航》裡那樣的複製人。」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感覺3D列印技術就是為創造新事物而生的,為設計和製造過程帶來了新的方式。因此,我們看到藝術家開始注意並利用該技術的獨特品質來創作3D列印藝術。通過逐層製作授予的設計自由度和3D可列印材料的多功能性為各類藝術家開闢了新的前沿。經濟實惠的3D列印技術有助於在雕塑,時尚,裝置藝術等領域的設計和規模創新,以及跨學科的合作。
  •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湖南率先探索「3D列印+精準醫療」
    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 攝製)星辰在線11月29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11月29日,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高峰論壇舉行。增材製造行業的院士、專家,還有航空航天、裝備、材料、檢測等龍頭企業的代表,共同探討了增材製造技術的前景及發展趨勢。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圍繞「3D列印+」作主題發言。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3d列印的優點   1、製造複雜物品不增加成本   就傳統製造而言,物體形狀越複雜,製造成本越高。3D列印製造金屬時浪費量減少。隨著列印材料的進步,「淨成形」製造可能成為更環保的加工方式。   9、材料無限組合   對當今的製造機器而言,將不同原材料結合成單一產品是件難事,因為傳統的製造機器在切割或模具成型過程中不能輕易地將多種原材料融合在一起。隨著多材料3D列印技術的發展,我們有能力將不同原材料融合在一起。
  • 【材料】Nature:來自未來的科技——超高解析度3D列印技術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在逐步發展,其應用範圍也在迅速擴大,包括文物修復,運動鞋部件、牙科陶瓷、貴重飾品和航空航天部件的大規模生產,以及微流體、醫療設備和人工器官的製造等等,但這一技術目前仍然有諸多缺陷,例如非列印區域也會呈現固體,列印速度慢、解析度普遍較低。
  • 圖說中世紀城堡3d列印建築全過程
    有沒有見過3d列印建築的魅力,近幾年3d列印技術在世界建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3d列印地圖、3d列印建築等等... 有沒有見過3D列印建築的魅力,近幾年3D列印技術在世界建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3D列印地圖、3D列印建築等等,3D列印技術在建築行業展現了很好的能力及潛力,就在幾天前,3D列印10幢建築落戶上海,當時引來廣大的關注,在質疑聲的同時,很多都呈現了對3D列印技術的讚嘆。下面組圖呈現了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個人承包商Andrey Rudenko用3D印表機列印中世紀城堡的過程。
  • 創想三維3D列印技術顛覆義齒牙模傳統鍛造工藝,效率提升十倍
    創想三維3D列印技術公司以自身所從事先進的3D列印技術研發和3D列印行業布道者的精神出發;特別為齒科義牙的製做研發出了一整套有效的3D列印義齒牙模解決方案,並致力於推動整個義齒製造行業的向前發展。操作最簡單的3d印表機。  相比傳統牙模製作對比「DP002」3d列印牙模從度和生產效率、可個性化定製、生產成本上面,都有了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