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遊爛尾的原因,是HBO把心思都用在這9.6分新劇上了

2020-12-05 毒舌電影

Sir的心被震顫了一小時。

這句話絕無誇張之嫌。

像是一隻手,將你拽進最絕望的現場。

像是一個幽靈,從過去飄來,靜靜潛伏在你的身後。

這部劇的好。

是好到讓你無法呼吸。

《車諾比》

Chernobyl

HBO五集迷你劇。

幾乎搶走自家兄弟劇的一半風頭——

5號《權遊》的第四集遭遇口碑滑鐵盧,IMDb僅得6.6分。

而隔天釋出的《車諾比》,首集拿到9.3。

有人說它比異鬼大戰場面更加震撼和慘烈。

劇名直入主題。

聚焦史詩級災難事故——車諾比核洩漏。

以下內容有部分劇透。

但這也是一部無需迴避劇透的劇。

因為歷史,早已寫下不容修改的劇本。

巨響

1986年的那場爆炸,似乎離我們已經遠去。

專家稱,消除其核洩漏事故後遺症需800年,而反應堆核心下方的輻射自然分化則需幾百萬年。

來看一組更直觀的數據:

400倍: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27萬:27萬人因車諾比核洩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萬人;

50萬:參與搶救車諾比的英雄有50萬人;

20億:建立在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研究成果上的報告說,全球共有20億人口受車諾比事故影響。

然而很難想像。

這樣一場世紀災難發生後的5天。

基輔如期舉行了勞動節慶典,一派歡樂熱鬧的景象。

無人知曉130公裡外的車諾比發生了什麼。

一場「人為」的天災,其背後森冷的謊言與真相。

本劇如何表現這蝕骨的真實?

開頭,就以極具儀式感的死亡切入。

過道帶來的縱深感中,鏡頭推進得就像某種窺探。

也暗示,這是一個被監視的人。

一名事故的見證者,正錄下自述。

錄完,將磁帶包得嚴實,假意出門倒垃圾,再把磁帶塞入隱蔽處。

回到家中,點一支煙,匆忙抽上幾口。

地上,是為貓咪提早準備的四天份貓糧。

桌上,潔白手帕上隱約有血跡。

與此同時,時鐘滴答作響,伴有絞緊繩索的摩擦聲,屏幕內外的弦都在越繃越緊。

隨著「砰」的一聲巨響。

一切歸於死寂……

開場6分鐘,這部劇的主角就死了。

導演說,無需鋪墊,無需設置懸念,因為事實已經過於戲劇性了。

諷刺

就像所有災難發生前慣常的那樣。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平靜得出奇。

多視角切換下,每一群體都有各自的立場,但基於安逸的無知無覺,將他們捲入了同一個漩渦。

消防員瓦西裡,深夜奔赴事故現場救援。

他以為那是一場普通火災。

同樣不明所以的,還有他的同事米沙,無意間撿起地上的「石塊」擺弄。

可隨後,他剛剛帶著手套的那隻手,開始潰爛……

看到這裡,Sir渾身一顫。

現實中,據當年的消防車駕駛員格裡戈裡回憶:

我們在凌晨1:45-1:50時到了那裡……看到了散落的石墨屑米沙問:「那是不是石墨?」

我踢開了它,一個消防員撿起來看了一下,說:「這是熱的。」

它們有大有小,小的能夠拿在手裡……我們對輻射了解得不多,即使是在那裡工作的也是如此。

劇中米拉抓起的,顯然就是反應堆芯強輻核源。

然而這個人間地獄。

正在遠處被人們當做美景觀賞。

大家只知道,發電站著火了。

在不知情中。

他們被遠處絢爛的光柱吸引,發出感嘆。

仿佛是一場煙火晚會。

結束後還伴隨著紛紛揚揚的灰屑。

落在女孩的銀髮上,落在孩子們好奇的臉上。

鏡頭,美極了。

然而他們還不知道,這些塵埃,正是從反應堆中噴薄而出,隨著大火被播散到各個角落……

這是最令人心痛的死亡之美。

謊言

一時間,沒有人敢相信發生了什麼。

在現場的人好像都被震傻了。

於是開始欺騙自己。

爆炸後,核電站的技術人員,第一時間報告上級,反應堆堆芯爆炸。

副總工迪亞特洛夫,聽後第一反應是自我催眠:

堆芯不可能爆炸

他走出實驗室,透過炸碎的玻璃看向外面,分明一地的石墨碎塊……

一個「裝睡的人」,又怎會被叫醒?

而一個謊言,接下來總要用無數個謊言來圓。

儀錶盤測量顯示讀數,已是儀表上限,3.6倫琴。他卻睜著眼睛說瞎話:

Not terrible(不太糟)

他向上頭領導匯報。

廠長布卡諾夫最先關心的,不是事故原因和進展,而是自己的「烏紗帽」:

三人開小會,明面上匯報情況,暗地裡搶著推卸責任。

副總工隱去爆炸實情,只說是突發火災。

絕口不提事故具體原因,只說自己按照總工福明的方案執行,才引起屋頂起火。

福明自然拒絕背鍋,直指副總工才是直接監督人。

最諷刺的是,當被問到輻射情況,廠長聽到3.6倫琴這個讀數。

與副總工的反應驚人一致:

Not horrifying(不太糟)

3.6倫琴,到底什麼概念?

RBMK反應堆專家瓦列利(傑瑞德·哈裡斯 飾)接到當局電話,當他得知這個讀數:

那還挺嚴重 你們應該撤離

事實上,3.6倫琴的確是很好的情況。

因為隨後工作人員又用了一個200倫琴量程的儀器去測量。

結果,爆表了……

造成惡果的,根本不是集體的失智,而是集體的傲慢,催生出的彌天大謊。

謊言的高潮,是一場緊急會議。

廠長向當地的執行委員們匯報,將事故原因歸結為,水箱故障引發的火災。

廠長一邊,各種明示暗示核工業屬於機密項目,不能有任何負面流出。

委員會一邊,提出已經有嘔吐、燒傷案例,建議組織民眾安全撤離。

最有發言權的能源局局長發話,終結了對峙。

一個細節。

他問,車諾比核電站的真名叫什麼。

大家才反應過來,車諾比只是地名,而核電站的正規叫法應該是——

弗拉迪米爾·I·列寧核電站。

對。

這是一座有紀律性的核電站。

它首先屬於中央,其次才坐落在車諾比。

所以,是周圍的人重要,還是「影響」更重要?

他下達命令——

我們封鎖城市

誰都不許離開

切斷電話線

以防消息誤傳

我們需要防止人民

破壞自己的勞動成果

關於此事,當時只出現過一則相關報導。

刊載於《真理報》三版,小標題是:

「危險已經過去。」

「紙」包住了「火」。

然而。

消息可以封鎖,但沒人能阻擋核同位素侵襲肆虐。

鎮上的空氣都在發光,那是粒子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超過了光速,產生核輻射效應。

真相不是用紙寫的。

真相

事故到底因何發生,如何進一步施救、追責,將是後續劇集的重頭戲。

這時長1小時的第一集,已是開了個好頭。

由於前蘇聯政府擔心引起人民恐慌,所以居民們並沒有被告知事情的全部真相。

可他們用自己的身體,記錄下真相。

救援人員一路跑著運送傷員,跑著跑著自己也倒在地上;

一名核電站工作人員,為了保證同伴順利進入核反應堆大廳,用身體抵住高輻射的大門,眼見身上傷口大面積綻開。

值班長和技術員為控制災情擴大,進入總控室手動關閘門,冷卻反應堆。

兩人暴露在輻射中,一邊關著數不盡的閥門,一邊聊天。

一個更執拗,堅定地說操作沒有問題;一個哭著自責,覺得必然是哪裡出了錯。

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人,讓人猜測他們平日工作中,少不了拌嘴。

卻自願前來執行「死亡任務」。

他們動作放緩,意識逐漸渙散,皮膚滲出血跡。

可他們手上的動作都沒停……

與此同時,開了上帝視角的我們知道。

圓桌會議上,老領導顫顫巍巍地進行完一番偉光正的發言後,下屬們紛紛打雞血式鼓掌。

事故發生後,下達緊急通知,領導的安全被優先考慮。

而真正發光發熱的人,在為人所不知的地方,以生命做代價,換取民眾的安全。

在本集,最震撼Sir的一個鏡頭,主角不是無畏的善者,也不是說謊的惡人。

而是在謊言的重重包圍下,一個被迫觸碰到真相的人。

技術人員迪亞特洛夫帶來噩耗,輻射量已達到200倫琴。

可笑總工並不相信,還命令他親去廠房樓頂,測量數值。

當他目睹,濃重的放射性煙塵從堆芯滾滾升起。

鏡頭焦灼在他的背影上,短短10秒,看得Sir煎熬。

當他緩緩轉過頭,臉部皮膚已被輻射灼傷至發紅。

這已經是個將死之人了。

鏡頭掠過災後廢墟、汙染下的林地,落在尚有藍天的遠方,對準還未被災難吞噬的普通人。

藍天下,戴紅領巾的孩童如常放學回家。

突然,一隻鳥墜落,略作掙扎後斷了氣。

不得不聯想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白俄女作家,S.A阿列克謝耶維奇在《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中描寫的場景:

最糟糕也最令人費解的是,一切都那麼美!那是最糟的部分,你放眼望去,一切事物都好美。所有人的表情都很瘋狂,包括我們的在內,我再也不會看到那種表情了。司機不明白鳥兒為什麼不停朝車窗撞來,好像瞎掉一樣。那些鳥不是瘋了,就是打算自殺。

這裡發生的一切,甚至包括補救,都是瘋狂的。

同時,死亡也在瘋狂蔓延。

片中兩次提到金屬的味道。一次出自消防員,一次出自核電站技術人員。

那不光是字面意思上的金屬味。

血,也是金屬味的。

《車諾比》在說,真相有時不會用紙寫下來。

但會用墜落的鳥兒、不毛的土地和人命寫下來。

這正如開頭所說。

所有謊言在此刻都不會奏效。

它只是在透支未來的代價。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

並不是它會被錯當成真相

真正的危險是

如果我們聽了太多謊言

會再無法分辨真相

到時我們要怎麼辦

只能拋棄追求真相的希望

而滿足於編造的故事

在這些故事裡,我們不關心英雄是誰

只想知道,該責怪誰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一集勸退90%,它接棒《權遊》真是笑話?
    去年《權力的遊戲》爛尾完結,好像全球的美劇迷們都陷入空虛。 因為,他們再也找不到通宵肝劇的快感。 就在人們懷念過去時,一部史詩級IP的改編劇也在悄然醞釀。
  • Netflix將拍劇版《三體》,「權遊」主創2DB打造
    Netflix將拍劇版《三體》,「權遊」主創2DB打造金羊網  作者:  2020-09-02 雖然《三體》電影版還遙遙無期,但劇版的開發似乎已經初現曙光。
  • HBO新劇《車諾比》連結哪裡看 車諾比核事件始末
    最近,HBO推出一部迷你劇《車諾比》,在豆瓣評分高達9.6,國外爛番茄新鮮度95%!很多人看了以後,都感覺這部劇有種毛骨悚然的壓抑感。車諾比的核事故發生在32年前,它被稱為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貴」的災難事件,小編為大家科普一下··· ​作為全球劇迷最期待的年度盛事,萬萬沒想到哭哈哈地一等再等《權遊》最終季,竟等來了劇情的爛尾。自開播以來其口碑就一直跌。第4集口碑已創造該劇史無前例的超低分,最近開播的第5集也沒能阻止這個頹勢。
  • 《權遊》爛尾之後,《車諾比》還能挺住嗎?
    以車諾比核爆事件為主題的這部劇在開播後立馬引起了廣泛關注,豆瓣評分甚至罕見地從9.6升到了9.7。人這麼多評分依然高也是很厲害了網上也是一水的好評,就連一些明星都下場為其打call。如此高的評分和評價,《車諾比》似乎一路朝著今年年度神劇的地位進軍。這部劇到底有什麼魅力?讓我們來一探究竟。首先這部劇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撕開蒙在核爆事件上的遮蔽,去還原真實的災害現場和探究爆炸的真相。
  • 9.8到7.3,一代神劇竟爛尾
    相信我,報弟本不想在《權遊》謝幕還來個吐槽的。處理完夜王以後,我方終於要攻打君臨。雖然剛開始全體智商下線睜眼瞎,痛失一龍,閨蜜還被俘就義了。但也阻止不了我方勢如破竹,攻下君臨的決心。正當君臨城樓鈴聲響起,瑟曦投降,士兵繳械,戰爭告捷之時。
  • BBC版「權遊」上線!豆瓣9.8分!
    不過這「七個世界」不是[權遊]的七大王國… 而是世界地圖上我們所熟知的七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南美州、北美州、大洋州、南極洲… 亞洲板塊巨大,自然風貌複雜多變。
  • HBO王牌《西部世界》和《權遊》無縫銜接,西瓜美劇讓你上頭!
    HBO王牌《西部世界》和《權遊》無縫銜接,西瓜美劇讓你上頭! 至此,人類所製造的一切災禍,也需要人類用自己的鮮血去收尾。《西部世界》讓我們看見了美劇的精髓。諾蘭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打造出個比較規模宏大,又非常具有探險精神的美劇,我們追劇的時候也真的特別爽了。
  • 沒《權遊》撐腰,HBO照樣在艾美獎吊打網飛
    北京時間9月21日上午8點,第72屆黃金時段艾美獎在洛杉磯微軟劇院舉行。這一次跟往屆有一個最大的區別。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典禮取消紅毯,頒獎改為線上,微軟劇院只留一位主持人。整體來說,這一屆的艾美獎仍是HBO與網飛、亞馬遜等流媒體巨頭之間的較量。
  • 《西部世界》成HBO流媒體平臺最受歡迎劇 最新一集與《權遊》聯動
    這一集18-49歲收視率僅0.23!收視人次只有77.8萬!比上一集的90萬還少,創下該劇開播以來最差收視率。雖然收視下降了,但《西部世界》現在仍然是HBO最受歡迎的美劇。根據華納傳媒報導,HBO旗下的流媒體服務平臺HBO Now,在過去的一個月間,用戶數增長了40%。這可能是全美開始實施自我隔離措施後,更多的人有更多在家的時間,去觀看更多電影和美劇。
  • 權遊中的龍到底有多大?
    我們也沒有下一集的資源,就去收集一堆權遊的周邊——媒體用數據八卦出來的權遊可視化大作。嗯,過過眼癮也是好的。 一、權力的遊戲中龍到底有多大?對於「中二」少年來說,只有一個追劇的原因,那就是看龍,雖然最近幾季中,龍的戲份已經不如之前的幾季,但是點開這個作品,滿足你集齊15隻大龍的願望。在劇中,龍一般都是國王和女王的坐騎,這也難怪無數的權遊粉都有一個「我也想騎龍」的願望。
  • 《權遊》主創操刀!網友炸鍋:怕是會翻車...
    當然《三體》這本中國科幻小說絕不僅僅憑藉幾句「金句」獲得國內外眾多書迷的喜愛,其內容和立意十分深刻。2020年9月2日,美國多家媒體報導《三體》小說將與美國最大線上播放平臺Netflix聯合製作英文電視劇版《三體》。
  • 網飛和國內公司同拍劇版《三體》,真能拍出這部科幻巨著的精髓?
    不過網友在看到編劇是2DB時,卻都開端憂慮,有網友說「怎樣能夠請這倆廢柴來當主創」,有網友表明疑問「這倆人怎樣還能做編劇?」甚至有網友在看到這兩位編劇的名字後,直接說道「完了」。大家之所以對2DB感到不滿,是因為他們曾經讓《權利的遊戲》(下面簡稱《權遊》)爛尾。
  • 時光晚報:爛尾「權遊」獲艾美獎最佳劇集 昆汀"好萊塢往事"定檔...
    限定劇類/電視電影方面,HBO年度神劇《車諾比》拿下最佳限定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三項大獎。喜劇類劇集方面,《倫敦生活》當晚力壓《副總統》,拿下喜劇類最佳劇集、最佳女主、最佳編劇和最佳導演。  在這組海報中,我們可以看到,黃渤飾姜子牙、費翔飾商王殷壽、李雪健飾西伯侯姬昌、夏雨飾申公豹、於適飾姬發、海亮飾殷郊,正反兩派主要角色紛紛登場,就等待著2020年首部曲上映了。
  • 世界毀滅,神劇破9季終,《權遊》和POI的粉絲們釋懷了嗎?
    上一集中高吼要拯救世界的他,本集啥都沒幹,劇末跑到杜拜分公司去見到黑化的Hale後就被自己的分身割喉了,看到這裡,筆者也和他一樣,無語了。在我看來,這一集中唯一的亮點就是德妹,完全洗白了,並且人性之光在她身上閃耀,擊碎了之前網上說她越來越像龍媽的傳言。
  • 《球手們》第四季爛尾,巨石強森的大爛劇,美女成了HBO遮羞布
    首先,便是劇本上的偷工減料。這一問題,在《權力的遊戲》最後一季當中,已經有所體現。而在第四季的《球手們》當中,對幾大主角的人設顯然已經屬於打磨,直接用流水線作業式的臺詞來填充內容,並且用一個套路化的橋段來完成整個劇情。可以說,目前這部《球手們》第四季不過是一個巨石強森版本的《創業時代》罷了。
  • 一口氣拿出14部「無刪減版」新劇,HBO果然夠硬
    雖然尺度大,但評分並不低,因為它是被譽為接棒《權遊》的「準神劇」。作為皇太子,HBO在砸錢上毫不吝嗇。僅第一季製作費用,就高達一億美金(共10集),而且每一集的標準都是按電影的規格質量打造。《西部世界》也不負眾望,開播後就引起巨大討論,迎來口碑收視雙豐收。
  • 《權遊》終結後,大製作美劇何去何從?
    而在這個節骨眼上,作為現象級神劇的《權遊》恰逢完結。有人認為這不僅僅為這一系列劇集畫上句號,更預示著影視行業「單一文化」時代的終結。所謂「單一文化」表現為廣受追捧的熱門劇集,這些脫穎而出的作品能夠引發所有人的觀看和討論,依託文化現象的形態得以廣泛傳播,並滲入集體記憶。它還更是影視業黃金時代的標誌。
  • 被吹成神的權遊第六季只有6.1,《三體》讓它拍,你放心?
    #9月打卡挑戰賽大家還記得權遊的爛尾嗎?雖說可以甩鍋給書沒寫完,但是還是有不少讓人難以接受的地方.現在雖然《三體》已經確定被國外開拍,但是我還是希望外國能尊重原著,不要隨便亂改人物設置,比如強行加入白人的戲.不管怎麼說,還是《流浪地球》拍的好.
  • 過去一年,時光網評分最高英美劇在這 《車諾比》僅亞軍 《權遊...
    IMDb:9.4分《權力的遊戲》毫無疑問是近10年來在全球範圍內反響最熱烈的電視劇,這部劇幾乎重新定義了電視劇的概念,很多人甚至覺得這部電視劇比好萊塢電影大片還要精彩。「神劇」終於迎來最終季,卻遭到「爛尾」爭議。
  • 第一「神」劇,只服它!
    說《權力的遊戲》(以下簡稱《權遊》)是近十年的第一神劇,毒藥君覺得一點也不為過。當然,毒藥君要強調,這裡的「神」是各種意義上的綜合。《權遊》自2011年開播至今,就不斷創造新的記錄。收視上,第七季季終集1207萬人次的開播以來最高收視,還在等著第八季再次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