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獎項,用以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文學、生理或醫學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後又增設了經濟學獎,每年在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很多人覺得奇怪,明明數學對人類的進步貢獻很大,但是為什麼諾貝爾沒有設立數學獎呢?在民間有個傳言,說諾貝爾有一位比他小13歲的女友,後來和一位數學家相愛了,所以數學就被毫不客氣地被他拋出在外。
其實真實情況是,在諾貝爾生活的年代,高等數學對他的化學研究影響不大,所以在他的科學觀念裡,並未預知數學會對人類的發展起到這麼重要的作用,就好比當初也沒有設置對計算機做出貢獻的獎項。
世界大學「諾貝爾獎」數量排名統計,榜首實至名歸
TOP1到TOP3,榜首實至名歸
哈佛大學不愧為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院校,憑藉諾貝爾獎獲得總數160個排在榜首實至名歸。而排在第二位的是英國的劍橋大學,獎項總數量為120個。而排在第三位的仍然是美國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獎數量為107個,恭喜這三所國際頂尖研究型大學。
TOP4到TOP10,被英美兩國包攬
排在榜單第4位到第10位的,也均是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大學,從英美兩國高校包攬該排行前10名可以看出,人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已經遠超其他國家。美國的史丹福大學在這次排名中位列第7位,獲獎總數為83個,而排在英國泰晤士大學排名榜首的牛津大學,在這類排名中無緣前5,僅排在了第9位。
TOP11到TOP20美國大學居多
從第11名到第20名中,共有6所美國大學、3所德國大學、1所法國大學和1所丹麥大學,其中法國高等教育的領頭羊巴黎大學以收貨50個獎項的數量,排在了榜單的第14位。而來自丹麥的哥本哈根大學以39個獎項的數量排在了榜單第17位,與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並列。而這3所來自德國的大學分別是柏林洪堡大學、哥廷根大學和慕尼黑大學,分別排在了榜單第13、15和16位。
中國大學遺憾未上榜
在這份前30名的榜單中,中國國內大學均未上榜。其實我們都知道,從1901年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至今,我國共有兩位傑出人士獲得了諾貝爾獎,第一位是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畢業的莫言,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第二位是北京大學畢業的屠呦呦,在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所以相比其他世界頂尖大學,我國在諾貝爾獎項的競爭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今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已經開始對外公布了,但是由於還未進行最終的頒獎儀式,所以以上排名中未加入今年的獲得獎項。在眾多獲得獎項的大學中,京都大學共獲得了19個排在亞洲首位,劍橋大學排在歐洲首位,哈佛大學排在美洲首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墨爾本大學並列排在大洋洲首位,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排在拉丁美洲首位,開普敦大學排在非洲首位。
為何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數量如此少?
原因一,我國高等教育起步晚
我國第一所現代大學是成立於1895年的北洋大學,也就是現在的天津大學。成立距今有125年的歷史。但是美國的哈佛大學成立於1636年,至今384年,英國的牛津大學成立於1096年,至今924年。也就是說,雖然我們成長速度夠快,但是我們起步太晚,如果想要儘快追上進度,吾輩當自強。
原因二,不少優秀人才移居國外
有不少清華北大的優秀學子,在畢業後出國留學一去不復返,有不少改了國籍,成為了外國大學的終身榮譽教授,盡心盡力的為外國的科研和經濟謀發展找出路。對於這種不愛國的表現,我們是十分鄙視的,但到底是什麼讓這些高材生願意遠走他鄉呢?筆者覺得只要有兩點,一個是科研團隊,一個是福利待遇。
以上就是這期的全部內容,看完了這份世界大學「諾貝爾獎」數量排名統計,你有什麼感悟呢?
在這裡,你能看到積極向上、有觀點、有邏輯的內容,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