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桑樹的種植過程中,由於樹形的高度和支幹級次、樹冠位置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每種桑樹的特點以及栽培的適用條件也有一定的區別,在樹幹培養過程中也要採取不同的方式,以符合高效快速生產的目的。另外,在桑樹樹形培養時需要注意一些技術要點,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桑樹高產高質的要求,為桑農朋友增產增收服務。今天,止茶就和大家聊一聊,桑樹的樹形有哪些種類,有什麼特點,以及在樹形培養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希望給有需要的桑農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一、桑樹的樹形種類和各自特點有哪些?
1.高幹桑
當桑樹主幹高度達到1米以上,支幹級數達到4~5級時,我們一般稱之為高幹桑。實際上在生產過程中,很多高幹桑的主幹高度至少達到1.5米以上,所以看起來樹形比較高大,甚至部分枝條高過正常人的身高標準。從形態上來看,除了主幹之外,高幹桑還有4~5級的支幹,最後是枝條和樹冠。
高幹桑的主要特點是根系發達,能夠深入地表1米以下的深度,植株比較高大,樹冠開展,樹勢比較強健,枝葉繁茂。從單株產量上來講,高幹桑的產量比一般的桑樹要高出不少,而且桑樹的葉子成熟比較快,能夠適應快速的生產需要。高幹桑的樹齡以及盛產期比較長。其缺點在於桑樹的葉片比較小,培養的時間比較長,至少要4~5年才能真正成型,不利於農民快速建園投產的需求。另外一個方面,高幹桑由於枝條過高,採摘比較不方便,而且由於植株高大,不太適合密集種植。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難題,不利於機械化的作業,需要較多的人工勞動,效率不高。
2.中幹桑
中幹桑的樹形高度一般在70~150釐米之間,而其主幹的高度至少要達到35釐米,枝幹的級數保持在3級左右。相對於高幹桑來講,中幹桑的特點是高度比較適中,採摘管理相對比較方便,而且可以進行分散栽種,也可以進行成片栽種。在很多地區生產上都會採用中幹桑的方式進行種植,因為中幹桑的採摘年限和盛產年限也比較長。只不過中幹桑在樹形培養的時候,至少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管理方面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比高幹桑要相對簡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幹桑的樹冠根系生長也比較深,葉片比高幹桑大,但單株的產量沒有高幹桑多。
3.低幹桑
低幹桑的樹幹高度一般要求在70釐米以下,其主幹高度控制在20釐米左右,支幹的級數在2級。低幹桑是現代科學密植桑園最重要的一種栽培樹形。因為低幹桑的植株相對比較矮小,樹冠比較緊湊,培養樹形的時間一般只需要1~2年,相對技術比較簡單,管理起來比較方便。低幹桑是以密集種植,其單位面積產量高,對於土壤中的肥力要求比較大,但是樹齡以及桑葉的盛產期比較短。低幹桑根系短淺,樹勢容易衰敗。在種植過程中需要不斷的管理以及注意施肥和耕作。當然,低幹桑採摘比較方便,而且葉質富含水分蛋白質,勞動效率比較高,適合機械化作業。
4.喬木桑
喬木桑樹目前在生產上其實並不是特別多見,但是過去有很多傳統的喬木型桑樹遺留,有一些樹齡甚至高達百年以上。喬木桑的主幹比高幹桑還要更高一些,一般都要達到二米以上,整個樹冠和枝條的高度,可以達到十幾米甚至數十米。喬木桑的支幹級次很多,其特點就是單株產量相對比較高,樹冠開展,枝葉繁茂。除了人工專門培育的高大筆直的中心主幹以外,很多喬木桑都是野生狀態。而人工培育的牆壁上一般採取的是葉材兩用形式,桑樹葉片可以用來養蠶,而支幹可以用來製作木製品。
5.地桑
地桑又叫做無幹桑,其樹幹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0釐米以下,基本上是隨著耕作管理而全部埋於土中,地面上看不到主幹。在生產中,我們看到的形態一般是枝條直接從地面長出。地桑的栽植密度高,一年可以多次採收,這是它最大的特點。但是地桑的缺點比較明顯,因為地桑是從地面上長出來的,所以枝葉離地面很近,容易沾染泥土,汙染桑樹葉片。而且地桑的葉質比較差,目前大部分地區都很少採用地桑的方式來種植。只有在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桑樹生長期長的南方地區,才適宜種植無幹桑。
二、桑樹樹形培養要注意哪些問題?
雖然桑樹的樹形種類很多,但是其基本結構包括主幹和各級支幹以及樹冠三個部分。在培養樹形的時候,要注意這三者的結合,根據不同的桑樹樹形種類,採取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培育。具體來說,在桑樹樹形培養時要注意以下這些問題。
1.要適時剪條定幹
在桑樹樹形培養過程中,不管是主幹還是各級支幹,進行剪條定幹的時間都應該控制在早春桑樹發芽之前,但是也不能過早剪條。因為過早剪條的話,容易遭受到早春凍害的影響,不利於桑樹主幹和枝幹的生長,可能達不到預定的長度。如果過晚剪條的話,有可能導致桑樹冬芽萌發抽枝,造成儲存養分的無謂消耗。只有在適當的時間,也就是在早春2月底的3月初這段時間,對桑樹進行剪條處理,才能使新抽枝條有較長的生長時間,保證養分的積累,形成茁壯的樹形樹幹。
2.要注意剪定技巧
在桑樹樹形培養過程中,不管是培育主幹還是培育各級支幹,在剪條的時候都應該在預定部位處的節部側芽上方2~3釐米是動剪。剪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剪口平整,儘量不要破皮,也不要傷到冬芽,更不能留樁,否則的話井口不容易癒合,容易造成腐爛空心,最後導致樹形培養失敗。
3.要結合品種培養
桑樹的品種很多,對於不同的樹種其生長的特點有所區別,所以一定要根據桑樹品種特性來進行樹形的培養。比如說農桑14號、盛東1號、湖桑32號等都是發條能力比較強,潛伏芽多,能夠經受強度剪伐的樹形,所以在樹形培養的時候就可以將其培養成拳式樹形。但是火桑、雞冠魯桑等品種不能經受強度剪伐,所以只能培養成高幹無拳式樹形或者直接培養成喬木桑。
4.要控制採葉量
在桑樹的樹形培養期間,要保證足夠的營養供應,要讓桑樹根系能夠快速健壯生長,讓樹體更加茁壯。這就要求大部分營養都必須供給到桑樹的支幹、主杆以及根繫上,而減少葉片的養分消耗,所以不能過分地去採摘。一般在桑樹定植當年,哪怕是快速成園也應該儘量少採,到第2年的時候可以適當開採,但是必須保證每根枝條上至少要保持6~8片桑葉。另外要加強桑樹的培育管理,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加強土壤中營養水分的供應。這樣才能保證桑樹正常抽枝生長,使樹體壯健,才能按照計劃培養樹形,快速成園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