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0隨身WIFI成為網際網路關注的焦點。這個號稱「設置最簡單、最便捷的無線路由器」,顛覆了大家常見的「無線路由器」形象。比大拇指還小的造型,不但能夠帶來超級便攜的體驗,要是手頭有一臺聯網的電腦,還能通過這個迷你設備提供隨時的無線WIFI。
許多人認為360隨身WIFI非常貼心,為用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也有的人對它嗤之以鼻,認為這東西很「雞肋」,不如無線路由器功能強大,也不如自己的無線網卡AP功能實惠;還有人認為360隨身WIFI沒什麼新意,不過是一個定製的無線網卡。
那麼360隨身WIFI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們進行了拆機和驗證。360隨身WIFI體積很小,做工簡單。拆機也十分方便,一手捏住USB接口,一手捏住白色的機身,反方向拉動即可拆開。整體未使用一顆螺絲、一點膠粘。
360隨身WIFI拆機
360隨身WIFI USB接口
拆機後我們發現,360隨身WIFI之所以如此「迷你」,是有它的道理的。它的「核心硬體」——主板,充分利用了USB接口的「半個」空間,隱藏在USB接口內,這樣一來,可以說整機的長度就縮短了一半。
再讓我們來看它的主要晶片,我們發現最大的主要晶片已經被塗蓋上了一部分,不能完全看到晶片的品牌。但據經驗來看,應該是無線晶片廠商「Ralink」——雷凌的一款產品。是否如推斷所言,後面我們還要驗證。
360隨身WIFI晶片
360隨身WIFI拆機
360隨身WIFI尾部還有一片金屬「支架」,因為整個主板只是簡單的插在USB口內的插槽內,主板容易翹起錯位,有了這個「支架」,可以在尾部起到固定主板的作用。
360隨身WIF拆機
360隨身WIFI細節
但這個金屬「支架」,不僅僅起到固定主板位置的作用。細心的讀者,通過查看它在主板上的焊腳,應該可以推斷,這片金屬「支架」,還是這款迷你無線產品的「天線」,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驗證雷凌晶片:在一個沒有安裝360隨身WIFI驅動的電腦上,我們預先安裝一款硬體識別工具,啟用該工具的硬體檢測功能。然後插入360隨身WIFI,成功識別出360隨身WIFI的底層硬體,是雷凌2780無線USB網卡晶片方案。
360隨身WIFI被識別為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驗證:隨後,我們下載安裝了該晶片方案的無線網卡驅動,360隨身WIFI作為一款普通的無線網卡,在測試電腦上正常運轉。
360隨身WIFI無線網卡驅動安裝成功
360隨身WIFI正常運行
使用360隨身WIFI,我們成功接入了無線網絡,之後查看連接狀態,我們發現它的理論速率為150M,是一款典型的11n無線網卡產品。
360隨身WIFI工作原理
這樣,360隨身WIFI的工作原理我們就可以斷定了——它使用了無線網卡的AP功能。目前,在Windows平臺上,常見的無線網卡AP功能,基本都使用到了ICS。雖然我們在啟用360隨身WIFI的時候,沒有看到啟動ICS的提示,但我們通過外網連接的共享狀態,以及ICS服務驗證都可以證明,360隨身WIFI也使用了ICS。
驗證ICS:當安裝完成360隨身WIFI驅動,並插入360隨身WIFI,成功啟用無線WIFI共享之後,你會發現連接外網的網卡,網絡連接已經被設置成為連接共享模式,這是ICS共享連接的一個特點。
ICS服務被啟動
然後,我們打開Windows「服務」,找到Internet Conection Sharing(ICS),發現這個服務已經被開啟。
ICS服務關閉
ICS服務關閉360隨身WIFI出現異常
驗證ICS:此時,關閉「ICS」服務,你會發現360隨身WIFI已經不能正常提供WIFI服務。重新打開ICS服務之後,WIFI功能才會正常。
ICS全稱是Internet連接共享(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是Windows系統針對家庭網絡或小型的Intranet網絡提供的一種Internet連接共享服務。ICS從功能角度來看,可以看作NAT的一個子集,ICS和NAT不能同時使用。
編輯點評:
360隨身WIFI是什麼很重要嗎,重要的是360隨身WIFI給用戶帶來了什麼。360隨身WIFI看到了最終用戶的需求,無論是無線路由器還是無線AP,最終的目的只是提供無線WIFI。而另一方面,最終用戶卻被繁瑣的技術門檻阻攔,這時候,誰能提供最簡單最便捷的無線產品,誰就是勝利者。
無線網卡的AP功能,這是一個被無線廠商打入「冷宮」已久的技術,被360隨身WIFI拾起來,卻給所有的PC用戶帶來了簡單便捷廉價的無線WIFI。這給那些傳統的無線廠商可以說是上了一堂課,無線廠商是不是該想一想,還有哪些遺忘的寶藏,不要等到讓「外行人」挖走自己才知道重要。
360隨身WIFI雖然已經做到足夠的簡單,但是,據網友反映還有改進的空間。比方說,有的網友就建議,能不能把下載驅動這一步也省略掉呢?直接在硬體裡面集成驅動,做到徹底的即插即用。或許有心的無線廠商,可以憑藉自身的經驗優勢,從這個產品方向上做進一步的簡化,為用戶提供更簡單的無線WIFI,也未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