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劑的命名、分類及應用特性

2021-01-19 製冷百科

  一、製冷劑的分類


  按製冷劑的分子結構:分為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兩大類


  按製冷劑的組成:單一製冷劑和混合製冷劑


  按製冷劑的物理特性:高溫(低壓)、中溫(中壓)、低溫(高壓)製冷劑


  下表為按物理特性區分的主要製冷劑:


  二、製冷劑的編號命名


  按我國國家標準GB7778-1987規定了各種通用製冷劑的編號方法,等效採用美國 ANSL/ASHRAE34標準。標準中規定用字母R和它後面的一組數字及字母作為製冷劑的簡寫編號。R字母作為製冷劑的代號,後面的數字或字母則根據製冷劑的種類及分子組成按一定的規則編寫。


  1、無機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按序號700表示,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加上700就得出其製冷劑的編號;


  主要無級化合物見下表:


  2、滷代烴:


  滷代烴是飽和碳氫化合物的氟、氯、溴和衍生物的總稱,目前用作製冷劑的的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和環丁烷和衍生物。


  滷代烴的分子式通常為CmHnFpClqBrr;


  滷代烴製冷劑的編號原則:R後的第1位數以碳原子數量減去1,如果碳原子數目為1,可以不寫;第二位數表示氫原 子數目n加上1; 第三位數表示氟原子數目若化合物中含溴,則在後面增加字母B及溴原子數目,例如:CF3Br,編號為R13B1環狀衍生物的編號在R後加一個字母C,例如:八氟環丁烷C4F8,編號為RC318乙烷系製冷劑的同分異構體具有相同的編號,但最對稱的一種製冷劑的編號後面不帶任何字母,而隨著周分異構體變得愈來愈不對稱時,就附加小寫a、b、c等字母。


  下表所列部分製冷劑的分子式及編號


  3、碳氫化合物


  這類製冷劑主要有飽和碳氫化合物和非飽和碳氫化合物。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中甲烷、乙烷、丙烷的編號方法與滷代烴相同;丁烷的編號特殊,正丁烷編號R600,異丁烷編號R600a 非飽和碳氫化合物編號在字母R後第一位數字定為1,接著的數字編號與滷代烴相同。


  主要碳氫化合物分子式及編號


  4、混合製冷劑


  此類製冷劑包括共沸製冷劑和非共沸製冷劑。己經商品化的共沸製冷劑,依應用先後在R500序號中順次地規定;己經商品化的非共沸的製冷劑,依應用先後在R400序號中順次地規定;


  常見的混合製冷劑如下表:


  5、 其它各種有機化合物,規定按600序號編寫,其編號任選


  三、選用製冷劑時的性質因素


  1、製冷劑的熱力性質


  由於製冷劑總在兩相區或接近飽和狀態,在製冷設備的設計計算中,可查閱相關設計手冊;


  2、製冷劑的化學、安全和環境性質


  1)製冷劑的熱穩定性,在使用溫度範圍內不能分解


  2)製冷劑與水的溶解性,製冷劑當含水量超過水的溶解度,會出現游離水,當低於0℃時,結冰後堵塞節流機構通道;水溶解製冷劑後發生水解現象,生成酸性物質,腐蝕金屬材料,降低電氣絕緣性能。


  3)製冷劑與潤滑油的溶解性,


  製冷劑與潤滑油不互溶時


  優點:蒸發溫主比較穩定,同時在製冷設備中製冷劑與潤滑油分為兩層,因此易於分離;


  缺點:傳熱器的傳熱面上,會形成阻止傳熱的油膜;


  製冷劑與潤滑油互溶時


  優點:在傳熱表面不會形成油膜,潤滑油隨製冷劑一起滲透到壓縮機的各個部件形成良好的潤滑。


  缺點:溶解製冷劑的潤滑油的粘度會降低,相同壓力下的蒸發溫度會升高等現象。


  4)製冷劑對金屬和非金屬的作用,滷代烴類製冷劑在含水時形成酸性物質,能夠溶解銅,當沉積在高溫的鋼鐵部件上,會發 生鍍銅現象,影響部間的配合間隙、密封。同時,滷代烴易溶解天然橡膠和樹脂,所以選擇絕緣材料時應選用耐滷代烴的物質,如氯丁烯、氯丁橡膠、尼龍、塑料等材料 。


  5)製冷劑的電絕緣性,要求製冷劑應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能,在有雜質、潤滑油的存在會使製冷劑的電絕緣強度下降。


  6)製冷劑的安全性


  製冷劑的毒性問題國內尚未定出標準,一般引用按ASHARE34-92以毒性和可燃性定量的方法;


  7)環境性能指標,考慮製冷的ODP、GWP、大氣壽命等因素


  3、製冷劑的替代


  滷代烴以其優良的勢力學、物理、化學、安全性質,被廣泛應用於製冷、空調中作製冷劑,推動了製冷技術的發展。


  CFCs 類製冷劑對大氣的破壞作用:


  此類物質進入大氣層後,幾乎全部升浮到臭氧層,在紫外線的作用下,CFCs放出Cl-自由基,參與對臭氧的消耗,使臭氧層減薄或出現臭氧空洞。臭氧層的破壞,增加了太陽對地球表面的紫外線的輻射強度。根據測算,若臭氧層每減少1%,紫外線的輻射量將增加2%。紫外線輻射量的增加,使人的免疫系統受到破壞,抵抗力下降,皮膚癌、白內障等病患增多。並使全球農作物、水產減產;導致森林或樹木壞死,加速塑料製品老化;城市光化學煙霧發生的機率提高。


  同時,CFCs的排放也會加劇地球的溫室效應,CFC是加劇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和CO2一樣,穩定的吸收太陽熱,使地球平均氣溫上升,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加劇,危害地球許多生物,破壞生態平衡。在目前估計的氣溫變暖因素中20-25%是CFC作用的結果。


  為了保護臭氧層,國際社會於1985年和1987年分別制定了《維也納公約》和《關於消耗臭氧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對受控物質的範圍、限制和禁止使用的時間表做了具體的規定。我國於1991年6月成了《蒙特婁議定書》成員國,並於1993年制定了《中國逐步淘汰消耗臭氧物質的國家法案》,於2002年完全淘汰R11,2006年完全淘汰R12;


  採用對大氣臭氧層破壞能力小的HCFCs純製冷劑或由其組成的混合製冷劑,例如用產品中R22、R123、R142b等製冷劑,由於其仍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且加劇大氣溫室效應,它們只是過渡的替代物,最終還是會被禁止的。


  最終的解決方案是採用ODP值為0, 且GWP值也很小的物質作為製冷劑,例如R134a和R152a,以及近年來出現的混合製冷劑;


為滿足廣大用戶對製冷技術知識的渴求,製冷快報特別推出"製冷百科"(hvacrbk)公眾號為廣大用戶提供最專業、最全面、最前沿的製冷技術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製冷劑的種類及命名規則
    製冷劑是製冷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在製冷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製冷劑的選取,關係到系統的壓縮機,換熱器等等關鍵元器件的選型和裝配,現有流行的製冷劑多種多樣,有R22,R410A等等,他們各自的命名是按照什麼規則,從命名裡面可以看出他們什麼特性呢。
  • 常見製冷劑的ODP、GWP,安全分類
    製冷劑對全球環境的影響指標主要有臭氧消耗潛能(ODP)和全球變暖潛能(GWP);除了對環境的影響,製冷劑還應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 高、中、低溫製冷劑常識科普
    在之前,我們有介紹什麼是製冷劑,也陸續介紹了一些製冷劑的型號,命名,分類方法等。其實製冷劑還可以按照冷凝壓力、蒸發溫度的不同分為高、中、低溫製冷劑。常用高溫製冷劑介紹及應用我們常見的高溫製冷劑有 R-245fa、R-142b、R124,這類製冷劑適用於空調系統的離心式製冷壓縮機中。比如R124普遍應用於高溫空調系統中。
  • 常見六類製冷劑的命名方法
    常見六類製冷劑的命名方法  (1)無機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的簡寫符號規定為R7()。括號代表一組數字,這組數字是該無機物分子量的整數部分。下圖為一些製冷劑的符號舉例  (3)非共沸混合製冷劑  非共沸混合製冷劑的簡寫符號為R4()。括號代表一組數字,這組數字為該製冷劑命名的先後順序號,從00開始。  (4)共沸混合製冷劑  共沸混合製冷劑的簡寫符號為R5()。括號代表一組數字,這組數字為該製冷劑命名的先後順序號,從00開始。
  • R12、R22、R407C製冷劑特性
    R12製冷劑特性  R12製冷劑(分子式CFC,代號R12)雖然目前處於限制使用和逐淘汰名單中,但現在仍有大量中小型冷庫製冷沒備在使用,因而有必要了解其特性  (1)R12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   R22製冷劑特性  R22製冷劑(分子式CHF2Cl,代號R2)是現在中小型冷庫製冷系統主要使用的製冷劑,其特性如下:  R22在常溫下無色、無味、不燃燒、
  • 空調製冷劑的概念與分類
    在如今的生產生活中,空調成為了一種不可或缺的設備,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空調在使用過程中,由於長時間的運作,很容易出現一系列故障,尤其是空調中的製冷劑,很容易出現洩漏或注入過量的問題,這些問題給空調維修帶來了諸多阻礙,基於此種情況,在空調維修工作中,必須選擇科學的方法對製冷劑進行注入
  • 製冷劑有哪些分類?
    在壓縮式製冷劑中廣泛使用的製冷劑是氨、氟裡昂和烴類。  按照化學成分,製冷劑可分為五類:無機化合物製冷劑、氟裡昂、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不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和共沸混合物製冷劑。
  • 製冷劑R22與R134a的應用區別
    選擇一種合適的製冷劑替代物是十分困難的,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和進行全面評價,既要符合消耗臭氧潛能值(ODP)、全球變暖潛能值(
  • 常用製冷劑的特性
    R22應用範圍最廣,主要用途: 用於往復式壓縮機,使用於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移動空調、熱泵熱水器、除溼機、冷凍式乾燥器、冷庫、食品冷凍設備、船用製冷設備、工業製冷、商業製冷,冷凍冷凝機組、超市陳列展示櫃等製冷設備等。
  • 電阻型號命名方法 分類及主要特性參數等
    一、電阻的型號命名方法:  國產電阻器的型號由四部分組成(不適用敏感電阻)  第一部分:主稱 ,用字母表示,表示產品的名字。如R表示電阻,W表示電位器。  第三部分:分類,一般用數字表示,個別類型用字母表示,表示產品屬於什麼類型。1-普通、2-普通、3-超高頻 、4-高阻、5-高溫、6-精密、7-精密、8-高壓、9-特殊、G-高功率、T-可調。
  • 冷庫中R12、R22、R407C製冷劑特性
    r12R12製冷劑特性R12製冷劑(分子式CFC,代號R12)雖然目前處於限制使用和逐淘汰名單中,但現在仍有大量中小型冷庫製冷沒備在使用,因而有必要了解其特性(1)R12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無毒r22R22製冷劑特性R22製冷劑(分子式CHF2Cl,代號R2)是現在中小型冷庫製冷系統主要使用的製冷劑,其特性如下:R22在常溫下無色、無味、不燃燒、不爆炸。
  • 空調製冷劑有哪些分類?
    在壓縮式製冷劑中廣泛使用的製冷劑是氨、氟裡昂和烴類。  按照化學成分,製冷劑可分為五類:無機化合物製冷劑、氟裡昂、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不飽和碳氫化合物製冷劑和共沸混合物製冷劑。
  • 製冷劑的分類和適用範圍
    一、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白製冷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製冷工質,在南方地區又被叫做雪種。它是通過在製冷系統中的不斷循環和狀態本身的變化來實現製冷的。
  • 空調製冷劑具體分類與價格
    製冷裝置才能連續、穩定的向外界供冷,該循環工質稱為製冷劑。製冷劑,是製冷系統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東西,他的重要度就相當於人體中的血液,製冷系統中沒有了血液,那麼這個製冷系統就不能工作。在逆卡諾循環中曾指出,製冷係數的大小與製冷劑性質無關,但在理論和實際製冷循環中,製冷劑的物理特性對製冷循環的優劣有著重要的影響。
  • 製冷劑R22與R134a的應用有何區別
    選擇一種合適的製冷劑替代物是十分困難的,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和進行全面評價,既要符合消耗臭氧潛能值(ODP)、全球變暖潛能值(GWP)等方面的要求,同時還應考慮熱工性能、毒性、可燃性、相容性、投資和運行成本等。
  • 這些常用製冷劑特性,你了解嗎?
    1、常用製冷劑的特性1R717 (氨)◆ R717 氨:氨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中壓中溫製冷劑。氨的凝固溫度為-77.7℃,標準蒸發溫度為-33.3℃,在常溫下冷凝壓力一般為1.1~1.3MPa,即使當夏季冷卻水溫高達30℃時也不超過1.5MPa。主要應用於大型工業製冷和商業冷凍冷藏領域。
  • 常用製冷劑R22、134a、R404A、R407C、R410A的特性
    常用製冷劑R22、134a、R404A、R407C、R410A的特性  1.  R134a屬HFC類製冷劑,按當前的國際協議可長期使用。值得指出的是R134a的GWP(全球變暖潛能值)為1600,仍比較頭。  注:環境性能及指標解釋。  ODP表示製冷劑消耗大氣層臭氧分子潛能的程度。 GWP表示製冷劑對氣候變暖影響的潛能指標值。
  • 連接器的原理、類別分類與型號命名
    可分離性得以應用的另一個原因是可攜帶性和支持外圍設備的擴展。 另一方面,定義中的可分離性引入了一個額外的子系統間的界面,此界面不能引入任何」不可接受的作用」,尤其是在系統的特性上不能受電訊的影響,這些影響包括如不可接受的扭曲變形和系統間的信號退化,或者是通過連接器的電源損失,以毫伏損失計算的電源損失,將會成為功能性的主要設計標準,因此主機板的電力需求也將增加。
  • 幾種常用製冷劑的過冷製冷循環特性分析
    實現過冷的方法有多種,例如冷凝器內過冷,回熱過冷,過冷器過冷等,一般過冷度都較小,常常是3~10℃為了實現大幅提高單位製冷量和製冷係數,可以採用大過冷度的方法 其一是機械過冷方法(即:利用一個單獨的輔助製冷循環給主製冷循環的製冷劑液體過冷),其主、輔循環需要良好的優化匹配。其二是冰蓄冷的方法 電力低谷時機組用於製冰白天電力高峰時製冷劑融冰過冷。
  • 了解以下幾點,輕鬆掌握,空調的製冷劑和冷凍潤滑油的分類!
    前汽車上所使用的製冷劑有R12和R134a兩種。空調製冷劑R12會破壞大氣層中的臭氧層而導致溫室效應,所以已停止生產,R12將逐漸被R134a所取代。R22製冷劑在大、中型製冷壓縮機上使用。製冷劑在使用中應注意事項製冷劑R12遇到明火或與加熱的金屬接觸會分解產生有毒氣體,應防止其接觸過熱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