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聯這個牌子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他們的路由器,估計大部分人都用過,但是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普聯的路由器貌似從來都不會公布自己的參數,比如CPU、內存啊等等,那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他們的路由器參數不好看,所以不好意思公開嗎?其實不然,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具體原因。
作為驗證,有網友特地去官方專賣店諮詢,得到的回覆卻是不知道、沒有公布等等。
那麼,我們從多個角度來分析一下,TP-LINK的路由器為什麼不會公布具體參數呢?
首先TP-LINK是入局家用網絡最早的廠商,每一年的銷量巨大,在那個大家還在用2M、8M寬帶的年代,提供了低價好用的路由器,對於那個時候的網絡環境,硬體參數根本不重要,而且參數實在是太低端,為了多賣點錢,它們還經常換殼子,然後包裝成新款路由器,翻一倍的價格也一樣會有人買,猶如當年的諾基亞。
可是到了現在,200M\500M\1000M的寬帶越來越常見,家庭內部的區域網需求越來越高,加上聯網設備數量以前也就三四個而已,現在動不動就是十幾二十幾個的聯網設備,低端的路由器根本扛不住這種量級。TP-LINK之所以不公布,是因為參數實在不好看,也有一個原因就是「自信」,就是仗著自己是個元老級別的路由器廠商,反正不公布大家也都還是會買的,這就是自信,而且他針對的用戶,也是家裡設備數不太多的絕大多數普通家庭,但是人家的高端路由器,價格上千塊的,人家還是會公布參數的。
我們現在知道了,其實不公布參數的是低端的路由器,因為受眾人群不一樣,目標用戶也無需知道太多,更多信息對選購產品沒有一點幫助,反而會讓購買人群迷惑。但定位高端的產品就不一樣了,目標用戶肯定是掌握一些專業知識的,公布參數也可以讓目標用戶更好的選購,但發燒友的比例實在是太低了,所以我們很少看到有具體參數的路由器,非常的少。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路由器就是能連上上網就好,主要訴求是網絡穩定不掉線和信號好,其它根本不在意。我們不說什麼刷什麼梅林、openwtr之類的,就是WAN口和LAN口絕大部分人都搞不明白,後來華為等廠商就把這個取消了,可以混插,這點其實很人性化,但是發燒友是不會在意的。發燒友多數是不會關注TP—LINK的,現在高端發燒友都是私有雲上玩軟路由。
說到最後,其實不止是tplink,參數黨大多是年輕人,對數碼產品熱心或者有熱情。而購買者卻涉及沉默的大多數。對於沉默的大多數來說,參數並不是必要因素,甚至體驗都不是非常重要,能用就行,重要的是口碑和售後。
所以總結一下原因:
①TP不是一家依賴線上銷售的公司,線下有自己的渠道,而且銷量很好,銷售策略不同,所以不需要跟別人拼參數,99%的用戶並不關心參數,而性能怎麼樣,這麼多年下來了,有自己的口碑
②TP不像網際網路品牌,他們是做爆款,TP是廣鋪產品線的形式,可能存在配置差異不大,但價格存在巨大差異的問題,三個品牌MERCURY(水星),FAST(迅捷),TP-LINK需要有不同的品牌溢價
③其他人提到的版本問題,對於同一款產品,v1,v2,v3可能存在硬體上的更新,一般基於costdown策略,所以沒必要自找麻煩
④有一些方案可能用的公版方案,公布的話與其他品牌拉不開差距
⑤TP的研發和測試是過關的,即使硬體上差一些,調校出來的效果可能比其他牌子反而好一截,但是注重參數的人,不會在意這些,所以沒必要拿自己的劣勢去比別人的優勢。對於專業玩家,TP產品的板子串口基本都有預留,自己接一下,可查看log信息和刷機,都沒問題的。
路由器局限於使用場景,且屬於微電數碼,不像手機、計算機等需要非常注重自己的晶片處理器內存這些,所以也沒什麼人會去關注路由器的參數,不公布參數對於消費者來說還是好的,只要好用,口碑自然就來了,管他什麼處理器內存。所以我們不屬於發燒友的,不用特地去給自己添加選購煩惱,看好口碑和實際體驗買就可以了,不用特地去詢問具體的配置參數。
那麼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知道你家的路由器是什麼參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