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海上生態賞鷗 兼具地質、人文風光(圖)

2021-01-14 華夏經緯網

馬祖是賞燕鷗、黑尾鷗的好去處。(馬祖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每逢5至8月期間,燕鷗等候鳥抵達馬祖繁衍後代,正是到馬祖賞鳥的時刻,臺「交通部觀光局」馬祖風景區管理處持續主辦「2013生態賞鷗暨海上看馬祖」之旅,將於7月1日由南竿的福澳碼頭啟航,除了在燕鷗保護區附近賞鳥之外,航行沿途還可觀賞到馬祖當地獨特的花崗巖地質景觀,從海上欣賞到北竿芹壁傳統的閩東式建築與聚落等,旅程兼具賞鳥、地理、人文與戰地風光,機會難得。

    馬祖風景區管理處處長谷永源表示,過去幾年馬管處所舉辦的生態賞鷗行受到民眾高度支持,今年海上看馬祖活動特別邀請鳥類及地質專家規劃航行路線,繼續推出讓民眾用不同的角度欣賞燕鷗生態與地質景觀;另外,2013生態賞鷗暨海上看馬祖活動,已榮獲「交通部觀光局」列入臺灣地區觀光年曆上所推薦,是馬祖地區首獲列入的專屬夏日限定行程。

    馬祖列島海域中豐沛的海產,是飛翔天空的海鳥們的覓食寶地,每年翩然飛來的嬌客們,多在馬祖無人島礁上築巢繁殖,「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包含東引鄉、北竿鄉、南竿鄉、莒光鄉等八座島嶼,主要保護鳥類包括白眉燕鷗、蒼燕鷗、紅燕鷗、鳳頭燕鷗、黑尾鷗、巖鷺、叉尾雨燕等,尤其是被稱做「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已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英國BBC電視曾作報導,登上世界鳥類的研究舞臺。

    參與「生態賞鷗暨海上看馬祖」活動的民眾,將以不同的視野角度揭開戰地的神秘面紗並重新認識馬祖,為避免幹擾燕鷗,船舶將保持在燕鷗生態保護區外100公尺航行,隨船解說員帶領大家認識燕鷗的種類,了解燕鷗的生活型態,也會針對馬祖特有海蝕地形及傳統閩東式建築與聚落為遊客作說明。

    「2013生態賞鷗暨海上看馬祖」活動,將於7月1日至8月31日每周一、三、五早上舉辦(出航視天候及海象而定),每次航行時間約2小時,各航次名額有限,欲參與活動的民眾請於舉辦日上午9點前往南竿福澳港候船室旅客服務中心櫃檯報到,每人費用為250元新臺幣,每航次為45人,額滿為止,可現場繳費報名。

 

來源:《聯合報》

 

責任編輯:徐亞旻

相關焦點

  • 馬祖海上生態賞鷗 兼具地質、人文風光
    馬祖是賞燕鷗、黑尾鷗的好去處。(馬祖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每逢5至8月期間,燕鷗等候鳥抵達馬祖繁衍後代,正是到馬祖賞鳥的時刻,臺「交通部觀光局」馬祖風景區管理處持續主辦「2013生態賞鷗暨海上看馬祖」之旅,將於7月1日由南竿的福澳碼頭啟航,除了在燕鷗保護區附近賞鳥之外,航行沿途還可觀賞到馬祖當地獨特的花崗巖地質景觀,從海上欣賞到北竿芹壁傳統的閩東式建築與聚落等,旅程兼具賞鳥、地理、人文與戰地風光,機會難得。
  • 馬祖「藍眼淚現象」CNN列為世界15大奇景之一
    馬祖的棲息草地、落葉,象徵土地的健康無毒、無光害,東莒黃緣雌光螢與北竿雌光螢為馬祖每年春季的生態旅遊揭開序幕。每年7月至10月生態賞鷗暨海上看馬祖活動,是馬祖最具特色的生態旅遊,從北竿橋仔港出發,沿途可欣賞馬祖沿岸獨特的地質景觀,海上無人島週邊海域及東引安東坑道旁懸崖峭壁附近,飽覽各種燕鷗滿天飛舞的海天一色。還有臺灣唯一,世界第二,媲美法國的方塊海。
  • 行走臺灣:邂逅馬祖「藍眼淚」(圖)
    行走臺灣:邂逅馬祖「藍眼淚」(圖) 2015-06-18 09:01:29不過,馬祖「藍眼淚」僅在春夏交替時節出現,不確定因素很多,想一睹「芳容」,不只季節、風向、地點要對,還需要一點好運氣。  有趣的是,除了「藍眼淚」,在馬祖的沙灘上也能踩出「藍腳印」。這並非夜光藻使然,而是俗稱為「星沙」的介形蟲。介形蟲被踩到,因為驚嚇而發出藍色光芒,顏色與「藍眼淚」相近,也常和「藍眼淚」一同出現。  馬祖列島本身就是「海上桃花源」,又被稱為閩東之珠。
  • 七月遊馬祖 看燕鷗滿天飛圖
    年年飛到馬祖交男女朋友、生小寶寶的燕鷗群,現在陸續飛抵馬祖。馬祖國際風景區管理處宣布,馬祖燕鷗季7月1日開鑼,至9月底結束。想要看燕鷗群在空中盤旋,得把握機會。 馬祖列島共有36座大小島嶼,1998年馬祖向「農委會」申 請將8座無人島劃為「燕鷗保護區」後,因禁止登島獵捕鳥類、撿拾鳥蛋等措施的實施,到馬祖棲息的鳥類大增,每年約有上萬隻的鷗科鳥類到此求偶、繁殖。
  • 馬祖絕美浪漫的特產 季節限定海上奇景藍眼淚
    馬祖,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在抗戰時期由一個純樸的漁村,突然轉變成了軍事重地。事過境遷,馬祖慢慢重現純樸漁村的風貌,旅人們有為了戰地風光的洗禮,有為了閒適氣氛的浸染,來到馬祖體驗這份帶有衝突的美感。    而你或許不知道,馬祖還有一個絕美浪漫的「特產」——俗稱「藍眼淚」的海上奇景,沒有親眼看過總讓人難以置信!
  • 一生必去的臺灣自然景點:馬祖「藍眼淚」奪冠
    北竿馬鼻灣沙灘的藍眼淚(王樹欽供圖)芹壁群落東快記者林娟/文李劍準/圖手輕輕滑過水麵,漆黑中泛起一片藍光,搖櫓仿佛置身銀河星空戰地坑道密度世界之冠除了閩東式聚落,島上四處可見坑道,碉堡、炮臺等戰地風光。據介紹,馬祖的戰地坑道密度世界之冠,至少有256座以上,而且每個坑道的特色都不一樣。如北海坑道水道呈「井」字形交錯,水道長有640公尺,全靠人力一瓦一塊打造完成,共有2萬多人歷經820個工作日完成。陳如嵐說,他最愛馬祖的簡單、寧靜及人情味。
  • 馬祖將成為島內鯨類生態研究聖地
    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教育基金會王愈超博士日前在馬祖海域鯨豚生態資源調查報告中指出,馬祖是臺灣首次能從陸地看到露脊鼠海豚的地方,對鯨類生態研究工作來說,馬祖絕對是個重要的研究聖地。  「中央社」今日報導,為了解馬祖海域鯨類生態資源,由王愈超率領的研究團隊去年首先在南北竿島尋找適合進行陸地觀察的地點,共挑出十處瞭望點,南竿七處,北竿三處,觀察過程以裸眼搜尋海面,並使用七倍與十倍的雙筒望遠鏡輔助觀察,總共觀察三十個梯次,共計二十三點九七個小時,目擊十三次鯨豚出現,所有目擊的鯨種皆鑑定為露脊鼠海豚,估算所有目擊的露脊鼠海豚數量共十五頭。
  • 到海灘賞夢幻「藍眼淚」 系金門、馬祖旅遊特色產品
    來,到海灘賞夢幻「藍眼淚」系金門、馬祖旅遊特色產品,4月下旬至5月為觀賞高峰期到金門、馬祖可以一睹這樣的奇觀。日前,金門爆發了「藍眼淚」,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不少旅遊企業則開始籌劃此類觀光產品。記者了解到,「藍眼淚」的爆發期在4月-8月,已成為金門、馬祖旅遊的特色產品之一。夜晚時分,海浪輕輕拍打著沙灘,捲起藍色螢光,從遠方眺望,還能欣賞到夢幻的螢光藍海岸線。馬祖有著名的坑道藍眼淚。
  • 馬祖縣長楊綏生:馬祖要做福建「後花園」
    自2009年擔任馬祖縣長以來,楊綏生一點都沒有變,他依然淳樸,而且醫者氣質很明顯,言語中充滿了人文關懷。昨日,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這位縣長也絲毫沒有空話,尤其聊起馬祖發展大計,句句都是情真意切。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讓邊陲馬祖與世界多了聯繫導報記者(以下簡稱「記」):當馬祖縣長這幾年,您覺得馬祖的變與不變是什麼呢?
  • 房山區探秘「史前溶洞」,賞自然生態地質奇觀
    為全面記錄展示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景區地質遺蹟和地質風貌,11月,組織多位攝影愛好者來到位於房山區河北鎮的石花洞,拍攝景區內的地質景觀、美麗風光、人文活動。 石花洞,又稱十佛洞,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南車營村,距離城區50公裡。
  • 定位頂級風光攝影市場 PHASE ONE XT實拍圖賞
    2019年9月10日,飛思在北京市798藝術區發布了全新的XT相機系統,該相機系統基於Infinity平臺下的IQ4 150MP、IQ4 150MP Achromatic與IQ4 100MP Trichromatic數碼後背所打造,旨在將便攜設計與高畫質結合,將最優質的光學鏡頭,基本觀景式相機控制項融入整個系統之中,主打風光攝影等外拍攝影
  • 馬祖印象:故事館·民俗文物館·漁村展示館
    到馬祖,看什麼?除了聲名在外的北海坑道、八八坑道、芹壁聚落,不為人知的場館也值得一看:馬祖故事館、馬祖民俗文物館、橋仔漁村展示館。因為,這裡有馬祖的歷史源流、文化履痕和情感記憶。  報社裡的「馬祖故事館」  記者隨媒體採風團一到馬祖,第一站安排的不是景點而是馬祖日報社。
  • 臺灣馬祖「藍眼淚」季節已至 首波小量現蹤東莒(圖)
    中新網3月28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馬祖2019年「藍眼淚」第一波到了。目前小量現蹤東莒,3月27日晚「追淚團」看到岸礁、碼頭水清澈的地方,有微微發光的「藍眼淚」。
  • 馬祖驚現「藍眼淚」奇觀 沙灘能踩出「藍腳印」
    馬祖驚現「藍眼淚」奇觀 沙灘能踩出「藍腳印」 Rare 'blue tears' appear at Matsu Islands  據了解,每年約4至5月出現的藍眼淚,在馬祖直到現在都還看得到。30日晚間9點左右,在馬祖遊客中心前的大漢據點周遭海面,出現點點藍光,隨著海浪拍打在岸邊,螢光色亮點不斷出現,漆黑的海面上,仿佛出現閃爍流星。原本預計只出現兩至三周的馬祖特產「藍眼淚」,竟然到夏天都還看得到,連馬祖人都忍不住感嘆,今年藍眼淚出現期間超過三個月,令人驚喜。
  • 以「山」為名的博物館,兼具互動感和趣味性,遊客大呼過癮
    很多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博物館,天柱山同樣也有,成為潛山市唯一一個集專業教育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地質博物館。進入博物館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多媒體雙面環形屏幕,內屏不斷地滾動著關於天柱山的風景圖,將雄奇靈秀的自然風光展現得淋漓盡致。
  • 馬祖星沙大爆發 發光"藍眼淚"醉倒網友(組圖)
    4月底不止臺灣本島的螢火蟲閃閃發光,外島海濱也出現俗稱「星沙」的介形蟲奇景,海面上發出幽幽藍光,是讓網友驚豔的「藍眼淚」、「海上螢火蟲」,沒親眼看過,真讓人難以置信! 海裡的介形蟲小得肉眼難辨,可能因為蟲本身食用了某些螢光元素,所以會發出像冷光面板一樣的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