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谷歌地球的高清衛星影像數據都來源自哪裡?
我們都很熟悉BIGEMAP上的谷歌地球,它是由谷歌開發的虛擬地球儀軟體。無論是工作應用、還是教學演示、亦或是個人出於好奇查看衛星影像以及歷史影像,谷歌地球都必不可少。
那麼,我們在軟體上看到的谷歌地球的衛星影像,都是怎麼來的呢?
一、谷歌地球的開發歷史
美國著名的賽伯朋克流科幻作家尼爾·史蒂芬森,在他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裡,曾描述虛擬地球這樣一個場景,這是創立谷歌地球技術原型的Keyhole公司當時的靈感來源。
20世紀90年代末,Keyhole公司成立,隨後他們集合了技術和數據,推出Keyhole EarthViewer。這款軟體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大量地使用。
2004年,Keyhole向谷歌創始人展示了他們的軟體,同年10月,谷歌正式收購了Keyhole,並在2005年推出了谷歌地球第一個版本,谷歌地球3.0。
▲谷歌地球的版本更新沿革
二、谷歌地球的衛星影像數據都來源哪裡?
1.谷歌地球上拼接而成的衛星影像
為了保證衛星影像清晰、並且沒有雲層遮擋,谷歌地球的工程師想出集合衛星圖像,挖掘數百萬TB文件,將高清的衛星影像拼接在一起。
而這些拼接的地圖數據,谷歌地球的官方文檔明確標明,是來源於發射衛星的提供商和平臺的大量衛星影像,以及飛機上拍攝的航空影像:
比如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國航天航空局這些機構;而不是我們認知中,由衛星直接拍攝地面影像並傳輸回地面。
因此,這些衛星影像不具備實效性、看不到實時變化;並且,由於數據眾多,衛星影像的質量也各不相同,就容易導致影像的錯位和扭曲。(所以不要問為什麼不能天天更新,為什麼更新這麼慢)
2.谷歌地球的衛星影像提供商
國家與城市的衛星影像,我們定位到國內外的衛星影像,各個地圖來源提供商都盡不相同。
將地圖縮小,可視範圍變大時,圖像由多張航拍圖拼接而成。影像來源有美國國家海洋與氣象局、美國宇航局、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等等。
而放大到某一地區到最大:比如國內的成都,衛星影像提供商都是美國Maxar;
國外的美國紐約、日本東京,顯示的衛星影像來源有陸地衛星、哥白尼計劃和日本ZENRIN公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