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引起的海平面升高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嚴峻問題
數據資料表明近15年來氣候變暖引起海平面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海水升溫的熱膨脹效應(約貢獻42%),陸地冰川融化(約21%),格陵蘭冰蓋消融(約15%),和南極冰蓋消融(約9.5%)。其他原因還包括地下水位降低和地質沉降等
預計到205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至少超過0.5m,這將導致目前3億以上人口居住的陸地被洪水淹沒。而如果南極洲、格陵蘭島以及陸地冰川的所有冰全部融化,全球的海平面將上升約70米
格陵蘭和南極冰蓋融化速度比上世紀90年代快了六倍。雖然目前格陵蘭冰蓋消融對全球海平面升高的影響更多,但近年來觀測南極冰蓋變化的研究發現實際上南極冰川正以極快的速度消退。因其巨大的體量,南極冰川融化對海平面升高的影響要遠大於其他冰川的總和
南極冰蓋約佔世界冰川總量的86%(格陵蘭冰蓋約佔11%),南極洲的巨大冰原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最大厚度達4000米以上,總體積2450萬立方千米,單是南極洲冰蓋全部融化,就足以使全球海平面升高60米
南極洲冰蓋可劃分為面積較大的東南極冰蓋與較小的西南極冰蓋。世界氣象組織的資料顯示,近年來南極西部冰蓋的融化尤為明顯,其中,派恩島冰川和斯維茨冰川最令人關注
2011年NASA衛星拍攝的南極洲西部派恩島冰川巨大冰架斷裂的圖像
2013年10月 南極西部斯維茨冰川融化的照片
2018年 航拍 南極洲西部 派恩島冰川巨大冰架的斷裂
2018年 航拍 南極洲西部派恩島冰川巨大冰架的斷裂
2018年 航拍 南極洲西部派恩島冰川巨大冰架的斷裂
派恩島巨大冰架斷裂
長期以來,氣候學家認為東南極冰蓋是相對穩定的。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它比預期要脆弱的多。2019年9月,南極東部埃默裡冰架一塊面積超過大倫敦地區的冰川斷裂脫落,形成編號為D28的冰山
D28冰山面積達1636平方公裡,超過大倫敦地區面積。這是南極東部冰蓋50年來最大的一次冰架斷裂
冰架斷裂一般是從下部開始,由於上層溫暖的海水逐漸侵蝕冰架前緣,引起冰架抬升、崩解斷裂形成漂移冰山。
2018年自然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僅在1992至2016年間,南極洲因冰川融化已經失去了2.71萬億噸的冰
填滿一個標準的奧林匹克遊泳池需要2500噸水,每1秒鐘南極洲融化的冰就能填滿三個奧林匹克遊泳池,而每40個小時,南極洲融化的冰將達到10億噸,可以填滿40萬個標準遊泳池。圖中是40萬個標準遊泳池和紐約中央公園大小的對比
如果南極洲、格陵蘭等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70米後,世界海岸線將會變成什麼樣?哪些地區將會沉入海底?以此為背景,2013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就為我們勾畫出一幅那時的地球家園模樣
亞洲:目前6億中國人居住的土地將會被洪水淹沒,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香港等城市。孟加拉國大部分國土以及印度大部分沿海地區包括孟買、加爾各答也會被淹沒。 日本的命運也將是災難性的,被淹沒的地區包括東京灣、瀨戶內海沿岸等當前大部分人口居住的地區。 東南亞包括胡志明市的湄公河三角洲下遊地區和曼谷地區將消失在海平面下,柬埔寨西南部的豆蔻山脈將成為一個海島
北美洲:美國、加拿大東南部和墨西哥的大西洋(包括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連同佛羅達將消失。太平洋一側加州舊金山地區的群山將變為一連串島嶼,加州肥沃的中央谷地將變成一個大海灣
南美洲:南美洲北部亞馬遜盆地大片地區將成為大西洋的內海。南部巴拉圭河、巴拉那河,烏拉圭河流域包括布宜諾斯艾利斯、烏拉圭沿海地區和巴拉圭大部分地區將被淹沒
歐洲:倫敦、聖彼得堡、威尼斯、阿姆斯特丹這些已經與海平面上升進行長期拼搏的城市早已向大海投降,成為歷史書裡的名字。日德蘭半島將僅存幾個島嶼。裏海將與黑海連成一片,面積成倍擴大
非洲:與其他大陸相比,非洲大陸在這場災難中失去土地比例明顯要少很多,主要分布在西非沿岸和北非地中海沿岸,開羅和亞歷山大將淹沒在地中海下
澳洲:目前五分之四澳大利亞人居住的沿海地帶將會被淹沒,內陸乾旱沙漠地區將出現一個新的內陸海
南極洲:由於南極洲西部冰蓋下的基巖大部分低於海平面,在冰川融化後這裡絕大部分將被海水淹沒
全球變暖並不簡單是由溫室氣體引起,其他重要因素還包括大氣組成成分及濃度變化、板塊運動、地球軌道的變化、太陽系在銀河系中位置、太陽活動周期的變動、造山運動等
現在我們的地球仍處在全新世的間冰期,地球溫度和12.5萬年前最後一次間冰期一樣,而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要高4-6米
現代社會諸多的焦慮可能源於人類經歷過漫長苦痛後對文明世界的眷戀與不舍,我們普通人能做的或許就是過好當下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