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是一首最偉大的詩,但當觸及到結了痂的創口時,它卻是劇烈的痛楚。——岡察洛夫
人們通常認為當我們在回憶某事時,大腦中的記憶會像放電影一樣把想到的東西展示在眼前。科學證明並非如此,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心理學教授巴特利特主持的「幽靈戰爭實驗」表明,人類的記憶其實只能記錄下關鍵點,隨著時間推移,記憶中的過程部分會變得愈加模糊甚至消失。
人們也一直堅信真實的記憶不會欺騙大腦,但早在上世紀80年代,許多在美國產生的冤案證明,如果司法機構通過誘導性方式對犯人進行不間斷審問,簡而言之就是有罪推導,久而久之會在被告人腦中植入虛假記憶。
在當時全美的100件冤案中,有60多件就因人為誘導性記憶篡改所致,被告人明明沒有犯案,可長時間被已:「你是怎麼……」、「你在某地……做了某事所以……」、「你為什麼要……」的提問方式所誘發記憶過程中的自動填補機制,從邏輯上摧毀了真實的記憶關鍵點,促使悲劇發生。
同時,因為記憶錯亂引起的心理疾病屢見不鮮,如電影《斷裂(Fractured)》中男主角以前是名酗酒狂徒,因一次酒駕導致前妻身亡。好了傷疤忘了痛,幾年後又因在公路上酗酒與現任發生爭吵,慘劇再度發生,年僅3歲的可愛女兒和他老婆因為男主的衝動見了上帝,這一連串的打擊使男主精神徹底崩潰,導致大腦保護性記憶扭轉,產生幻覺註定了悲劇式的片尾結局。
有趣的是,這類真實的大腦機制到遊戲中則會更加直接,如在使命召喚17的單人劇情中,玩家所扮演的主角其實是一名敵對勢力成員。中情局通過注射秘密藥物,徹底改變了主角的某段記憶使其認為自己是中情局一員,但在隨後的一系列任務行動中,逆天的陰謀浮出水面……
更有甚者,將記憶與科幻徹底融合。比如最近被惡性BUG與主機優化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的賽博朋克2077。遊戲中的超夢模式便是很好的例子,簡單來說這個設定和我們的記憶密切相關,它通過數字記錄,由固定設備轉入神經系統,讓使用者完完整整地開始一場虛擬之旅,包括內在感情,感官刺激,思想與記憶混合等體驗。
顯然,這些與記憶緊密結合的遊戲概念,已成為國外3A遊戲的專利,但其實國漫手遊中也有此類表現不俗的作品。《末世覺醒之入侵》便是當中的佼佼者。
遊戲故事發生在主角意識世界內,在這裡,因為一場實驗,導致人工智慧異變,摧毀了整個文明發展進程。只有主角的自我「覺醒」才能結束這場夢境,玩家扮演的角色通過網絡,侵入了主角的思維,在這個艱苦的環境中,通過與環境、人工智慧、以及與主角的意識投影一起面對困境,不斷進行抗爭,從而讓主角認識自我、反省自我,走出自己的幻想,迎接新生活的歷程。
如此燒腦的科幻劇情手遊時所罕見,而原作第二季動畫《末世覺醒之溯源》已在騰訊視頻獨家首播,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一探究竟。
記憶,這個如此神奇的功能或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特性。當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重合時,眼見真的為實麼?
由上海晁圖網絡發行,騰訊視頻正版授權以同名動漫改編的科幻廢土mmo手遊《末世覺醒之入侵》很快將與大家見面,現已開啟全網預約!
【來源:末世覺醒之入侵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