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的內地市場可謂是青黃不接,國產保護月之後國產片持續乏力。幾部進口大片依次上映後,周五大盤環比大漲超過兩倍,單日分帳票房也回升至1.62億,周六,內地大盤報收2.44億,相比周五1.73億的成績大漲41%,市場開始回暖。
(數據來源於藝恩網)
本周有多部影片開畫,名列票房榜的分別有《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刀劍神域:序列之爭》、《看不見的客人》、《會痛的十七歲》,只有最後一部是國產影片。本周上映的其他國產影片,《初戀日記》、《旗袍先生》、《紋身師》、《阿婆的檳榔》等票房紛紛撲街,國產影片乏力明顯。
截止9月17日19時,《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取得3.77億票房;雖然備受衝擊,但《蜘蛛俠:英雄歸來》仍然斬獲6.82億,超越《超凡蜘蛛俠2》5.85億的紀錄,成為內地最賣座的「蜘蛛俠」電影。
《刀劍神域:序列之爭》取得3.92億票房;《看不見的客人》獲3億票房;新片上映後《敦刻爾克》再受衝擊,票房增長緩慢,共計3.32億。
《戰狼2》繼續發力,新片入市之際成功反超《敦刻爾克》成為唯一一部單日票房前五的國產片,累計票房56.45億;《會痛的十七歲》票房黯然失色,共計602萬。
自9月15日開畫以來,《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便位居單日票房冠軍,兩日均保持1億多的票房增長速度。《猩球崛起》(2011年)和《猩球崛起:黎明之戰》(2014年)的內地票房分別為2.08億和7.07億。
前作成績斐然,《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並沒有狗尾續貂被製作成一部淺薄的狂轟濫炸的商業大傻片,而是通過對人性、獸性具有獨特視角的探討製作出一部寓言大片。
憑藉著口碑和製作,《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成績輝煌,目前已經超越《猩球崛起》的紀錄,並大幅超越《猩球崛起:黎明之戰》2.8億同期成績,有望成為該系列在內地最賣座的作品。
日本動畫電影《刀劍神域:序列之爭》曾兩日位居單日票房季軍,該片改編自劇場版輕小說《刀劍神域》這個超級IP,無論是漫畫還是TV版都擁有大量粉絲,年初之際在日本及海外上映後就獲得了33.5億日元的超高票房。
影片講述了桐人、亞絲娜和同伴們使用新一代AR裝置奧格瑪,參加了一款名為《序列之爭》的遊戲的冒險經歷。在親情、友情、愛情交織的故事線中體味形形色色的角色,通過動畫的劇情引發人們對「科技入侵生活」的思考。
西班牙影片《看不見的客人》是一部燒腦的犯罪懸疑片,截止9月17日19時位居單日票房季軍。該片由西班牙導演新秀奧裡奧爾·保羅執導,講述了企業家艾德裡安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被捲入一樁謀殺案中,為了洗脫罪名,他請來了金牌女律師維吉尼亞為自己辯護的故事。
奧裡奧爾保羅目前只有兩部導演作品,憑藉處女作《女屍謎底》拿了戈雅獎的最佳新人導演獎。新作也不差,採用室內推理和套層結構剝離出謊言和真實,又運用全知視角和罪惡凝視完成了身份轉換,也難怪豆瓣評分高達8.7了。
《會痛的17歲》改編自饒雪漫系列小說《我不是壞女生》,由彭發執導,徐嬌、胡夏、魯諾領銜主演,王力宏、蔡卓妍特別出演,講述了一個患有先天性痛覺缺失症,同時又酷愛二次元的女孩因為相信星座的預言,命運開始逆轉的勵志故事。
青春愛情電影曾經大火,卻缺少內涵,越來越多的觀眾都在漸趨理性,再加上同期優質大片層出不窮,《會痛的十七歲》票房堪憂。
國產保護月一過,國產影片就被進口大片實力碾壓,這與我們的電影製作有很大的關係。觀眾眼睛雪亮,越來越懂得分清影片的優劣,不走心沒水準的作品只會拉低中國電影製作,更會讓觀眾對中國電影失去信心。
即將來臨的國慶黃金檔競爭激烈,僅9月22日單日就有共計18部院線電影上映,包括引進影片《王牌保鏢》和《驚天解密》。
《王牌保鏢》是一部動作喜劇電影,由派屈克·休斯執導,瑞安·雷諾茲、塞繆爾·傑克遜、莎爾瑪·海雅克、艾洛蒂·袁等主演,講述了職業殺手為了解救妻子自願成為法庭審判一名超級罪犯的關鍵證人,卻在途中遇上多年的死對頭而發生的冤家聚首的故事。
《驚天解密》是一部反恐動作片,由麥可·埃普特執導,奧蘭多·布魯姆、勞米·拉佩斯等聯袂主演,講述了中情局女特工陷入騙局,導致倫敦面臨生化襲擊的故事。一眾好萊塢戲骨同臺飈戲,不可謂不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