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就像一把刀,必須輪番在三塊石頭上打磨

2021-01-15 騰訊網

華夏時報網

本報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

「我不是山藥蛋啊!」 王祥夫認為小說是有腔調的,因為生活在山西,很多人都以為他的小說也是「山藥蛋派」,其實他是東北人,小說的風格腔調也不是「山藥蛋派」。「寫長篇的時候,我還會畫一張地圖在那裡,我想像我的人物是怎麼在各個季節裡穿梭往來於我給他們安排的紙上世界裡。想像的地域,加上想像的季節,很重要的一點是這個季節的顏色和香氣,比如正在開放著玟瑰或者是芍藥?」王祥夫最欣賞的小說腔調是,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的作品,正因為他對傳統文化的摯愛,因而在創作上追求回到現實主義,回到民族傳統中去。

王祥夫總是以一個說故事者的身份,注視著他所生活的社會,而後將故事以簡約、精確的敘述方式,將讀者帶進故事人物的心靈世界中,去分享那或悲或喜的生命經驗。王祥夫擅長在邊緣人物的生活裡尋找生命最根本的意義、最初的感動和最後的憤怒,而他最出色的是他那畫龍點睛般的收尾。

在那個「掙工分」的年代,農村勞動婦女王桂花不巧被一隻水稻田裡的螞蝗叮上了,而且竟然是鑽進了她的隱私部位。備受折磨的王桂花和丈夫用各種辦法都沒能把螞蝗弄出來,由此引發了一連串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後來她的公公想出用紅燒肉引誘螞蝗的辦法,但是在那個物資十分緊缺的年代,桂花說什麼也不肯將家人都捨不得吃的紅燒肉給了螞蟥。就在公公從赤腳醫生那裡找到新辦法的同時,桂花卻已經使用了農藥來殺螞蟥,她難受得在地上滾來滾去。螞蝗死了嗎?桂花會不會死?她到底有沒有懷孕?前一秒你可能還覺得故事和人物很可笑,那些愚蠢的行為在今天看來,簡直是一個笑話,但是桂花為了節省下一碗肉,竟然往身體裡灌了農藥,你的心就一下子揪緊了。王祥夫的小說往往都是在收尾後才開始波瀾蕩漾的。

《勞動婦女王桂花》(廣西師大出版社)是王祥夫的最新短篇小說集,收錄了《懷魚記》、《傷心蘑菇》、《發愁》、《勞動婦女王桂花》、《卟的一聲細響》等12篇短篇小說,既有表現農村現實生活和農民生存狀態的作品,也有展示市井平民生活的題材,它們都體現了作者慣有的創作態度:對生命的真切關懷,對底層飽含愛意的溫情關注。

與之前出版的作品相比,新書《勞動婦女王桂花》延續了王祥夫小說的一貫風格:雖然採用傳統的敘事方式和白描手法,但能以設置錯綜複雜的人性矛盾來顯現;看似普通的生活事件,在小說裡能收放自如,留給讀者更多的想像與思考。無論是從故事的選取、切入、表達方式還是語言運用,每個故事,都會觸及人性的琴弦。

評論家程紹武認為,《勞動婦女王桂花》的名字非常接地氣,又很有畫面感和衝擊力,讓人印象深刻。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懷魚記》裡的老喬桑,這個小說給人的命運感很強,而且自始至終貫穿著雄厚的『氣』,故事雖然荒誕可笑,但卻讓人覺得真實可信、有說服力。」

世上的各種事情裡,只有寫作讓王祥夫覺著有神聖的味道在裡邊, 「文學只能是文學,文學不是故事,不是哲學,文學是藝術,文學不能與文學無關」。他搞收藏、畫畫和寫作,但只有在寫短篇小說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是藝術家。因為,短篇小說既是作家的藝術,也是讀者的藝術,是作家和讀者最私密的溝通方式,是作家與讀者最近距離的交流。

「我是個喜歡柴米油鹽的人,小說其實就是生活,吃吃喝喝都在裡邊,我和朋友們去吃飯,也許我會記住那天晚上的菜單,或哪個讓我喜歡的菜,然後你也許就有可能在我最新的小說裡看到這些菜。」 真實性是王祥夫寫小說的根本,短篇小說與長篇小說相比,難度在於短篇小說藏不住「醜」,稍有一點瑕疵都會被讀者發現,所以寫短篇小說的時候,他總是小心翼翼,不敢偷懶,要一口氣寫完。他覺得作家有時候很像一把刀,其刀鋒之所以幾乎可以切開一切,是因為其足夠鋒利。如果社會是一頭牛或一頭豬,那麼作家這把刀正堪一用。刀要有刀鋒,作家的這把刀的刀鋒如果不想鏽掉,那麼它一定要在三塊磨刀石上輪番打磨。面對眾生,這三塊石頭分別是:同情、正義、鬥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過於真實的人性圖:要想走的更快更遠,是否必須要把自己打磨得圓滑?
    這一張看起來也非常現實,海裡的美人魚因為一束鮮花,迷戀上了岸上的青年。可是她不知道,青年的背後藏著一把刀,已經有很多的美人魚都成了他腹中的食物。這張圖非常引人思索,究竟是怪獵人太狡猾,還是應該怪獵物太天真?
  • 河邊撿到這些不起眼的石頭,經打磨後讓他賺大了!
    一個人在河邊撿了幾塊石頭,這第一塊石頭黑突突的很不起眼,中間夾著的東西到底是什麼?起初這個人只是好奇把它撿了回來,但是現在他想要搞清楚石頭中的晶體是什麼?於是他找到一個當地的師傅幫忙打磨,本來沒有抱什麼期望,但是當師傅把打磨的成果交給他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女媧補天剩的三塊石頭命運如何呢?
    相傳,女媧補天后剩下三塊石頭。這些石頭不同於普通石塊,女媧選用的都是具有天地之精華的靈石,後來這三塊石頭對「天、人、妖」三界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尺寸62、35、再來看下第二塊。很多人可能也非常清楚,賈寶玉出生的時候,嘴裡含的通靈寶玉,其實就是那塊補天石的本體。這塊五彩石一開始有一僧一道在守護,然而沒有想到的是,這塊石頭目睹了人世繁華,就偷偷跑到人間歷劫去了。在人間遊歷一番之後,又被僧道二人帶著「歸彼大荒」了。因此《紅樓夢》又叫《石頭記》。
  • 石頭如何變身寶石:寶石切割打磨揭秘
    第一步把玻璃蛋白石切割成兩半,然後進行整體的不斷打磨,把含有礦物的地方磨除,同時還需要有雙專業的眼睛,才能很好磨出比例相同的形狀。接下來是拋光,拋光主要是為了讓蛋白石得到光滑完整,可以讓蛋白石更加閃耀動人。
  • 女媧補天剩的三塊石頭:一個孫悟空,一個賈寶玉,第三塊命運最慘
    當她補好窟窿以後,這才發現五彩補天石剩下了三塊。其實這完全是可能的,當時情勢緊急,她又急於鍊石補天,肯定不會計算得那麼精確。完成這個無量功德以後,她就升天當娘娘去了,這三塊神石就被遺忘在了民間。那麼這些神石最後的命運都是咋樣呢?先來說第一塊。其實就是我們看到西遊記裡的那塊石頭,它為何能孕育出一隻猴子呢?
  • 女媧補天剩下三塊石頭,一塊變成孫悟空,剩下兩塊命運悲慘
    在這些故事之中,女媧補天之後剩下了三塊石頭,其中一塊成了孫悟空,另外兩塊的結局就很悲慘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在這些故事之中,第二塊石頭化成了石肌娘娘,石肌娘娘和孫悟空一樣也吸收了日月精華,之後終於從石頭中修煉出了靈智,她便變幻化為妖拜入通天教主的門下。在通天的教導下,石肌娘娘不僅成功幻化了人形,而且還開宗立派。
  • 美國小鎮挖出1塊石頭,意外揭露出東北人、美洲人可能是一個祖先
    在眾多考古學家眼裡,這個地方是文明的「搖籃」,是你了解美洲人、美洲文化傳承必須要知道的地名。1936年,在這個小鎮行政範圍內,活躍在美國的考古學家們,偶然的從當地的泥土中,發現了1個造型奇異的石頭,遠看跟普通石頭沒有絲毫區別,近看上面有著漂亮的條形紋路。
  • 浙江最「驚險」的景觀,竟由三塊大石頭組成?是中國丹霞第一奇峰
    但是在浙江境內,有一個以「驚險」著稱的景點,還是由三塊大石頭組成的!吸引了國內外遊客成為中國丹霞第一奇峰,並引來徐霞客三次來此描寫!這個地方到底有多神奇?以下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古稱:玉郎山、金純山;坐落於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石門鎮境內,主要景觀為自然風光,同時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
  • 胡夫金字塔三塊石頭突然動了,密室中發現木乃伊
    埃及的大金字塔已經被調查了數十年之久,近日又有新的發現,科學家在吉薩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內部發現熱異常現象,有三塊石頭在熱異常相機掃描下出現了極為微小的膨脹,說明背後存在神秘的熱源。科學家認為這個變化來自巖石的類型不同,熱攝像頭顯示三個石頭與周圍石頭的溫度不同,更高的溫度會導致石塊細微膨脹。在熱成像掃描下會出現動態的感覺,科學家們認為背後還有未知的密室。熱相機檢測發現個相鄰的石頭底部有異常,埃及考古學家稱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變化,內部有一個密室仍然沒有被發現。
  • 直擊全球最昂貴的7塊石頭,單件價值就能破億?
    但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些石頭。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石頭,它們長相奇特,身價昂貴,可以說是全球最昂貴的石頭們了。只拿出一塊出來,價格就能夠破億!第一塊石頭:東坡肉。這塊石頭不是大自然天然生成的,而是經過了雕刻師的加工。但是即便如此,能夠形成這樣的顏色也足以令人驚嘆了。這塊石頭看起來就像是一塊鮮美可口的東坡肉,令人拍案叫絕。它的估價大概是1.3億人民幣左右。
  • 當碧玉被打磨一遍
    那塊碧玉玲瓏剔透,白裡透紅,十分可愛。孔雀把它當作寶貝,愛不釋手。孔雀欣賞著這個寶貝,心裡高興極了。它想,真是老天開恩,賜給我這個寶貴的東西。這輩子應該知足了。正當孔雀盤算著如何把這天賜的寶貝珍藏起來的時候,它發現這塊白裡透紅的寶玉中有一個疵點。這令孔雀很傷心,孔雀決定去掉這個疵點。它覺得,這樣好的寶貝,怎能讓它有疵點呢?
  • 「硬核」設計,他在石頭上開洞種花
    這塊石頭略帶青色,大約兩斤重,上面因水流衝刷出不少細膩的紋路。   張江華將其擺在地上,打開了鑽頭,仔細觀看它的形狀,考慮著在哪裡下手比較符合它的美感。隨著一陣嗡嗡聲,石頭開始了第一次「蛻變」。   經過鑽頭的打磨,石頭中間被開出一個圓柱形的洞。
  • 全國最小的山是塊石頭
    你可能會想這不就是塊石頭嗎,怎麼會被叫成山呢?但是人家就是一座山,巍巍靜山!靜山「屹立」在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街道和馬家莊之間,初來乍到的外地人都想來到村民口中的巍巍靜山領略一下它的巍峨,誰知到了地方卻怎麼也找不到靜山。人們就納悶了,這靜山到底在哪?
  • 石頭真的有生命嗎?世界上有幾塊石頭,竟長出了頭髮
    其實,不只是人和動物可以長出白色的毛髮,石頭也可以。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石頭又不是活物,怎麼可能長出毛髮呢?你還別不信,世界上真的有這種神奇的石頭。這種石頭的名字叫「生發石」,最早發現於我國的臺灣,不過這種石頭的數量十分稀少,全世界僅有幾塊,曾經在2007年的時候在北京展出過,當時見到它的人,無不感到新奇和震驚。
  • 世界上最小的山,僅有一米高竟然就在山東,很多人以為是塊石頭
    提起大山,人們往往會想到「高聳入雲」「巍峨聳立」等詞語,不過在我國山東壽光有一座堪稱世界上最小的山,它顛覆了人們對大山的想像,這座山山體嬌小,只有一米多高。在田地中遠遠望去就像一塊普通的石頭。這座山長度只有1.24米,最寬處僅為0.7米,由於它長期以來就沒有增高過,一直靜靜地臥在農田裡,所以大家都叫它「靜山」。與我們常見的山大相逕庭。
  • 石頭切出玻璃種,被打磨成佛像,專家:這東西不是幾千萬能打發的
    石頭切出玻璃種,被打磨成佛像,專家:這東西不是幾千萬能打發的「一刀天堂,一刀地獄」想必大家對這句話,是非常的了解吧,大叔的操作,非常的符合這句話,大叔比較喜歡買石頭,但是此石頭非彼石頭,這種東西是緬甸翡翠原石,買的時候,是一塊石頭,切開之後,
  • 青州:石頭裡的佛影
    同樣的,造物主造出的地球上的人,也用自己的雙手在一塊塊其貌不揚的石頭上,造出了佛的影像,從而讓灰色的石頭具有了神秘的、大氣磅礴的力量。是的,我說的就是青州的石灰巖,一種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平凡的石頭。一 用年月日來作為丈量時間的尺度,是人的一大發明,否則,那些消失的記憶將無以度量。
  • 「隕石哥」六年間收藏大小隕石上百塊
    紅網時刻12月2日訊(羅豔)隕石,來自星星的石頭,近年來成了一些收藏家的新寵。在冷水江市布溪街道就有這樣的一位隕石愛好者,六年間已經收藏了大大小小的隕石上百件。  走進隕石愛好者劉斌的家,記者看到,架子上、櫃檯內都擺滿了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各類隕石塊。有的甚至被切割打磨製作成了精美的藝術品,燈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澤。
  • 世界上有塊幸福的石頭,不遠萬裡只為一吻,現已被吻得發光
    地球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孕育著神奇的自然,每天都有奇怪的事情發生在其中,眾所周知,石頭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普通的存在,地面上的東西每天隨處可見,有些石頭,由於自然的影響,會有許多奇怪的形狀,這將使這些石頭也成為一個景點,每當人們有閒暇時,他們就會欣賞自然的風景,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世界上有塊幸福的石頭
  • 一男子在河灘撿了12塊石頭,價值近百萬!網友:又想騙我撿石頭了
    男子河灘邊撿12塊石頭,價值近百萬這不去年12月的時候,外媒報導了一個新聞:泰國一男子本想出海釣魚,結果卻在河灘上發現了12塊奇怪的石頭,男子就撿起來帶回家了。讓他意外的是,這些奇怪的石頭,竟然是非常罕見的海琥珀!12塊啊,這財運來了果然誰都擋不住!哈?有人問,什麼是海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