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正在進行時,有心的同學應該會發現我們在申請碩士的時候會有三種不同的學位選擇:
一種是Course-based Master(授課型碩士);
一種是Project-based Master(項目型碩士);
還有一種是Research-Based Master(研究型碩士)。
同樣是碩士,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的分類呢?
前途君這就帶大家來看看它們區別,由於篇幅有限,今天我們先來看看前兩種,想了解「研究型碩士」的同學,記得關注我們的後續推送哦~
Course-based Master 授課型碩士拿的文憑叫做Master of Engineering(工程碩士),主要是為了培養新畢業生或者工程師在相關領域的專業實踐能力的學位,所以課程偏實操性。
以多倫多大學土木工程的授課型碩士為例。學生需要完成10門研究生課程便能畢業並拿到文憑。其中,有6門課必須在土木學院下選課完成,可以靠完成1個或者2個研究型項目來抵相應學分;而另外4門課則可以在土木學院外選課,比如環境工程、機械工業工程、化學工程學院開設的課程,而這4門課裡面有2門課還可以從外校選擇,比如交換學期修的學分也是可以算的。
project-baesd項目型其實就是想做一個有研究性質的課程,並完成一個研究報告。
一般項目的要求會比課程高,但是離正式的論文級別略低(當然非常優秀的project是可以用來發表論文的)。項目課程一般算一門或者兩門普通課程的學分(按照項目的難易度和耗時來確認),拿授課型文憑又不想只上課,那麼就可以選擇這種模式,可以兼顧應用型文憑的同時學習一些研究方法。
對於授課型碩士,大學往往會開設不同的一些專業小分支,來針對性的配置課程。最後所選的emphases也會顯示在畢業成績單和學位上面。比如上圖就是土木工程學院授課型碩士可以選擇的小方向:
建築科學、混凝土結構、施工監管、環境工程、地質力學、結構工程、可持續城市系統、交通工程與規劃等。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點和優勢點選擇相應的小分支。這在申請的文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更加明確專精的申請方向能更好地體現我們學生的遠見與學識,增加申請成功機率。
以多倫多大學為例,其建築科學小分支的具體要求是完成3個整學分也就是6門課程(多倫多大學一門課是0.5個學分),然後1到2個可選項目型課程:
必修課為建築科學基礎、可持續建築、建築圍護結構設計、建築科學案例分析、內部空氣品質控制和HVAC基礎裡面6選4;選修課程則可以學習比如混凝土技術、城市空氣與健康、可持續城市基礎建設、風能發電等。
再來看看西安大略大學同樣的專業是怎樣的課程設置:
西安大略大學也是要完成總共10門課程,其中5門是土木相關的專業課、2門職業工程師相關課程、3門工程學院內的課程。如果選擇project-based就只需要完成8門課外加一個project就可以拿到學位。
總結
如果不喜歡做研究但是想拿到碩士學位,則第一選擇就是Course-based Master(授課型碩士);如果想做一些研究相關的內容,但是主要目的還是面向就業,那麼可以選擇project-based Master(項目型碩士);如果想走學術路線,以後攻讀更高的學位,那麼最適合的則是research-Based Master(研究型碩士)項目了。
但是,不管選擇哪個種項目,更明確的專注領域和學習計劃能更好地讓學校看到我們學生的未來安排,並給他們預判我們是否能在未來成功的依據(好的計劃是成功的一半)。
大家申請季加油哦!
註:以上圖片來自各院校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