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近半年的賽事直播空白期後,體育版權的運營者開始運作更多的模式,尋求變現可能。7月10日,針對中超免費直播的消息,PP體育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PP體育經過多年的網際網路商業探索,體育內容的特性與蘇寧自身的零售基因相吻合,並可以與零售業務產生巨大的商業能量。
7月9日晚,PP體育正式宣布,「本賽季PP體育中超全部場次直播會在移動端全部免費」。這也被業內視為體育版權運營者打破內容收費模式,布局泛體育圈的開始。實際上,疫情的影響也揭示出一個現實,體育版權價值鏈的抗風險能力亟需提升。當體育賽事版權難以變現,運營者必須要採用新的方法來吸引粉絲,開發更廣泛的收入來源。
免費直播引流
7月9日,蘇寧體育集團常務副總裁、PP體育總裁王冬在線宣布,「本賽季PP體育中超全部場次直播會在移動端全部免費」。這也是PP體育獲得中超聯賽版權後,第一次試水移動端全場次免費直播。
根據中國足協新賽季的計劃,中超7月25日開賽,16支球隊將以蛇形分組的原則分成兩個小組,分別在大連和蘇州兩個賽區進行賽會制比賽。第一階段小組賽將進行14輪總計112場比賽,然後再進行第二階段爭冠組和保級組的比賽,降級名額確定為1.5個,賽季場次縮減到160場。第一階段將進行全封閉方式,球迷只能通過新媒體和電視轉播觀看新賽季中超。
此前,已有消息稱,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內部會議上明確要求PP體育要免費,尤其是移動端,要全部開放新賽季中超直播。對此事,王冬不置可否,並直言這是中超宣布開賽後,PP體育在董事長親自部署下確定的最重要的中超運營策略。
在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吳光遠看來,開放賽事版權,收視率和參與度還會繼續增長,體育IP運營者可以通過產品創新同時引入積極變革來實現角色定位的調整。
2019蘇寧易購體育消費報告顯示,上賽季中超觀賽人次達到15.99億,場均觀賽人次突破666萬。在本賽季開啟移動端免費直播後,這一數據還會有所提升。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預計,免費開放中超版權後,PP體育將極大可能帶來流量暴增,並將免費的體育內容變成蘇寧電商的流量入口。
曲線變現路徑
事實上,PP體育採取免費策略與其急於版權變現不無關係。
一直以來,面對高額的體育賽事版權成本,版權方的盈利模式也從未發生過任何根本性質的變化,主要收入仍然來自廣告、會員付費以及版權分銷。
2018年PP體育推出4個付費產品,分別是6元/場的單場收費、30元包月、248元包年以及98元/月的球隊包。2019年,PP體育在中超觀賽方面推出「蘇寧易購&PP體育」聯名會員,只需在蘇寧易購上消費,會員即可獲得2019賽季中超所有比賽的權益。
數據顯示,2018年PP體育的商業廣告和會員收入近3億元,2019年則同比翻了3倍,接近9億元。但面對每年近10億元的版權支出,僅靠會員收費和廣告收入仍很難收回版權成本。
對於國內的體育版權平臺方而言,因疫情影響,停賽延期的每一天也都意味著大量的成本損耗。有熟悉體育版權運營的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停賽的情況下,版權運營者不僅無法對廣告主履約以及消耗廣告庫存,還必須面對由於停賽造成的會員流失,並承擔人力、運營、運維各方面的支出等。
據了解,PP體育以13.5億將2017年中超新媒體版權收入囊中,並以110億談下了10年的中超獨家轉播權。行業普遍推測,PP體育因疫情停賽造成的損失將達到數億元。
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如果說以前PP體育只是一個體育媒體平臺,接下來它必然要更多地與蘇寧的零售、電商、供應鏈等優勢和業務做深度整合,中超成為了蘇寧的試驗田,通過免費吸引更多用戶和流量,再推進更多變現手段。
有數據顯示,通過與蘇寧零售的綁定,PP體育用戶在蘇寧易購的購買人次提升了600%,相比有限的會員和廣告收入,2020賽季開啟中超移動端免費直播,讓賽事IP在蘇寧產業體系內實現了流轉和變現成為了可能。
IP運營模式考驗
疫情打亂了市場的節奏,也讓體育IP版權運營者原本的豐收年變成了一次市場大考。與緊張恢復中的賽事相比,背負著高昂版權費用支出的直播平臺,所要尋求的變局才剛剛開始。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今年以來,各體育版權運營者都在探索「電商+體育賽事直播」的模式。在剛剛重啟的CBA聯賽中,優酷體育在CBA的直播頁面上線了「球鞋」頁面,藉助比賽推送優酷新做的球鞋平臺。騰訊體育也在比賽直播中,對去年上線的球鞋電商Hobby House進行了口播宣發。
值得關注的是,對疫情期間逆勢續約CBA的中國移動咪咕體育來說,5年總價超過20億元的價格也是不小的成本。按照咪咕體育的設想,拿到CBA版權後,中國移動咪咕除了探索更多基於5G網絡傳輸下的轉直播技術外,還涵蓋了聯合會員開發、授權商品銷售、線下賽事運作以及咪咕咖啡贊助權益等。
作為中超聯賽的媒體版權方,體奧動力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隨著新賽季賽程改變,比賽場次調整,版權方也會相應的降低版權費用,這也讓版權運營者在成本壓力上降低不少。
不過,在高昂的版權費用下,體育版權運營平臺尚未有盈利者出現,運營者還不能完全掌握體育內容投資的效果回報。
在全球疫情逐漸得到控制,體育賽事陸續恢復的情況下,體育版權運營者開始重新進行業務方向規劃。業內人士樂觀認為,這次停擺就像是比賽中的中場休息,是一次調整業務定位與盈利模式的機會。面對運營回報與版權內容成本的巨大差異,如何釋放IP版權價值來實現用戶獲取、黏性提升和商業轉化,將是各運營者不得不面臨的難題。
宋清輝表示,藉助多樣化業務形態和商業模式,體育版權乃至媒體平臺開展了多種商業化探索,免費看直播僅僅是種嘗試,業務多元化發展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圖片來源:中超官網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