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水族圈關注我們哦!
納氏臀點脂鯉(Pygocentrus nattereri)又稱紅肚食人魚、紅腹水虎魚、食人魚,為脂鯉目,脂鯉科,鋸脂鯉亞科,臀點脂鯉屬一種淡水魚類。納氏臀點脂鯉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流域水流平緩地段及周邊淺塘、湖泊,產量極大,因為「食人魚」的名聲而風靡全球,是最著名的魚類之一其在原產地為著名的遊釣魚類及食用魚類,同時可作為觀賞魚。
納氏臀點脂鯉,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巴拉圭河、巴拉那河、埃塞奎博河等流域,體長可達50釐米,棲息在溪流、水塘,成群活動,屬肉食性,以魚類、昆蟲、蠕蟲等為食,利牙會造成嚴重創傷,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如果說「食人魚」這個名字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乃至於不養魚的朋友都對這三個字耳熟能詳,紅腹水虎魚一定功不可沒——甚至某些程度上說,它就是唯一的大功臣。
紅腹水虎魚身體強壯,外貌看上去就不是個善主。它們體呈卵圓形,背身寬厚,頭部很大,並且向子彈頭一樣向下深溝,表情兇狠,極具進攻性;「紅腹」的名稱則來源於它們銀灰色的身體上,胸腹部位鮮豔的紅色。當然,它們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一口號稱殺人的牙齒。紅腹水虎魚的雙顎粗壯有力,上下兩排牙齒每一顆都呈匕首的形狀,尖銳突出。成群的水虎魚巡獵在每一片它們光臨的水域中,靠的就是這些牙齒為其他動物帶去噩夢。在亞馬遜垂釣的漁夫,如果釣到了水虎魚,絕對不敢徒手去摘取魚鉤,萬一一個不留神,就很有可能失去手指
水虎魚們雖然惡名昭著,但在現實世界中的地位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反而倒是因為群體數量大的特性,而成為了食物鏈基層的一種「糧食魚」——起碼凱門鱷、白鸛、大水獺等動物吃起它們來是津津有味,毫不留情,場景頗令人尷尬。而事實上,紅腹水虎魚雖然獵捕其他魚類,但食譜中大型的陸生動物卻很少有真正被它們殺死的:基本上都是這些動物身受重傷落入水中,淹死之後被水虎魚們撿了個便宜。而人們所看到的水虎魚瘋狂進食的場面,也都是已經吃了一半的時候,所以以訛傳訛,誤認為它們是多麼可怕的殺手。也就是說,聲名在外的食人魚,其實只是為了清理河道腐肉而任勞任怨的清道夫,它們並不會主動攻擊太大體型的活物,也從來沒有確實的、真正的殺死過一個人。亞馬孫沿岸的居民長期赤身裸體在水中嬉戲遊泳,他們告訴我們食人魚只會攻擊受傷垂死的動物,如果你的身體沒有流血,或者沒有在水面來回撲騰,表現出溺水的徵兆,是沒有問題的。所以說如果您在那裡旅遊又不小心掉進水裡,最好不要採取「自由式」遊泳。而至於「食人」的傳說,當地居民更會告訴你其實紅腹水虎魚早就因其巨大的產量和鮮美的味道以及簡易的捕獲方法(隨便找根繩子掛塊肉就能釣上來)而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的食品,「食人」不如說是「人食」;水虎魚頭煮的魚頭湯也被傳說成了不起的壯陽藥,深受男士們的喜愛。
紅腹水虎魚的確是兇猛程度數一數二的魚類,作為觀賞寵物飼養在魚缸中,氣場絕對非比尋常。紅腹水虎魚由於產地的不同,「紅腹」的質量也有所差別:一般的品相就是肚子上紅一塊,紅到腹鰭基部就戛然而止,然後有一片鮮紅的臀鰭;比較漂亮的則能一直紅到臀鰭基部,也就是整個肚子上的紅色「連起來」了。
紅腹水虎魚長著一雙血紅色的眼睛,營造出吸血惡魔般的氣息,這在臀點脂鯉屬裡是獨一無二的。飼養它們的條件比較簡單,水質弱酸性、水溫25°C~30°C都可以接受。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幾點:一,水虎魚在高溫中會變得比較狂躁,超過30°C就會對其他動物亂咬,包括自己的同類,所以需要一定控制。二,儘量別餵流著鮮血或者活體雞鴨之類的食物,前面說過了這樣的東西會讓它們瘋狂。而瘋狂的標誌則是它們會不顧一切地吃東西甚至跳出缸外。面對一條隨時可以咬掉自己手指但卻面臨乾死危機的水虎魚,你說你是撿還是不撿?三,不要餵太大的食物。水虎魚之所以吃相兇狠,牙齒鋒利,是進化的效果。脂鯉亞目的魚類都沒有可以擴張的嘴唇,不能吞咽大型的獵物,想要吃肉則必須長出鋒利的牙齒將肉切下。也就是說,如果你餵食的獵物過大,水裡會被咬出一堆肉渣滓,極易腐敗水質,導致死魚。最好還是用普通的小雜魚就可以了。四,水虎魚比較嘴欠。一口尖牙不是擺設,不吃飯的時候也不能閒著。冷場時間過長的水虎魚總是會東咬一口,西啃一下,發洩自己的精力。但它們的牙齒太厲害了,很輕鬆就能咬破加熱棒的電線,導致自己被電斃。所以為了避免發生這種「嘴賤被雷劈」的悲劇,一定要事先給缸中所有的電線都做一個格柵,讓水虎魚們無從下口。
最後想說的是,紅腹水虎魚真的是「仗勢欺人」的代名詞。雖然群養之下隨時可以化身為食肉機器,單兵作戰時卻又變成了膽小鬼。所以如果您的缸裡只養了一條紅腹水虎魚,大可以放心混養其他的大型魚類,說不定還能看見它天天挨打。
- The End -
試試聊天窗回復這些關鍵詞:
魚缸 | 水族箱 | ADA比賽 | ADA賞析 | ADA造景 | 水草欣賞 | 水草文章 | 草缸 | 羅漢 | 龍魚 | 短鯛 | 金魚 | 觀賞螺 | 鸚鵡魚 | 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