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1990年,一部名為《與狼共舞》的西部片橫空出世,這部電影在第63屆奧斯卡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在內的七項獎項,而自編自導自演該片的凱文·科斯特納在很多人心中是影史中最帥的牛仔。時隔28年,這位已經63歲的老帥哥重返蠻荒「西部世界」,在派拉蒙剛推出的美劇《黃石之爭》(Yellow stone)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這部有著正宗西部片血統的電視劇只播出第一集就在豆瓣拿下了8.7的高分,被網友驚呼為「神劇」,成為六七月劇荒季最為搶眼的「爆款」。
拯救劇荒 和《西部世界》無縫對接
HBO年度重磅大劇《西部世界》第二季終於播完,在這個新劇、好劇乏善可陳的夏天,《黃石之爭》的出現無疑是撒給饑渴劇迷的一片「甘露」。
儘管黃石公園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但這部叫《黃石之爭》的電視劇卻並沒有那麼美麗。凱文·科斯特納扮演的約翰·達頓,達頓家族坐擁著美國最大的牧場,達頓是一個善經營、敢戰鬥、更懂謀略的老牛仔,出門騎馬或者坐直升飛機。他很富有,但卻要處處為自己的這份家業操心。達頓的農場與美國著名黃石國家公園毗鄰,同時毗鄰的還有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土地開放商買下的地皮,衝突就在這些矛盾中醞釀爆發……
《黃石之爭》是一部野心勃勃的電視劇。故事的一開頭就充滿了血腥味:一場車禍中,約翰拿槍結束了受傷馬匹的生命,之後,他從另外一輛車中發現了一份土地開發商的資料。而另一邊,他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也與這場紛爭逐漸靠近。兒子李,一直跟隨在父親約翰身邊,儘管38歲仍然被父親各種訓斥教育,但他盡心盡力維護著農場的利益和安定。《黃石之爭》在第一集就勾勒出了複雜的關係和背景,還埋下了諸多後續足以引爆劇情的伏筆,而人物形象又立了起來,加上劇本創作紮實,這使得劇迷有了死追到底的動力。
製作精良 有好萊塢大片即視感
《黃石之爭》的靈魂人物除了凱文·科斯特納,導演——泰勒·謝裡丹是好萊塢演而優則導的典範,泰勒·謝裡丹1996年出演電影《昂貴的韻事》從而正式進入娛樂圈,他還參演《犯罪現場調查》、《美眉校探》、《混亂之子》等多部影視劇。2011年,他執導劇情電影《Vile》,開啟了導演生涯。之後泰勒還撰寫了電影《赴湯蹈火》的劇本,獲得包括奧斯卡、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等多個大獎的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同時,他還執導了電影《獵兇風河谷》,並憑藉該片獲得第70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導演獎。
《黃石之爭》完全在猶他州和蒙大拿州實地拍攝,看上去像耗資巨大的院線電影。有網友點評:「用電影大片的拍攝手法拍攝電視劇,西部硬漢風格,連女人都那麼彪悍瞧不起城裡娘娘腔,第一集設置了一個非常宏大的故事背景,設計了很多條衝突線索,埋下了N多個坑,如果導演駕馭這麼多線索不凌亂,那麼這有成為一部新神劇的潛質,期待啊!」
泰勒·謝裡丹曾在印第安人居住區長期居住,做過田野調查,加上之前的《邊境殺手》、《赴湯蹈火》、《獵兇風河谷》中,他對美國西部、印第安人居住區描述比較準確,加上投資方這次拍攝給與的創作自由,而且該劇動用的全是好萊塢最頂級的電影班底,這使得該劇的品相調高不少。
硬漢回歸 時隔28年再續牛仔前緣
凱文·科斯特納有七個子女,55歲的時候,他還迎來了女兒格雷斯的誕生,而他的大銀幕作品同樣很「多產」,這位好萊塢傳奇影人曾帶給我們像《刺殺甘迺迪》、《保鏢》、《未來水世界》、《驚爆十三天》等太多經典電影,直到現在,影迷還在對他28年前自編自導自演的《與狼共舞》津津樂道。
《與狼共舞》曾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七座奧斯卡小金人,那部電影也成為凱文·科斯特納影視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代表作。這部導演版長達4個小時的電影,講述了發生在印第安人與美國白人之間的文明衝突,批判殖民者,故事充滿詩意的憂傷,展現的西部之美,讓人讚嘆。多年之後,卡梅隆的《阿凡達》也講述了一個和該片故事架構極為相似的故事。有人直接稱《與狼共舞》是「《阿凡達》之祖」。
遺憾的是,自《與狼共舞》之後,凱文·科斯特納再也沒有接拍過西部片,可是無論是長相還是氣質,這個身材修長的男人是人們心中最完美的西部牛仔形象,因此《黃石之爭》請他來坐鎮,無疑是西部片迷最幸福的一件事。凱文·科斯特納早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劇組在猶他州、蒙大拿州拍攝3個月,「裡面的東西不是假的,你能摸到牲口棚、看到自由奔跑的馬兒。我們有幸置身於美國最美麗的地方,並且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當你每天都能在一個如此美麗的地方醒來,那種感覺,真實無以言表。」關於自己再度出演牛仔,他的解釋是:「我被劇本吸引了。我的職業選擇就是基於劇本,這也是你很少看到我拍續集作品的原因。因為即便續集能給製片廠帶來很多經濟效益,他們總是寫的不如第一部好。即使我本可以不斷地拍續集,我還是選擇看重劇本的質量,所以我會拍《血仇》,拍《黃石公園》也是同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