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1 17:42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胡雯矜
前幾天,海寧丁橋鎮農貿市場裡有些熱鬧。許多顧客和攤主圍在一樓的一個攤位前議論紛紛。「這是啥鳥啊?」「不知道,感覺不常見啊!」「個頭還挺大,能吃嗎?」
姚玲華放生的夜鶯。網友「雲在舞蹈」供圖。
大家的議論聲把正在做生意的姚玲華給吸引了過去。姚玲華今年50歲,丁橋諸橋村人,在農貿市場賣水產品已有十多年了。他走入人群看到一位販賣家禽的攤位前有一隻外形奇特的鳥,體長大約四五十釐米,頭頂至背部黑綠色,上體餘部灰色,頸較短,嘴尖細。
雖然不是鳥類專家,但姚玲華一看便知道這不是普通鳥類,甚至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而且,這隻鳥似乎受了傷,蜷縮著身體,看著很是可憐。
聽到周圍的人說「要不買回去做菜吃」時,姚玲華心裡急了:「這怎麼行?」於是,他與攤主商量買下這隻鳥,又搶在別的顧客之前把錢付了。抱起鳥,姚玲華便回到了自己的攤位。
看這隻鳥耷拉著腦袋、精神不佳的樣子,姚玲華估計它是肚子餓了,便揀了幾條小魚扔給它吃。這隻鳥倒也不挑食,長長的喙啄著小魚吃了起來。
晚上收攤回家,姚玲華將鳥帶回了家裡。妻子金秀紅看著這隻鳥嘖嘖稱奇,而一歲多的小孫女也對著它好奇地看了半天。
「從農貿市場裡救下來的,今天讓它休息一下,明天放生去。」姚玲華笑著對妻子說。
第二天一大早,姚玲華在去農貿市場的路上放生了這隻鳥。看著它自由飛翔的樣子,姚玲華心裡也跟著愉悅起來。
他告訴記者,在鄉村長大的他從小接觸過許多鳥類。小時候許多有趣美好的回憶也都和鳥類有關。所以,每次他看到這些受傷或者受困的鳥類時,他都會幫助它們重回大自然。
「前幾年,我放生過一隻受傷的白鷺。我希望我這一點點努力能為鳥類保護事業增添一點力量。」姚玲華笑著說。
事後,記者將姚玲華拍下的這隻鳥的照片發給了市農林局和市森林公安局的工作人員。他們都辨認出這是一隻夜鷺。夜鷺屬於浙江省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海寧市森林公安局的工作人員表示,普通市民若是碰到類似鳥類,可以選擇待其休息後放飛大自然,也可與市森林公安取得聯繫。
14944957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