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想科普的東西,實在不適合女性朋友了解,大家別想歪了,不是你想的那種,內容依然是健康科學科普貼,但今天的主角比較容易引起不適,本文儘量引用稍微舒適一點的圖片,大家儘量避免在吃飯的時候觀看,多多諒解(憨厚笑臉),開始本文的介紹,今天解析的是日常常見的害蟲,俗名小強,也就是蟑螂。
曾經有生物學家根據蟑螂的生態習性下了一個定論: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發生了全球核子大戰,在影響區內的所有生物包括人類和動物甚至魚類等都會消失殆盡,只有蟑螂會繼續它們的生活。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人類身體所能忍受的放射量為5rems,一旦總輻射量超過800rems則必死無疑。而德國小蠊可以忍受9000~105000rems,美洲大蠊則達到967500rems。所以即使有核子爆炸,蟑螂也可以倖存下來。這其實並不是誇張說法,事實是蟑螂這種東西,你了解後才發現,真的是生命力爆表,從蟑螂的生物史就足以證明。
蟑螂的學名稱為蜚蠊,屬昆蟲綱、直翅目、蜚蠊科。蟑螂的歷史悠久,人類在地球上只有 300 多萬年的生活史,而蟑螂已經生活了 3.2 億年(即 32000 多萬年),屬於化石動物,蟑螂和恐龍是一個時代的生物。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
實際上蟑螂所屬的目——蜚蠊目已知有幾千個種,其中有很多無害而可愛的種類,用家裡見到的蟑螂來代表它們全部,是不客觀的。在看了上面幾張作嘔的圖後,下面我讓大家一邊介紹一邊欣賞下各種不同款式的蟑螂,也算是顛覆你對蟑螂噁心的形象認知:
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於地球上。我們發現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從煤炭和琥珀中發現的蟑螂,與你家櫥櫃中的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億萬年來它的外貌並沒什麼大的變化,但生命力和適應力卻越來越頑強,一直繁衍到今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
然而,對於不同地域的生物,也存在差異化,蟑螂也如此,沒見過蟑螂在空中飛的應該只有北方人了,這正是因為,北方地區的蟑螂主要是德國小蠊,雖有你看它也有翅膀,但基本不飛,但在南方,大型的蟑螂如蜚蠊科和地鱉科的種類,經常能看到他們飛來飛去,甚至 也能俯衝轉彎的姿勢。
關於蟑螂的食譜,我們生物學教還仔細觀察分析過,基本什麼是什麼都吃,電線,食品,衣服,紙張等等。蟑螂是雜食動物,基本在很多情況下,他們會吃任何有機物,但有一點,他們不會去捕捉,也源於他生體沒什麼發達的器官可以作為工具,只能吃不動的東西或者其他動物屍體。
生活中你還會發現,扔掉的酒瓶子或者有酒類的地方,蟑螂也是不少,這大概因為蟑螂喜歡喝酒,這並不是玩笑,也沒什麼好奇怪的,蟑螂喜歡吃發酵食物,而酒更是發酵產品。不光是蟑螂,很多昆蟲像蝴蝶,金龜子,螞蟻都喜歡有酒味的食物。
蟑螂其實還有一個很讓人聞風喪膽的技能,就是沒了頭還可以生存九天,這是真的,也有生物學人員做過實驗,因為蟑螂跟人類生理系統不同,包括其他很多昆蟲,體內的循環系統是開放式的,即使頭部被砍掉後,它們的傷口會在囊血細胞或者足細胞的作用下被堵住,而蟑螂體能的血液又不同於人類是循環流動,它們基本都是充滿在各個位置,換種說法就是泡在血液中,所以當頭部不在了,其他器官也一樣可以通過血液維持一定時間的營養補足。
說到蟑螂不得不說道它們的繁殖,雌蟑螂的產卵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她一生只需要交配一到兩次就不會再交配,因為她會存儲精子,慢慢使用,之後每個結合的卵塊會形成一個卵鞘,類似豆莢結構,而一個雌蟑螂一生會有10-90個卵鞘的產生,根據種類環境的不同一隻卵鞘大約會產生10-50隻蟑螂。一隻雌蟑螂一年可繁殖近萬隻後代,最多可達十萬隻,可想而知,家裡有了一種蟑螂後,你不知道的地方有多恐怖,一隻就可以,因為它可以無性繁殖。
科普了這麼多,大概大家很關係的是如何滅蟑的科學方法了,那麼在文末小編就說的有用的,經小編實驗真是有效,大家不妨試試:硼酸粉,這東西藥店有,將噴酸粉和同重量的熟豆,什麼豆都可以,混合在一起,並在其中放入適量的糖,放在蟑螂出沒的角落或者洞口縫隙之類,不出一周所有蟑螂死走逃亡消失無蹤,這其中的原理在於,硼酸作為非有機磷類及非除蟲菊酯類藥物,用於蟑螂的防治的報導很早也有。一些滅蟑藥也含有這種硼酸成分。
切記,使用的時候注意避免硼酸進入眼睛,避免誤食,更切記,需要放在兒童寵物夠不到的地方,大家不妨快快試試,但切記注意使用安全,如使用不當,小編概不負責哦!記得遠離兒童寵物!!!
好了,本文既噁心也既科學的小文就到此結束,希望大家喜歡,有什麼想了解想科普的可以關注我,也可以在下面留言,看完覺得有意思的記得點讚!
本文圖片及部分言論收集於網絡,如有侵權敬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