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絡上興起了一股崇拜平頭哥的浪潮,其著名的網絡語「生死看淡,不服就幹」更是成為無數網友掛在嘴邊的名言。
至於為什麼蜜獾會有如此大的熱度,可能原因就是這傢伙,不論對方什麼實力,它都會勇往直前,「退縮」在它們的字典中,是完全不存在的。
而且蜜獾完全不是花架子,在猛獸遍地的非洲大草原上,蜜獾雖然比不上「非洲一哥」獅子,也比不上「非洲二哥」鬣狗,但蜜獾好歹也是「平頭哥」。
雖然體型嬌小,但即便面對草原之王也毫不畏懼,空餘閒暇時間,更是把毒蛇當成辣條來吃,如此彪悍的戰鬥力,在動物界實屬難得。
而遠在東南亞的科莫多巨蜥,在動物界中也是兇名赫赫,所以今天討論的內容就是,如果蜜獾跟科莫多巨蜥相遇,最終誰能勝出?
是無所畏懼的非洲平頭哥蜜獾勝出,還是蜥蜴中的霸主科莫多巨蜥笑到最後?
簡單了解一下「平頭哥」蜜獾
雄性蜜獾的平均體長為1米,肩高40釐米,體重在9~14千克之間,背部呈現灰色,皮毛十分粗糙。
整體看上去,蜜獾頭部寬闊,眼睛較小,鼻子較塌,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它的耳朵。
蜜獾因為具備粗壯的身體、尖銳的爪子以及粗糙堅厚的皮毛,所以可以硬抗蜜蜂的攻擊,因愛吃蜜蜂幼蟲及蛹而得名。
蜜獾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亞洲西南部,通常在夜間進行捕獵,它們的菜單除了上面說過的蜜蜂幼蟲之外,偶爾還會吃幾條毒蛇,據科學報導,蜜獾只需要15分鐘,就能把一條長約1米7的毒蛇全部吃掉。
此外,蜜獾的戰鬥力頗為不俗,它能殺死年幼的尼羅鱷,在某些情況下,蜜獾也能反殺獅子或者獵豹,所以它被吉尼斯譽為「最大膽的動物」。
蜜獾屬於獨居生物,所以雄性蜜獾在交配後就會離開,而雌性蜜獾則獨自撫養蜜獾幼崽,小蜜獾在1年半左右就會離開母親獨自生活。
簡單了解下科莫多巨蜥
科莫多巨蜥的進化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萬年前,由於缺乏競爭對手,所以它們在澳大利亞開始演變成巨型蜥蜴。
在1500多萬年前,澳大利亞跟東南亞的板塊碰撞,使得這些巨型蜥蜴轉移到了印尼。
科莫多巨蜥是目前已知現存最大的蜥蜴,體長在2.5米左右,雄性體重約85公斤,四肢就跟成年人類一般粗壯。
科莫多巨蜥表層鱗片因為含有骨內膜的小骨頭,所以防禦力極高,因為視力、聽力功能有限,所以科莫多巨蜥通常用舌頭來辨彆氣味。
通常科莫多巨蜥生活在乾燥開闊的草原或熱帶森林中,作為巨蜥科中的大佬,科莫多巨蜥是妥妥的食肉動物,並且攻擊方式多元化。
因為科莫多巨蜥經常吃腐肉,所以它的嘴中含有大量細菌,再加上嘴中的毒腺,往往其他生物只要被它咬上一口,最後只能慢慢死亡。
除了用毒之外,科莫多巨蜥還會用強有力的尾巴橫掃對手,並且它還能站立著用粗壯的前肢搏鬥。
在BBC的紀錄片中,就有一段關於科莫多巨蜥捕獵的真實片段,最開始,科莫多巨蜥慢慢靠近獵物,然後出其不意在水牛腿上咬一口,之後科莫多巨蜥就在一邊安靜的等候。
當水牛離開時,科莫多巨蜥不緊不慢的跟在後面,這個過程會持續十幾天、二十幾天,直到水牛因傷口感染變得無比虛弱,虛弱到毫無反抗之力的時候,就是科莫多巨蜥飽餐一頓的時刻。
在簡單了解完蜜獾跟科莫多巨蜥後,我們客觀理性的來分析一下,如果蜜獾對戰科莫多巨蜥,是蜜獾最終勝出,還是科莫多巨蜥更勝一籌?
兩者之間的體型差異
上面講過,雄性蜜獾體長約1米,體重在9~14千克之間,而雄性科莫多巨蜥體長約2.5米,體重約85公斤。
從這些數據粗略可以算出,科莫多巨蜥的體長是蜜獾的2.5倍,體重大約是蜜獾的6倍,體型較大的科莫多巨蜥,在力量方面,完全可以碾壓蜜獾。
可能有小夥伴就會說了,大象、水牛、長頸鹿體型這麼大有啥用,還不是被食肉生物捕獵,這個問題放在下面說。
兩者之間的攻擊差異
蜜獾的主要攻擊部位是利爪跟尖牙,再輔以敏捷度跟勇氣的加持,在非洲大草原上戰力確實不俗。
科莫多巨蜥的主要攻擊手段有兩大類,一類是靠撕咬敵人,使其感染中毒,因為科莫多巨蜥經常吃腐肉,口中含有大量細菌,並且它的嘴中有一條能分泌毒液的毒腺,只要被科莫多巨蜥咬上一口,毒液跟細菌就會進入獵物體內,最終導致獵物死亡。
另一類則是物理攻擊,憑藉強有力的尾巴跟粗壯的四肢及利爪,對敵人進行物理打擊,由於體型跟體重數據十分出色,所以科莫多巨蜥的物理攻擊,個人感覺比蜜獾要強上不少。
兩者之間的防禦差異
獨居且體型嬌小的蜜獾,能在非洲大草原上打出一片天地,跟它的天賦防禦神通「皮肉分離」緊密相關。
當蜜獾被對方咬住時,它能通過皮下身體的轉移,來躲避敵方的致命攻擊,並且配上超高的靈敏度,很容易實現反殺。
所以當敵人以為能對蜜獾一擊斃命時,蜜獾往往能予以反擊,最後成功反殺的例子數不勝數,其中包括獵豹跟獅子。
而且蜜獾還能抵抗絕大部分蛇毒,這也是它能把毒蛇當辣條吃的主要因素。
再來看看科莫多巨蜥的防禦,它就顯得直接多了,科莫多巨蜥表層鱗片粗糙且堅硬,原因就是表皮中含帶有骨內膜的小骨頭,這使得科莫多巨蜥就跟穿上了一層鎧甲一般,也可以理解為永久享有「金鐘罩鐵布衫」光環。
最後需要再提出一個比較內容,那就是蜜獾的毒免體質是否對科莫多巨蜥的毒有效?
雖然蜜獾有較強的毒免,但絕大部分毒免對應的毒蛇都是來自於非洲草原上的蛇類,而科莫多巨蜥生活在東南亞區域,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毒。
並且科莫多巨蜥的唾液中含有大約70種細菌,它的毒腺還有抗血凝效果,也就是阻止傷口癒合,所以蜜獾的毒免,對科莫多巨蜥的毒,效果不大。
所以從攻擊方面來講,科莫多巨蜥碾壓蜜獾,現在再來看上面提出的假設,因為蜜獾的敏捷度比科莫多巨蜥高,所以儘管科莫多巨蜥體型龐大,但無奈靈活度不夠。
要是這麼說,蜜獾只要不被科莫多巨蜥咬到,再配合超高的靈敏度,是可以擊殺科莫多巨蜥的,但是,關鍵人家科莫多巨蜥自帶「金鐘罩鐵布衫」,蜜獾的利爪根本破不掉科莫多巨蜥的防禦,這還怎麼打?
那麼又有朋友可能會說,科莫多巨蜥笨重咬不到蜜獾,所以雙方能打個平手,但朋友們,蜜獾還自帶「無畏」光環,不分出勝負今天誰都別想走,不然怎麼叫「平頭哥」,所以平局是不存在……
希望這兩種生物不要見面,否則按照平頭哥的脾氣,只能吃不了兜著走……
——END——
感謝您的點讚與關注。
如有偏差,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