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可能結晶的液體,電磁流量計應慎用 有些易結晶化工物料在溫度正常的情況下能正常測量,由於輸送流體的導管都有良好的伴熱保溫,在保溫工作時不會結晶,但是電磁流量傳感器的測量管難以實施伴熱保溫,因此,流體流過測量管時易因降溫而引起內壁結上一層固體。由於改用其他原理的流量計測量也同樣存在結晶問題,所以在無其他更好方法的情況下,可選用測量管長度非常短的一種「環形」電磁流量傳感器,並將流量計的上遊管道伴熱保溫予以強化。在管道連接方法上,考慮流量傳感器拆裝方便,在一旦結晶時能方便地拆下維護。
實例3因液體結晶引起電磁流量計無法正常工作的例子並不少見。例如,湖南某冶煉廠安裝一批電磁流量計測量溶液流量,因電磁流量傳感器的測量管難以實施伴熱保溫,數星期後內壁和電極上就結了一層結晶物,導致信號源內阻變得很大,儀表示值失常。因這批電磁流量計口徑較大,頻繁拆洗不堪忍受,所以最後還是改用明渠流量計。
四、電極和接地環材質選擇不當引發的問題 因材質與被測介質不匹配而引發故障的電磁流量計與介質接觸的零部件有電極與接地環,匹配失當除耐腐蝕問題外,只要是電極表面效應。表面效應應有:①化學反應(表面形成鈍話膜等);②電化學和極化現象(產生電勢);③觸媒作用(電極表面生成氣霧等)。接地環也有這些效應,但影響程度要小一些。
實例4上海某化工(冶煉)廠用20餘臺哈氏合金B電極電磁流量計測量濃度較高的鹽酸溶液,出現輸出信號不穩的晃動現象。現場檢查確認儀表正常,也排除了會產生輸出晃動的其他幹擾原因。但是在多處其他用戶用哈氏合金B電極儀表測量鹽酸時運行良好。在分析故障原因是否由鹽酸濃度差別上引起時,應當時尚無鹽酸濃度對電極表面效應影響方面的經驗,尚不能作出判斷。為此儀表製造廠和使用單位一起利用化工廠現場條件,做改變鹽酸濃度的實流試驗。鹽酸濃度逐漸增加,低濃度時儀表輸出穩定,當濃度增加到15%~20%時,儀表輸出開始晃動起來。濃度到25%時,輸出晃動量高達20%。改用鉭電極電磁流量計後運行正常。
五、液體電導率超過允許範圍引發的問題 液體導電率若接近下限值也有可能出現晃動現象。因為製造廠儀表規範規定的下限值是在各種使用條件較好狀態下可測出的最低值,而實際條件不可能都很理想,於是就多次遇到低度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其導電率接近電磁流量計規範規定的下限值5 ,使用時卻出現輸出晃動。通常認為能穩定測量的導電率下限值要高1~2個數量級。 液體電導率可查閱有關手冊,缺少現成數據則可取樣用電導率儀測定。但有時候也有從管線上取樣去實驗室測定認為可用,而實際電磁流量計不能工作的情況。這是由於測電導率時的液體與管線內液體已有差別,譬如液體已吸收了大氣中的CO2或NO ,生成碳酸或硝酸,電導率增大。
對於含有顆粒或纖維液體產生的噪聲漿液,採取提高激勵頻率的方法能有效地改善輸出晃動。有的頻率可調的IFM3080F型 DN300電磁流量計,測量濃度3.5%瓦楞紙板漿液,在現場以不同激勵頻率測量所顯示瞬時流量晃動量。當頻率較低,為50/32Hz時,晃動高達10.7%;頻率提高到50/2Hz,晃動降低至1.9%,效果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