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萬物理論》的發布會上,霍金說,他流淚了。因為這部電影是根據他和前妻的真實故事改編。
在1963年的新年派對上,霍金和前妻簡一見鍾情。她愛他聰明的頭腦、幽默的談吐,他喜歡她溫柔的脾性、明媚的笑容。
相戀後的日子也相當甜蜜,她帶他領略人文藝術,給他充滿詩意的浪漫;他帶她暢遊宇宙,體會時間旅行的奧妙。
雖然他們的興趣、觀念、信仰都不同,可他們在彼此身上看到了另一個世界,那種美好,妙不可言。
可好景不長,霍金查出患有漸凍症,被醫生告知只有兩年的生命。簡得知後,不僅沒放棄,還不顧全家人的反對,立刻與他舉行了婚禮。
然而,相愛容易,相守難。兩人的柔情蜜意,很快就被婚後痛苦難捱的日子撕得粉碎。
為了丈夫,簡不得不放棄熱愛的事業,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如一個永動機那樣絲毫不敢懈怠,因為她知道,只有這樣,才能給他續命。
沒了事業,又要照顧3個年幼的孩子,還要承受隨時失去愛人的痛苦,簡仿佛墜入黑洞,想逃離,卻找不到出口。
而那時的霍金,卻因為沉迷於物理的世界,常常一周都很難跟妻子講上一句話,更別說給予體貼和關心了。
漸漸地,愛情消耗殆盡,維繫彼此關係的僅僅是責任而已。
終於,二十多年後,他們決定給彼此自由。
沒有爭吵、沒有哭訴,分手時刻,正如影片中演繹的那樣,簡動情地說:「我愛過你,我盡力了,」霍金也表示遺憾:「我有全世界最聰明的大腦,卻不能給你幸福和美滿。」
分手多年後,雖然愛情已逝,他們之間卻仍留有情誼和尊重。簡會為霍金的成功喝彩,霍金也會為簡重獲幸福送上滿滿的祝福。
電影《萬物理論》上映時,霍金和簡一起出席首映禮,看著演員們對他們年輕時愛情的演繹,默契的流淚,愉快地追憶青春。
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明白,相愛時就用盡全力,分手了,就各生歡喜。
村上春樹曾說,如若相愛,便攜手到老,如若錯過,便護他安好。體面分手才是對彼此最大的尊重,而保有尊重,才不枉相愛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