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生物學研究的是什麼 宇宙中真的還有其他生命嗎

2020-11-29 新華網客戶端

地外生物學是研究地球以外天體上生命的生存、分布及其特徵的學科。是空間生命科學的一個分支。地外生物學的研究涉及的領域很廣,如天文學、生物學、空間物理學、空間化學和生物化學等。目前,地外生物學的研究主要限於地外有無生命的探索,隨著空間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地外生命的探索,已由設想、推論而進入直接的觀察實驗階段。

對地外有無生命,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生命的發生純屬偶然現象,在第二顆行星上重演的可能性極小;另一種認為,宇宙中可以有生命,但對生命的發生和組成有爭論。如瑞典的阿亨尼斯(G.O.S.Arrhenius)認為生命及其胚胎能從一個天體遷移到另一個天體,當它落到適合於生長的天體時,就繼續生長,並成為該天體所有生物的祖先。對生命的組成成分有人認為不是碳,而是矽或鍺,其溶劑不是水而是乙二醇。也有人認為,生命的概念和有無生命的標準應該是以地球上活的生物的概念為標準,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氫化合物構成,以蛋白質的形式存在,以核酸作為遺傳的物質基礎。目前在地外生命的探索中,大多是以此為依據。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及其存在的條件 地球上的生命是從無機物演化來的。當原始大氣成分,如水蒸氣、二氧化碳、氫、氨、甲烷等無機物,在外界光、熱、電等因素作用下,合成簡單的有機小分子(如單糖、胺基酸、核苷酸),有機小分子逐步組合成為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多糖)。這個過程發生在約40億年前。人們發現在32億年前的巖石中有古代細菌和藍藻的化石。也就是說,在那時已存在原始生物。原始生物再經過漫長的歲月,逐漸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產生出各種微生物、植物和動物。

從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過程看,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是:①生物大分子的存在。②要有供生命生長、繁殖所必需的營養物質的存在。③必要的大氣成分。大氣不僅是生物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氧的提供者,而且大氣覆蓋天體表面,也可以保護生命免受宇宙線、紫外線和隕石等的損害,防止水分逸失。④要有合適的溫度。⑤要有代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水的存在。⑥必要的時間。因為生命的發生和進化,都需要有漫長的時間。

地外生命的探索 要確認天體上有無生命,應該直接觀察某一天體上有無生命物質或者生命體的殘骸。但在行星際航行實現以前,主要是通過研究行星表面化學的和物理的條件,以此同生命所必需的條件相比較,間接推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隕石分析通過對隕石的分析研究發現,隕石中含有多種不同的胺基酸。經化學家研究表明,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可以通過無機化合物的方式產生,也就是說,這樣合成的胺基酸是屬於非生物源性的。非生物源性胺基酸的特點是具有相等的L型和D型結構。而地球上生物源性胺基酸都是L型結構。目前,在隕石中發現的胺基酸種類中,有些是在地球上活細胞中見到過的,例如1969年9月隕落於澳大利亞的隕石中含有18種胺基酸,其中有8~10種在地球上的活細胞中見到過。它們作為生物前分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對火星、木星、土星的探測 根據天文學知識,在太陽系中,只有火星在某些方面同地球相似。如火星的兩極與地球一樣有極冠,冬季增大,夏季縮小或消失;火星上也有四季和晝夜的變化,表面有隨季節而變化的色斑;火星的表面溫度也較接近生命生存的適宜範圍。因此,人們差不多有一世紀之久猜測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蘇聯分別發射了「水手」號、「火星」號等火星探測器,對火星的大氣成分、地表溫度等環境進行了多方面的探測。探測結果表明,火星的極冠是由冰組成的,火星上有沙漠,火星表面經常揚起巨大的塵暴,火星表面的色斑變化就是塵埃移動的結果,並不是植物。1975年,美國發射了兩個「海盜」號探測器,以考察火星上是否存在低級生命形式。在該探測器上進行了3種探測火星土壤微生物的實驗。實驗發現,火星土壤釋放出氧和二氧化碳等氣體,科學家認為這種氣體是非生物源性的,可能是某種化學反應的結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在火星上找到生命存在的證據。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原創,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真的存在地外生命嗎?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除了地球,在其他星球上,是否還有著生命的存在?長久以來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地外生命一直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話題。今天,我們將基於地球生命出發,從我們的藍色家園,一步步邁向深空,來回顧人類對地外生命探索的歷程。
  • 地外智慧生命真的存在嗎?
    20世紀50年代,一種新的研究宇宙的方法嶄露頭角。在這些行星上肯定會具備了適合於智慧生命存在的自然條件。人類早已清楚,太陽與其他星系中的恆星幾乎沒有什麼不同,也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在宇宙的其他角落裡很可能存在這樣的行星,與人類相似的智慧生命已經在那裡繁衍生息。這個觀點不排除地外生命與我們通訊聯絡的可能,引起了科學界的重視。
  • 太陽系外24顆比地球更適宜的星球,宇宙中是否還有其他生命?
    宇宙中是否還有其他生命,這是上世紀和本世紀一直被人們爭吵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可觀測宇宙的範圍越來越大,但是似乎並未發現任何行星有生命的痕跡。在太陽系中,科學家多次發現金星和火星上有組成生命特徵的重要要素,但到底是不是有了這些特徵就一定會有生命,這也是不確定的。
  • 宇宙中除了人類還有其他生命嗎?
    時空通訊認為肯定有,因為宇宙太大了,有無數的星系和行星。其中類地行星也不少,其中我們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就有1000~4000億顆恆星,行星更是無數;而宇宙中又有無數的星系,有無數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在宇宙,生命的表現形式千差萬別,並不要求地球一樣的環境才會產生生命和孕育文明,只是地外生命或文明可能並不像地球生命的樣子
  • 各國爭相觀測星外文明信號,宇宙中除了地球還有其他智慧生命嗎?
    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茫茫宇宙空間浩瀚無垠,而地球只不過是銀河系中的太陽系的一顆再普通不過的小行星,相比於一片黑洞的宇宙和其他發光發亮的紅矮星、白矮星等等,地球微小渺茫地就像一粒塵埃。科學家已經相信,宇宙中一定還有其他智慧生命的存在,人類一定不是其間孤立無援的個體。
  • 地外生命出現了?科學家有重大發現,或許宇宙遍布生命
    地外的生命真的出現了嗎?近期科學家在隕石中有重大發現,宇宙或許真的是遍布生命。近期,一塊天降隕石的出現,讓科學家有了重大發現,或許,地球的生命真的是起源於宇宙,而且生命遍布宇宙。事實上,關於生命起源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長期困擾著大批的科學家,那些認為生命起源於宇宙的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努力尋找著相關的證據,當然,他們也確實有過許多驚人的發現,比如他們發現在外星球中存在簡單著的有機化合物。
  • 地外生命出現了?科學家在隕石中有重大發現,宇宙或許遍布生命
    科學家在一塊隕石中有了重大發現,或許地球生命真的起源於宇宙,且宇宙可能遍布著生命。事實上,這個話題是一個困擾科學家多年的難題,那些認為生命起源於宇宙的科學家一直都在努力著找尋著相關證據。雖然他們也確實有過驚人的發現,就比如在帶外星球中發現簡單的有機化合物,但是卻始終沒有直接的證據能證明地外生命的存在,也因此無法證明生命起源於宇宙。然而,一顆隕石的出現,給相信生命起源於宇宙的科學家帶來了希望。
  • 科學家在2020年的4大發現,與外星人有關,地外生命真的存在嗎?
    在我們看來,金星的環境非常惡劣,是不可能孕育出生命的,但是磷化氫除了天然形成外,還有一種途徑,那就是生物合成。科學家卻認為金星的大氣層還是比較適宜的,而磷化氫正好出現在大氣層中,這也提高了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五角大樓公布的UFO視頻除了在宇宙上的探索外,還有一則新聞也比較勁爆,那就是美國五角大樓所公布的UFO視頻。
  • 人類探索宇宙的動力,除了尋找其他生命外,其實還有這個隱晦原因
    人類探索宇宙的動力,除了尋找其他生命外,其實還有這個隱晦原因在之前小編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人類一直在探索著宇宙,雖然杳無音信,讓我們很多人感到失望,但我們卻孜孜不倦的繼續著這項任務,我們在宇宙中探索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呢?
  • 什麼是「嬰兒宇宙」?「嬰兒宇宙」真的可以更容易的誕生生命嗎?
    而小編還是接著剛才的說到的剛出生的嬰兒那段,雖然嬰兒宇宙聽起來是一個新誕生的宇宙,但其實並不是。而關於為什麼「嬰兒宇宙」是否更容易孕育生命?下面就讓咱們真正的了解一下什麼是嬰兒宇宙,以及嬰兒宇宙真的可以更容易的誕生生命嗎?什麼是「嬰兒宇宙」?什麼是嬰兒宇宙?
  • 生命有目的嗎?——生物學研究為什麼擺脫不了目的論
    (遺憾的是,對我來說,這一解釋也站不住腳,因為最近的研究表明,板塊可能是個體識別彼此為同一物種成員的一種方式)。但本文並不關於恐龍本身,而是關於生物學家在探究恐龍身體是如何工作時所採用的思維方式。題目問甲板的作用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它們是用來打架的嗎?它們是為了吸引異性嗎?它們是用來控制熱量的嗎?這種語言來自於目的論,telos在希臘語中是結束的意思。
  • 智慧生命,應該會在哪裡,宇宙中還有其他可居住的行星嗎?
    不管在什麼地方,生命只可能生存在具備宜居條件的行星上。因此,問題「宇宙間還有其他智慧生命嗎」可歸結為「宇宙中還有其他可居住的行星嗎」。直到現在,生命科學還不能確切地告訴我們生命究竟是怎樣產生的。但我相信,我們不是孤獨的,地球不是宇宙間獨一無二的具有生命的行星。我們生活在一個普通的行星上,這顆行星繞著一顆普通的恆星旋轉,而這顆普通恆星又是在一個普通的星系裡。有人認為,質量是太陽質量0.9倍至1.1倍的那些恆星周圍大多有宜居行星,這些以十億計的行星中有相當一部分都發展出了生命,而存在智慧生命的可能少些,也許只有6%。
  • 已知宇宙很大,未知宇宙更大,宇宙中其他生命在哪?
    過去對宇宙中的星系和恆星的數量的估計已被發現是低估的。近些年的估計是大約有4000億顆恆星。僅在銀河系中就有4000億顆恆星。我們的銀河系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平均)大小的星系(被歸類為棒旋星系)。近些年的估計是在已知的宇宙中大約有4000億個星系。記住,我們不能觀測到宇宙的全部,所以還有未知的宇宙。
  • 「中國天眼」啟動地外文明搜索,真的能找到嗎?
    《科技日報》4月28日報導,「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不少一直關注 FAST 望遠鏡研究進展的網友大概要問了:這是認真的嗎?真的能找到嗎?現在「中國天眼」也加入了搜尋地外文明信號這個令人充滿遐想的領域——為了回答「真的能找到嗎」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對人類開展「地外文明搜尋」的歷史做一系統的回顧。
  • 宇宙中真的沒有其他生物了嗎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萬一宇宙中沒有任何外星人,這是非常恐怖的論點。難以置信地球為什麼會在宇宙中孤獨地存在著?1961年,天文學家法蘭克德瑞克提出一個方程式,試圖解答這個問題,方程式裡有七個參數,一旦你放入數值,就會得出宇宙中可偵測到的外星文。
  • 生物宜居星球,除了地球外,宇宙中還有其他星球嗎?
    實現:宇宙中可能充滿了數十億個行星,其中某些行星肯定與地球相似。超級地球與金髮姑娘(Goldilocks)區如果宇宙中存在另一個地球,它是否不需要看起來像地球?當然可以,但是找到一個恰好跨過12,756公裡並在其軸上傾斜了近24度的藍色世界的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
  • 地球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
    你真的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嗎?你真的了解我們人類存在的意義嗎?千百年來,當人們每每仰望星空,總是會發出類似的感想。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的?地球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嗎?一九二七年,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用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個了不起的事情,原來這個宇宙中不只有銀河系,還有其他很多的星系,這個宇宙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大很多,所以他覺得我們的地球,只是一個普通的星球而已,這種想法後來發展成了一個理論,叫做平庸原理。
  • 地外智慧生命存在嗎?為什麼人擇原理有其合理性?
    Rees 編譯:Shea 地外智慧生命存在嗎?甚至我們問這樣一個問題都倚賴一個重要的事實:我們的宇宙允許複雜性(例如人類)出現。很顯然,人類的生物學細節以及人類的出現取決於地球及其演化過程的某些特徵。
  • 科學史上365天——地外生命探索
    人類從未忘記尋找地外生命英國哲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伯特蘭·羅素曾經說過:「在茫茫宇宙中,一個小小角落的一顆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類僅僅是一個短短的插曲而已,說不定在宇宙中的其他地方還有一些生物,甚至他們優越於我們,可能超越我們,比我們超越水母還要強。
  • 在宇宙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宇宙存在?多重宇宙的觀點是真的嗎?
    宇宙浩瀚無垠,而隨著人類世界的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也在不停的深入。不過,以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想要將宇宙的秘密全部探索出來,可能還有著很大的障礙。雖然從表面上來看,如今人類的科學技術是處在一個非常高的位置,但是對宇宙的探索很顯然是不夠的。科學家們對宇宙仍然有很多的秘密都沒有解釋,其中就包括多重宇宙的觀點詮釋。人類真的生活在多重宇宙中嗎?而在宇宙之外,又是否還存在著其他宇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