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金屬粉末噴射成型技術概念及發展

2020-12-06 慧聰網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金屬粉末噴發成型技能(metal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簡稱MIM)是將現代塑料噴發成形技能引進粉末冶金範疇而構成的一門新式粉末冶金近淨構成形技能。其根本技能進程是:首先將固體粉末與有機粘結劑均勻混練,經制粒後在加熱塑化狀態下(~150℃)用噴發成形機寫入模腔內固化成形,然後用化學或熱分化的辦法將成形坯中的粘結劑脫除,終究經燒結細密化得到終究商品。

    金屬粉末噴發成型技能(metal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簡稱MIM)是將現代塑料噴發成形技能引進粉末冶金範疇而構成的一門新式粉末冶金近淨構成形技能。其根本技能進程是:首先將固體粉末與有機粘結劑均勻混練,經制粒後在加熱塑化狀態下(~150℃)用噴發成形機寫入模腔內固化成形,然後用化學或熱分化的辦法將成形坯中的粘結劑脫除,終究經燒結細密化得到終究商品。與傳統技能對比,具有精度高、安排均勻、功用優良,出產本錢低一級特色,其商品廣泛應用於電子信息工程、生物醫療器械、工作設備、轎車、機械、五金、體育器械、鐘錶業、武器及航空航天等工業範疇。因而,國際上普遍認為該技能的開展將會致使零部件成形與加工技能的一場革新,被譽為「當今最搶手的零部件成形技能」和「21世紀的成形技能」。

    美國加州Parmatech公司於1973年創造,八十年代初歐洲很多國家以及日本也都投入極大精力開端研討該技能,並得到敏捷推行。格外是八十年代中期,這項技能完結工業化以來更取得日新月異的開展,每年都以驚人的速度遞加。到目前為止,美國、西歐、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一百多家公司從事該技能技能的商品開發、研發與出售作業。日本在競賽上十分活潑,並且表現傑出,很多大型株式會社均參加MIM工業的推行,這些公司包含有太平洋金屬、三菱制鋼、川崎制鐵、神戶制鋼、住友礦山、精工——愛普生、大同特殊鋼等。目前日本有四十多家專業從事MIM工業的公司,其MIM工業商品的出售總值早已超過歐洲並直追美國。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百餘家公司從事該項技能的商品開發、研發與出售作業,MIM技能也因而變成新式製作業中最為活潑的前沿技能範疇,被國際冶金職業的開拓性技能,代表著粉末冶金技能開展的主方向MIM技能。

    金屬粉末噴發成型技能是集塑料成型技能學、高分子化學、粉末冶金技能學和金屬資料學等多學科透與穿插的商品,運用模具可噴發成型坯件並經過燒結疾速製作高密度、高精度、三維雜亂形狀的構造零件,能夠疾速精確地將設計思維物化為具有必定構造、功用特性的成品,並可直接批量出產出零件,是製作技能職業一次新的革新。該技能技能不只具有慣例粉末冶金技能工序少、無切削或少切削、經濟效益高級長處,並且克服了傳統粉末冶金技能成品、質料不均勻、機械功用低、不易成型薄壁、雜亂構造的缺點,格外適合於大批量出產小型、雜亂以及具有特殊需求的金屬零件。技能流程粘結劑→混煉→噴發成形→脫脂→燒結→後處理

    粉末金屬粉末

    MIM技能所用金屬粉末顆粒尺度通常在0.5~20μm;從理論上講,顆粒越細,比表面積也越大,易於成型和燒結。而傳統的粉末冶金技能則選用大於40μm的較粗的粉末。有機膠粘劑

    有機膠粘劑作用是粘接金屬粉末顆粒,使混合料在噴發機料筒中加熱具有流變性和潤滑性,也就是說股動粉末活動的載體。因而,粘接劑的挑選是全部粉末的載體。因而,粘拉挑選是全部粉末噴發成型的要害。對有機粘接劑需求:

    1.用量少,用較少的粘接劑能使混合料發生較好的流變性;

    2.不反響,在去掉粘接劑的進程中與金屬粉末不起任何化學反響;

    3.易去掉,在成品內不殘留碳。混料把金屬粉末與有機粘接劑均勻摻混在一同,使各種質料變成噴發成型用混合料。混合料的均勻程度直接影響其活動性,因而影響噴發成型技能參數,以致終究資料的密度及其它功用。噴發成形本步技能進程與塑料噴發成型技能進程在原理上是共同的,其設備條件也根本一樣。在噴發成型進程中,混合料在噴發機料筒內被加熱成具有流變性的塑性物料,並在恰當的噴發壓力下寫入模具中,成型出毛坯。噴發成型的毛坯的微觀上應均勻共同,然後使成品在燒結進程中均勻縮短。萃取成型毛坯在燒結前有必要去掉毛坯內所含有的有機粘接劑,該進程稱為萃取。萃取技能有必要確保粘接劑從毛坯的不一樣部位沿著顆料之間的微小通道逐漸地排出,而不降低毛坯的強度。粘結劑的掃除速率通常遵循分散方程。燒結燒結能使多孔的脫脂毛坯縮短至密化變成具有必定安排和功用的成品。雖然成品的功用與燒結前的很多技能要素有關,但在很多情況下,燒結技能對終究成品的金相安排和功用有著很大、乃至決定性的影響。後處理關於尺度需求較為精細的零件,需求進行必要的後處理。這工序與慣例金屬成品的熱處理工序一樣。MIM技能的特色MIM技能與其它加工技能的比照MIM運用的質料粉末粒徑在2-15μm,而傳統粉末冶金的原粉粉末粒徑大多在50-100μm。MIM技能的成品密度高,原因是運用微細粉末。MIM技能具有傳統粉末冶金技能的長處,而形狀上自由度高是傳統粉末冶金所不能到達的。傳統粉末冶金限於模具的強度和填充密度,形狀大多為二維圓柱型。

    傳統的精細鑄造脫燥技能為一種製作雜亂形狀商品極有用的技能,近年運用陶心輔佐能夠完結狹縫、深孔穴的成品,可是礙於陶心的強度,以及鑄液的活動性的約束,該技能仍有某些技能上的困難。通常而言,此技能製作大、中型零件較為適宜,小型而雜亂形狀的零件則以MIM技能較為適宜。對比項目製作技能MIM技能傳統粉末冶金技能粉末粒徑(μm)2-1550-100相對密度(%)95-9880-85商品分量(g)小於或等於400克10-數百商品形狀三維雜亂形狀二維簡略形狀機械功用好壞。

    MIM製程和傳統粉末冶金法的對比壓鑄技能用在鋁和鋅合金等熔點低、鑄液活動性良好的資料。此技能的商品因資料的約束,其強度、耐磨性、耐蝕性均有極限。MIM技能能夠加工的原資料較多。

    精細鑄造技能,雖然在這些年其商品的精度和雜亂度均進步,但仍比不上脫蠟技能和MIM技能,粉末鑄造是一項重要的開展,已適用於連杆的量產製作。可是通常而言,鑄造的工程中熱處理的本錢和模具的壽數仍是有疑問,仍待進一步處理。

    傳統機械加工法、近期靠自動化而進步其加工能力,在作用和精度上有極大的進步,可是根本的程序上仍脫不開逐漸加工(車削、刨、銑、磨、鑽孔、拋光等)來完結零件形狀的方法。機械加工辦法的加工精度遠優於其他加工辦法,可是因為資料的有用運用率低,且其形狀的完結受限於設備與刀具、有些零件無法用機械加工完結。相反,MIM能夠有用運用資料,不受約束,關於小型、高難度形狀的精細零件的製作,MIM技能對比機械加工而言,其本錢較低且效率高,具有很強的競賽力。

    MIM技能並非與傳統加工辦法競賽,而是彌補傳統加工辦法在技能上的缺乏或無法製作的缺點。

MIM技能能夠在傳統加工辦法製作的零件範疇上表現其特長。MIM技能在零部件製作方面所具有的技能優勢可成型高度雜亂構造的構造零件

    噴發成型技能技能運用噴發機噴發成型商品毛坯,確保物料充沛充滿模具型腔,也就確保了零件高雜亂構造的完結。以往在傳統加工技能中先作成單個元件再組組成組件的方法,在運用MIM技能時能夠考慮整組成完好的單一零件,大大削減過程、簡化加工程序。MIM和其他金屬加工法的對比成品尺度精度高,不用進行二次加工或只需少數精加工噴發成型技能可直接成型薄壁、雜亂構造件,成品形狀已接近終究商品需求,零件尺度公役通常保持在±0.1-±0.3左右。格外關於降低難於進行機械加工的硬質合金的加工本錢,削減寶貴金屬所加工丟失尤其具有重要意義。成品微觀安排均勻、密度高、功用好.

    在限制進程中因為模壁與粉末以及粉末與粉末之間的摩擦力,使得限制壓力分布十分不均勻,也就致使了限制毛坯在微觀安排上的不均勻,這樣就會形成限制粉末冶金件在燒結進程中縮短不均勻,因而不得不降低燒結溫度以削減這種效應,然後使成品孔隙度大、資料細密性差、密度低,嚴重影響成品的機械功用。反之噴發成型技能是一種流體成型技能,粘接劑的存在確保了粉末的均勻排布然後可消除毛坯微觀安排上的不均勻,進而使燒結成品密度可到達其資料的理論密度。通常情況下限制商品的密度最高只能到達理論密度的85%。成品高的細密性可使強度添加、韌性加強,延展性、導電導熱性得到改進、磁功用進步。效率高,易於完結大批量和規模化出產MIM技能運用的金屬模具,其壽數和工程塑料噴發成型具模具適當。因為運用金屬模具,MIM適合於零件的大量出產。因為運用噴發機成型商品毛坯,極大地進步了出產效率,降低了出產本錢,並且噴發成型商品的共同性、重複性好,然後為大批量和規模化工業出產提供了確保。適用資料規模寬,應用範疇寬廣(鐵基,低合金,高速鋼,不鏽鋼,克閥合金,硬質合金)

    可用於噴發成型的資料十分廣泛,原則上任何可高溫澆結的粉末資料均可由MIM技能形成零件,包含了傳統製作技能中的難加工資料和高熔點資料。此外,MIM也能夠依據用戶的需求進行資料配方研討,製作任意組合的合金資料,將複合資料成型為零件。噴發成型成品的應用範疇已廣泛國民經濟各範疇,具有寬廣的市場前景。

    噴發成型成品的功用與本錢剖析

    MIM技能選用微米級細粉末,既能加速燒結縮短,有助於進步資料的力學功用,延伸資料的疲憊壽數,又能改進耐、抗應力腐蝕及磁功用。

    MIM技能的應用範疇包含:

    1.計算機及其輔佐設備:如印表機零件、磁芯、撞針軸銷、驅動零件

    2.東西:如鑽頭、刀頭、噴嘴、槍鑽、螺旋銑刀、衝頭、套筒、扳手、電工東西,手東西等

    3.家用用具:如表殼、表鏈、電動牙刷、剪刀、風扇、高爾夫球頭、珠寶鏈環、原子筆卡箍、刃具刀頭號零部件

    4.醫療機械用零件:如牙矯形架、剪刀、鑷子

    5.軍用零件:飛彈尾翼、槍枝零件、彈頭、藥型罩、引信用零件

    6.電器用零件:電子封裝,微型馬達、電子零件、傳感器材

    7.機械用零件:如松棉機、紡織機、卷邊機、工作機械等;

    8.轎車船舶用零件:如離合器內環、拔叉套、分配器套、汽門導管、同步轂、安全氣囊件等。

責任編輯:鄭必佳

【慧聰資訊手機客戶端下載】

相關焦點

  • 淺析金屬粉末選擇性雷射燒結快速成型技術
    美國Texas大學Austin分校進行了沒有聚合物粘結劑的金屬粉末如CuSn NiSn青銅鎳粉複合粉末的SLS成形研究,並成功地製造出金屬零件。近年來,他們對單一金屬粉末雷射燒結成形進行了研究,成功地製造了用於F1戰鬥機和AIM9飛彈的工NCONEL625超合金和Ti6A 14合金的金屬零件。美國航空材料公司已成功研究開發了先進的欽合金構件的雷射快速成形技術。
  • 金屬粉末注塑成型(MIM)常見缺陷原因分析
    金屬粉末注塑成型(MIM)是一種將粘結劑和金屬粉末混合得到的增塑混合料注射到特定模具的一種成型加工方法,是粉末冶金與聚合物注塑成型相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成型技術。特別適合於大批量生產小型、外形複雜且用量較大的金屬製品,尤其結構複雜、體積較小、特殊要求的精密金屬零件,難以用傳統加工手段加工且加工成本較高,金屬粉末注塑成型可降低加工成本。金屬粉末注塑成型(MIM)製品的生產過程是:粉末+粘結劑→混煉→造粒→注射成形→脫脂(MIM脫脂爐)→燒結(MIM燒結爐)→後續處理→成形產品。
  • 陶瓷粉末注塑機的成型工藝說明
    陶瓷粉末注射成型機,注射成形是將陶瓷粉末和有機粘結劑混合,然後用注塑機在130-300下將陶瓷材料注入金屬模腔。冷卻後,粘合劑固化,然後可以取出坯件進行成型。包括0.6毫米薄壁和側芯孔的複雜零件,燒結後的毛坯尺寸和實際尺寸精度高,尺寸公差在1%以內,幹壓為1%-2%,注漿成型為5%。注射成型過程的周期為10 - 90S。陶瓷粉末注射成型機注射成型工藝簡單,成本低,緻密均勻。
  • Simufact推出了金屬粘結劑噴射(MBJ)仿真技術,以實現批量生產
    Binder Jetting粘結劑噴射金屬3D列印技術由於燒結過程中發生的零件收縮,需要通過補償以解決失真。仿真軟體工具可以更好地模擬和預測補償方案,然後相應地調整零件幾何形狀。然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有時候只對特定的幾何形狀有意義。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來共同了解有關粘結劑噴射金屬3D列印工藝的最新仿真發展。
  • 金屬成型技術革命-金屬選區雷射熔融技術
    自上世紀80年代3D列印技術,又稱增材製造,如圖1所示。開創以來,各界普遍預期該技術將革新複雜零件的製造,從醫療植入物到噴氣發動機部件。選區雷射燒結SLS技術催生了許多新興的三維列印技術,如近年來發展迅速的電子束熔化技術,在真空環境下,用30至60kV的電壓產生的電子束熔化金屬粉末。
  • 雷射燒結快速成型技術特點及發展趨勢
    選擇性雷射燒結是採用雷射有選擇地分層燒結固體粉末,並使燒結成型的固化層層層疊加生成所需形狀的零件。其整個工藝過程包括CAD模型的建立及數據處理、鋪粉、燒結以及後處理等。對於一般的塑膠製品只需花一二天,cad模具一個星期即可完工。
  • 變不可能為可能的金屬3D列印技術
    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具有短期製造、按需製造、快速原型優勢的金屬3D列印技術,正在使很多不可能成為可能。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金屬3D列印技術主要有以下五種:雷射選區燒結(SLS)、納米顆粒噴射金屬成型(NPJ)、雷射選區熔化(SLM)、雷射近淨成型(LENS)和電子束選區熔化(EBSM)技術。
  • 5大材料噴射3D印表機原理
    PolyJet即聚合物噴射技術,其成型原理類似3DP技術,但噴射的不是粘合劑而是光固化樹脂,噴射完成後通過紫外光照射固化成型。噴射系統主要是噴射粘合劑,根據粉末材料的不同需要選擇不同的粘結劑。呋喃粘合劑通常用於砂型鑄造應用,酚醛粘合劑通常用於砂型和型芯,矽酸鹽粘合劑是對砂型和型芯更環保的粘合劑,水基粘合劑通常用於金屬粉末。
  • 光與影的魅力 3D列印之光聚合成型技術
    每種類型按照成型技術的不同,又演化出多種種類,其中,熔融層積(FDM)屬於擠出成型類,粒狀物料成型又包括直接金屬雷射燒結(DMLS)、電子束熔融(EBM)、選擇性雷射燒結(SLS)、選擇性熱燒結(SHS)、選擇性雷射融化成型(SLM),光聚合成型技術則包括光固化成型(SLA)、數字光處理(DLP)、聚合物噴射(PI)。
  • 絕對乾貨 3D列印SLS技術詳解
    在成型的過程中,未經燒結的粉末對模型的空腔和懸臂起著支撐的作用,因此SLS成型的工件不需要像SLA成型的工件那樣需要支撐結構。SLS工藝使用的材料與SLA相比相對豐富些,主要有石蠟、聚碳酸酯、尼龍、纖細尼龍、合成尼龍、陶瓷甚至還可以是金屬。當工件完全成型並完全冷卻後,工作檯將上升至原來的高度,此時需要把工件取出使用刷子或壓縮空氣把模型表層的粉末去掉。
  • 惠普3D列印技術的演變:從聚合物到金屬增材製造
    惠普公司自2016年正式商業化其增材製造技術以來,已推出了多款聚合物3D列印系統以及基於粘結劑噴射的金屬3D列印技術。惠普對於佔領未來12萬億美元製造業領域的下一個高地,開啟了全速前進模式。
  • 全球3D列印技術發展的新趨勢
    三大技術類型支撐產業發展   根據所用材料及生成片層方式的區別,產業不斷拓展出新的3D列印技術路徑和實現方法。可大致歸納為擠出成型、粒狀物料成型、光聚合成型三大技術類型,每種類型又包括一種或多種技術路徑。   一是擠出成型。
  • 疊加的魅力 3D列印之熔融沉積成型技術
    1992年該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基於FDM技術的3D印表機,標誌著FDM技術步入商用階段。2009年FDM關鍵技術專利到期,各種基於FDM技術的3D列印公司開始大量出現,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光聚合成型和其他成型幾大類,基礎成型主要代表技術路徑為熔融沉積成型(FDM);粒狀物成型技術路徑主要包括電子束熔化成型(EBM)、選擇性雷射燒結(SLS)、三維列印(3DP)、選擇性熱燒結(SHS)等;光聚合成型主要包括光固化(SLA)、數字光處理(DLP)、聚合物噴射(PI);其他技術包括雷射熔覆快速製造技術(LENS)、熔絲製造(FFF)、 融化壓模(MEM)、層壓板製造(LOM)等。
  • 解讀金屬3D列印技術分類
    很多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3D列印技術到底是什麼?有哪些種類?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金屬3D列印有哪些種類?這只是個人的結總和觀點,分享給大家。3D列印技術到底是什麼? Taylor(2018)描述了切材料製造(傳統製造)和增材製造之間的概念差異。切材料製造——一種製造工藝,採用大於成品零件最終尺寸的固體材料塊,然後切除材料,直至達到所需產品形狀。
  • 主流金屬3D列印原理圖(多圖)
    在我們工業領域當中,金屬3D列印可以說是先進位造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3D列印技術體系中非常有潛力的技術。想必很多人都好奇,3D列印是如何將金屬列印出來變成實物?需要經歷怎樣的一個過程?現在主流的金屬3D列印有五種:納米顆粒噴射金屬成型(NPJ)、選區雷射燒結(SLS)、選區雷射熔化(SLM)、雷射近淨成型(LENS)和電子束熔煉(EBM)技術。
  • 粉末床電子束熔融金屬3D列印技術的發展與現狀
    在過去的20年中,金屬增材製造領域出現了許多經過不斷開發改進、並經過檢驗的成熟技術。這些技術使用各種原料,例如粉末、金屬絲以及金屬棒。有些工藝將能量直接施加到材料上以製造零件,有些工藝則先製造一個預製坯,然後再進行燒結以得到具有足夠冶金性能的金屬部件。
  • 選區雷射熔化技術用於快速成型
    選區雷射熔化成型技術為功能零件、醫療定製化產品的快速製造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案。                  隨著分層製造技術(Layer Manufacturing)的發展,其研究熱點轉變到快速直接製造上。目前直接成型金屬零件的快速成型方法包括雷射立體成型、選擇性雷射燒結與選區雷射熔化技術。雷射立體成型技術使用的是大功率雷射器,由於雷射光斑較大,雖然可以得到冶金結合金屬零件,但其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不好。
  • 批量噴射金屬3D印表機,將開啟增材製造2.0時代?
    2020年11月18日,Desktop Metal正式將其粘合劑噴射3D列印技術定義為「增材製造2.0」,北美、EMEA和APAC的客戶正式將Shop System商業化。這是否意味著人們期待已久的用於終端生產的金屬粘合劑噴射革命終於來了?
  • 基於燒結工藝的金屬增材製造工作原理
    早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人們就使用陶瓷粉末和聚合物粘合劑開創了第一種陶瓷注射成型工藝。20世紀50年代,金屬粉末開始被用於注射成型。然而,與鑄造技術相比,採用注射成型(MIM)的燒結工藝成本更高、過程更加複雜。到1970年,人們的經驗不斷增長,隨即發現,MIM技術雖比鑄造昂貴,但在高複雜性零件製造方面極為有效。
  • 3D列印技術SLM、SLS成型原理!
    近年來,隨著工業技術的進步,3D列印技術得到迅速發展並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各類3D列印技術被紛紛報導。為大家整理一些3D列印技術,用動圖的方式生動呈現出其原理。金屬3D列印技術可以直接用於金屬零件的快速成型製造,具有廣闊的工業應用前景,是國內外重點發展的3D列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