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君收到風,華南瀕危所一團隊研究珠江流域巴西龜時,發現一種高致病性沙門氏菌,這種菌在國外已引發過多起兒童急性感染。專家提醒,兒童養寵物龜時要注意衛生,尤其是眼睛後有明顯紅條的「紅耳龜」(即巴西龜)!
===============================
有巴西龜攜高致病沙門氏菌
2010年以來,廣東省昆蟲研究所暨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龔世平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廣東珠江流域對來自北美洲的巴西龜的生態危害開展了研究。項目組從珠江流域野外研究點捕獲41隻巴西龜,對它們做了病原微生物檢測發現,39%的個體攜帶波摩那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病是一種由沙門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全球每年大約有1.3億人感染沙門氏菌。
在惠東縣時,龔惠平他們就遇到過有當地人拿巴西龜煲湯喝,後來得了痢疾,「當時就在懷疑,那些龜可能帶了這種致病菌。」
病菌危害
致人血性腹瀉 對兒童危害較大
龔世平說,這次研究最大意義在於,確認了這種高致病性沙門氏菌在中國境內的巴西龜體內存在,「只要存在,病菌會感染給同類,感染給其他的蜥蜴、蛇等爬行動物,它們排洩物中的病菌也會汙染水體。」
波摩那沙門氏菌是沙門氏菌家族中的一種高致病性的血清型,能導致人血性腹瀉、痙攣、發燒,甚至死亡,尤其對兒童危害嚴重,死亡率較高。
目前,人類波摩那沙門氏菌感染主要流行於美歐地區,龜類和其他爬行動物是重要的傳染源。龔世平介紹,這是該病菌首次在我國野外動物體內被發現。
什麼是巴西龜
眼睛後有明顯紅條
巴西龜(紅耳龜)有花紋鮮明的龜殼,原產於美國及中美洲,1987年作為觀賞物種引入我國,由於生長速度快、高繁殖、易存活,它對本土龜是個危險的傢伙,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最危險的100個入侵物種之一。
龔世平介紹,近年來巴西龜已在我國野外廣泛分布。巴西龜適應能力非常強,而且天敵少,「成年後,估計也就只有人能吃掉它了」。
預防措施
摸完龜要洗手,別邊吃邊跟龜玩
比起野外的巴西龜,更易對人的健康產生威脅的,是寵物市場上出售的巴西龜。龔世平提醒,養龜做寵物要小心一點,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龜若感染了波摩那沙門氏菌,人很難看出來,何況它們本身不一定會生病」,而這種病菌在龜的身體表面、分泌物,還有活動的水裡,都可能存在。
他提醒,兒童接觸寵物龜時,一定要有大人看管,比如摸過龜後一定要洗手,不能邊吃東西邊跟寵物龜玩等等。兒童身體脆弱,若染上病菌,發病比大人更猛更急。
文/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