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攝影,賞作品:攝影作品「樹」賞析,怎樣拍攝有特點的樹?

2021-01-18 鵬凰視界

樹在我們生活中是最常見的,樹的品種不同,生活的環境也不一樣,因此樹的形態各異,也為攝影師拍攝提供了許多的創作可能。很多優秀的攝影作品,有很多攝影師拍攝的樹作品成為經典!

樹它自身就有自己的特點,也有的書他有共同的特點,下面這棵樹是櫻花樹。他自身在春天開放的時候。就非常漂亮,加上這棵樹形很好,容易出片子!

120.0mm · /4.5 · 1/80s · ISO 100

下面這棵樹使用的是小光圈廣角鏡頭拍攝的。整棵樹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像霧凇一樣的雪。加上這棵樹處於的環境非常獨特,旁邊的背景比較簡單,使整個畫面比較簡潔,藝術性,很容易突出出來。

FE 24-240mm F3.5-6.3 OSS 24.0mm · /7.1 · 1/200s · ISO 100

下面這個這棵樹是在晚霞之中,整個湖面被天空的晚霞倒映,使畫面變得非常的簡潔清晰,樹很容易突出在畫面之中。雖然樹的整體感覺整體比較小,但是主體是突出的。原因是因為整個晚霞的色調和湖面的色調形成一體。

30.8mm · /5.0 · 1/25s · ISO 200

下面這棵樹是在夕陽落山之後拍攝的。這個是一種剪影,但是程度不夠,因為樹比較特殊,形態比較獨特,在夕陽落山之後,形成了這個剪影,還是比較好看的。

18.0-55.0 mm f/3.5-5.6 40.0mm · /11.0 · 1/500s · ISO 200

下圖是使用廣角鏡頭拍攝的一棵樹。因為是廣角鏡頭,所以這棵樹在整體來看,並不顯眼,拍攝的環境被突出出來了,加上天空的一片雲。還有樹所處的環境交代得非常清楚,這個樹的主題沒有被環境所吞沒,反而更襯託了這棵樹的形態!

18.0-55.0 mm f/3.5-5.6 18.0mm · /4.5 · 1/250s · ISO 200

下面這棵樹是使用廣角鏡頭小光圈拍攝的。把樹放在黃金分割線上。整體來看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因為這棵樹如果特寫的話,背景非常不好。他所處的環境背後還有類似的樹,所以使用廣角鏡頭,更容易透視出。

Tokina AT-X 116 PRO DX II 11-16mm F2.8 11.0mm · /16.0 · 1/500s · ISO 250

在自然環境中,只有一棵樹。是很容易出片的,下圖就是拍攝的一個日落,平原上面有一棵樹。整個天空和水面形成了很好的融合成一體。使得畫面背景很簡潔,更好地突出了這棵樹。樹所處的位置是在作品的黃金分割點上面,雖然整棵樹比較小,但不影響這棵樹成為主體。

50.0mm · /4.5 · 1/4000s · ISO 200

下圖也是使用廣角鏡頭小光圈拍攝的幾棵樹,不過這樹生長在一起的。是逆光拍攝的。整株樹的造型非常有對稱感,左右對稱。雖然是幾棵樹,他是連珠在一起的。從整體看形狀特別美。拍攝的手法和前面幾個都是一樣的,也沒什麼特別之處,逆光長陰影一亮點!

18.0-105.0 mm f/3.5-5.6 18.0mm · /8.0 · 1/1600s · ISO 125

廣角鏡頭小光圈拍攝的一顆很有特性的樹。選擇的背景是藍天白雲,後面是大海。背景比較乾淨,使整個畫面更容易突出主體。

EF17-40mm f/4L USM 17.0mm · /7.1 · 1/320s · ISO 100

拍攝樹,攝影作品首先要選擇一顆很有特點的樹。一般情況下,都是選擇一顆比較合適成片的樹,拍攝的器材主要是以廣角鏡頭為主,光圈是以小光圈最佳,這樣可以把整個環境交代得很清楚。因為是小光圈,也可以把背景拍得比較清晰。其他的也沒什麼好的攝影技巧。更多的攝影圖片,大家可以看我這個圖集。

拍攝風光要有一個好廣角鏡頭,今天為大家推薦適馬35mm f1.2,拍攝景,人文最佳選擇。

圖文為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皮蝦貝網」。以下是「皮蝦貝網」及「圖片作者」的版權聲明:「可在任何地方使用的免費圖片」;「可以做商業用途,不要求署名」。

感謝您支持!歡迎關注!

#攝影#

相關焦點

  • 聊攝影,賞作品:雛菊花攝影作品賞析,拍攝
    雛菊花是一種常見的花,這種花的特點就是花瓣與花蕊,都特別的鮮明,而且圓形,型還特別好看。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雛菊的拍攝。下面的這個雛菊花。使用的是長焦鏡頭拍攝的。雖然把它從背景中分離了出來,但是明顯看到背景也是清晰可見,只是簡單地虛化了一下,使用的光圈也是比較小,9.0的光圈。由於是長焦,背景也很容易被虛化出來。
  • 聊攝影,賞作品-攝影作品的構圖,無非兩類,重要的是作品
    攝影作品在構圖方面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橫幅構圖。另一類就是豎構圖。這與相機的cmos,也就是成像底片兒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相機「成像底片兒「就是長方形的。要麼橫著拍,要麼豎著拍。所以產生的作品要麼是橫幅的,要麼是豎幅的。下面我們看兩幅作品,第一幅是橫幅作品。
  • 27張攝影大師經典構圖攝影作品賞析
    這幅從一等艙拍攝的三等艙乘客的照片可以被視作是施蒂格利茨攝影精英主義的一種隱喻。  2.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1876-1964)  德國,人像、風光攝影家    西岱島碼頭(1925年)尤金·阿傑喜歡在大清早開始他的攝影工作,這個時段行人稀少,城市有種神秘虛幻之感。西岱島所在的塞納河,一直以來是攝影家鍾愛的拍攝對象。
  • 《東曼偉野生鳥類攝影作品選》系列之「白翅藍鵲」
    其作品多次獲獎,他的《東曼偉「非洲馬賽馬拉」攝影作品集》《東曼偉野生鳥類攝影作品選》以及多次舉辦的個人油畫展、攝影展深受人們喜愛。陝西省電視臺、西安電視臺多次為他拍攝專題紀錄片。《西安晚報》《文化藝術報》《東方商旅》等報刊雜誌均刊登過寫他的文章。東曼偉以其對藝術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和豐碩的成就,獲得廣大觀者的認可與好評。
  • 為什麼光線攝影學院不發「攝影作品」?今日頭條喜歡怎樣的照片?
    今天,我們再次進入太平洋電腦的攝影頻道,你會發現什麼?在太平洋電腦網首頁推薦的攝影作品,幾乎都是美女,對吧?因此,對於很多攝影愛好者,尤其是資歷較淺的攝影愛好者以及正在考慮購買什麼數位相機比較好的新手小白,他們對於「攝影作品」的理解,往往就是美女糖水片了。當然,美女糖水片的群眾基礎很廣泛,大家都愛看,攝影愛好者也喜歡拍,當然也算是攝影作品的一個大類了。
  • 《藝術家》《生命之樹》等入圍美國電影攝影獎
    新華網洛杉磯1月11日電(記者 王軍)第26屆美國電影攝影工作者協會獎提名名單於
  • 拍照片有萬能公式?掌握9大簡單攝影原理,拍出千萬漂亮攝影作品
    拍照片有萬能公式?掌握9大簡單攝影原理,拍出千萬漂亮攝影作品!拍照片有沒有萬能的公式呢?答案是有的!因為:很多照片有共同的特性,掌握這些特點,掌握這些拍攝規律,也就掌握了萬能的拍攝公式。結合這些拍攝技巧,就能夠幫我們創作出,千千萬萬張漂亮的攝影作品。
  • 精彩的微距攝影作品欣賞
    攝影:Mojtaba Jahani 微距攝影是指在非常近的距離上進行拍攝。微距攝影非常擅長捕捉細微物體的微小細節。在我們周圍,有大量肉眼很難注意到的細節存在,而微距攝影可以將這些美麗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個圖集中收集了7幅精彩的微距攝影作品,與大家一起分享。
  • 諾基亞 Lumia 微距攝影,好作品賞析
    很多人向來對微距攝影著迷,因為即使本來很平常的一件東西,在微觀世界裡就會變成很神奇,各種細節讓你不得不驚呼造物主的偉大……本次諾基亞Lumia微距攝影比賽從Instagram上徵集到18,780件作品,大大刷新了我們往屆比賽的投稿記錄,看來微距攝影的受眾面兒就是廣!
  • 斯坦利·庫布裡克攝影作品:紐約
    史蒂芬.史匹柏曾說:「史上再沒有人能拍出比庫布裡克更好的作品了。」之前為大家介紹過庫布裡克所拍攝的芝加哥,這次就來看看他鏡頭下的大都會紐約。作為《洛麗塔》、《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閃靈》等電影的編劇及導演,庫布裡克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人之一。
  • 大自然保護協會2019全球攝影大賽獲獎作品賞析
    據外媒報導,一年一度的TNC大自然保護協會全球攝影大賽競爭越來越激烈,今年的參賽作品數量達到創紀錄的水平,數位獲獎攝影師展示了從火山爆發到和平景觀對我們自然世界的某些真正令人震驚的觀點。該組織的年度攝影比賽當然致力於在五個主要類別中聚焦我們自然世界的美麗:城市、景觀、人、水和野生動植物。這項比賽正在飛速發展,今年共有12萬幅參賽作品,是去年總和的兩倍多。大自然保護協會首席營銷官Richard Loomis說道:「自然界激發了我們所有人的好奇感。的確,保護的靈魂在於對自然的敬畏。
  • 攝影構圖|微距攝影的構圖技巧,拍出精細小而美的作品!
    常見的對比有虛實、大小、遠近、疏密、高低、顏色、差異等。4、關聯讓畫面的各個元素互相聯繫,形成一個有趣的圖案或者趣味中心。在生態微距攝影中,如果能夠將畫面中出現的小動物、昆蟲與生活環境等因素有關聯地表現出來,那麼,你的作品更加有內涵,有深度。
  • 火鍋世界小人國_縮微攝影_微觀美食攝影作品欣賞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鹿馬影像飲品美食攝影推薦語:這個有趣,太有想像力了!今天我們要來聊聊縮微美食攝影&小人國創意美食攝影自從美食攝影師陳燕飛拍了這一組小火鍋大家都說她拍的照片是自帶流量的這組照片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
  • 【人文紀實】鄧巴烽攝影作品賞析 ·《漁港早市》
    為了拍攝博賀漁港早市,當日凌晨便摸黑從中心城區驅車前往博賀漁港。到達後發現,碼頭早已人頭攢動,一片熱鬧繁忙的景象。漁船停靠在港口,有的漁民正忙著搬運海鮮下船。一筐筐海鮮剛落地,購買海鮮的人們一下子都圍了起來。漁民忙中有序,有的在打包,有的在和批發商交接。除了漁民、批發商,還有一大批市民在碼頭上穿梭著,搜羅自己的「心頭好」。
  • 獲獎藏羚羊攝影作品造假始末
    拍攝時,郎樹臣與劉為強在同一現場,拍攝了同一羊群,拍照時間僅差一秒,卻「有羊沒車」 郎樹臣/圖  獲獎藏羚羊攝影作品造假始末  劉為強挖了一個坑  2006年6月,《大慶晚報》攝影記者劉為強在可可西裡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 攝影師崔堅微距花卉攝影作品展示
    崔堅,power88,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攝影師,蜂鳥網建築攝影版版主,長期為《中國攝影》、《攝影之友》、《攝影世界》、《中國攝影家》、《今日人像》、《大眾攝影》、《數字相機》、《數碼》等攝影雜誌撰稿並發表作品和文章。
  • 「「e眼黃山」作品賞析·攝影組」聽聽這6位獲獎者怎麼說
    今年是黃山加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三十周年,為喚起社會各界對世界遺產的保護意識,黃山風景區以「我眼中的世界遺產——黃山」為活動主題,啟動了「e眼黃山·攬勝天下」第四屆影像大賽,向廣大網友、中外遊客、幹部員工徵集黃山自然「五絕」、文化「五勝」以及保護管理等方面的影像作品。歷時6個月,我們共收到投稿作品18296件,其中攝影作品18191件,視頻作品105件。
  • 攝影技巧 | 如何拍攝有立體感的照片
    對於立體感和空間氛圍的營造理論來源於繪畫,畢竟攝影也是源於繪畫,有著共性。以下小凱哥就為大家推薦9個訣竅打造立體感攝影作品!由於有霧氣,我們看到背景的細節減少了,山體和其他的一些物體看上去模糊不清,圖片的前景中的冰川的曲線紋理較為豐富。
  • 天文攝影獲獎作品精選
    照片包括了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外等影像,如此豐富的色彩和特別的形狀看起來仿佛是藝術家的宇宙狂想繪畫作品。
  • 「攝動海月·影出風採」手機攝影大賽收官 慈母手中線等50餘作品...
    本次攝影活動自徵集便受到社區朋友廣泛關注與熱情參與,共收到手機攝影作品數百幅,經過嚴格公正的評選,遴選出50幅優秀作品進行展出這些手機攝影作品均由社區居民所攝,以「攝動海月·影出風採」為主題,以手機攝影為形式,以影像語言為媒介,從不同視角出發,或讚美祖國大好河山,描繪建國七十周年以來人民安居樂業的精神風貌;或直抒胸臆,謳歌時代風尚,展現經濟飛速發展;或真實記錄社區居民幸福美好生活,吟誦社會和諧;或展現社區風採,意境深遠;主題突出、構思新穎、畫面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