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防控
目前我國有哪幾種室內蟑螂?
室內蟑螂最常見的是黑胸大蠊、美洲大蠊、日本大蠊、澳洲大蠊和德國小蠊5種。
在上海居民家中,黑胸大蠊為優勢種;
在賓館、飯店和輪船、火車上,德國小蠊為優勢種;
在食品製造工廠(如釀造廠)能見到美洲大蠊。
蟑螂如何傳播疾病?
蟑螂至少攜帶有40多種細菌、10多種病毒、7種寄生蟲卵以及12種屬的黴菌。據調查,蟑螂身上攜帶黃麴黴菌的檢出率為29%-50%。這些都是致畸、致癌物質。
蟑螂會引發兒童哮喘嗎?
我國基於皮膚點刺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蟑螂是繼蟎蟲後第二個最主要的過敏原,而且比起蟎蟲、貓毛、狗毛等過敏原,濃度較低的蟑螂過敏原足以引起患者更嚴重的過敏反應。蟑螂引發過敏的常見表現是過敏性鼻炎和哮喘。除了蟑螂本體,其排洩物也是過敏原的主要散播途徑。
哮喘是兒童群體最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兒童經常會在家中地板、毛毯上爬行,而這些地方很可能留有蟑螂的殘骸、排洩物、分泌物等,是兒童哮喘的一大誘因。
蟑螂會咬人嗎?
蟑螂是雜食性昆蟲,口器為咀嚼式,會吃任何有機物,但攻擊人、將人咬傷的情況實屬罕見。不過,蟑螂確實可能會偷吃人的毛髮、耳屎等。
蟑螂會爬進耳朵裡嗎?
蟑螂爬進耳朵的新聞偶有發生。因為耳屎、鼻屎等會釋放揮發性脂肪酸,吸引蟑螂,而且蟑螂喜歡狹小、溫暖、潮溼的地方,耳道、鼻腔完美地滿足了這些條件。
傳說蟑螂不能拍死或踩死,否則可能孵化出更多的蟑螂,是真的嗎?
這個說法略微有些誇張,但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其一,蟑螂的抗壓能力很強,可以承受自身重量900倍的壓力,用拖鞋揮拍或用腳輕踩確實不一定能夠讓它斃命,處於假死狀態的蟑螂一不留神就可能跑得無影無蹤。
其二,有些品種的蟑螂會把卵鞘背在身上(如德國小蠊),待快要孵化時再脫離母體。當母體遭受危險時,可能會刺激蟑螂幼蟲提前孵化(前提是卵鞘已經發育得比較成熟且沒有遭到破壞)。
家裡見到一隻蟑螂,說明家裡已經有成千上萬它的同伴,是真的嗎?
毋庸置疑,蟑螂的繁殖力十分驚人,如果看到一隻蟑螂,那大概率還有許多它的同伴躲在暗處。但「成千上萬」是較為誇張的說法,這一數字據推斷應來自國外一項關於德國小蠊繁殖情況的研究,該研究表示「理想狀態下,一對德國小蠊可以繁衍出>10000隻後代」。而實際上,受食源、溫度、場所等因素的影響,一般家庭環境中的蟑螂數量不至於到如此誇張的地步。
家裡很乾淨還會有蟑螂嗎?
做好清潔衛生確實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蟑螂棲息繁殖的可能性。但蟑螂入侵途徑多樣,人們很難真正阻絕它們進入室內,譬如購物使用的快遞紙盒,有時它們或許就躲藏在紙盒的紙楞裡偷渡進家中。
此外,蟑螂的生命力十分旺盛,一丁點的食物碎屑就可以夠一隻蟑螂生活個把月。因此,除了經常清潔打掃,將食物密封保存、雜物定期處理,還要同時採取正確的預防措施,才能真正有效地防制蟑螂。
經常在飲水機附近發現蟑螂,這是為什麼?
蟑螂的活動習性有幾個特點:
①喜歡陰暗潮溼;
②喜歡鑽縫藏洞;
③喜歡溫暖的環境。
而水源對蟑螂尤為重要。蟑螂可以不進食仍存活數月,但離開了水最多只能存活一個星期。
飲水機恰好滿足了蟑螂活動所需的這些條件:注水孔、漏水槽等處的水滋養了它們,背後不見光的主機內部又可以為它們提供陰暗、溫暖的舒適環境。這提醒我們要定期對飲水機進行清潔,並保持漏水槽等處衛生乾燥。
蟑螂生命力有多強?
蟑螂不依賴嘴或頭呼吸,而是通過身體上的小孔進行呼吸。所以即使斷了頭它也能存活較長的一段時間,不過沒有了嘴巴無法汲水,一般在被餓死前會先渴死。
蟑螂是怎麼過冬的?
室外自然界中的蟑螂會採取休眠或以卵的形式越冬,這是大多數昆蟲都會採用的應對機制,但在室內環境中就要另當別論了。
在冬天,空調、暖氣等使室內始終保持比較舒適的溫度,冰箱、電飯鍋、電烤箱等各類發熱電器都可能吸引蟑螂孳生,只是它們活動範圍縮小,晝伏夜出,不太容易被發現。
除了傳播疾病,蟑螂還會造成哪些事故隱患?
可能是受微熱的吸引,蟑螂常喜歡在音響設備、通訊設備和電腦等現代化電子器械的機殼內棲息藏身,一旦引起短路,就會造成通訊中斷、機械故障等意想不到的事故,所以國外有人稱蟑螂為「電腦害蟲」。
據報導,曾經有一架波音737飛機,因為飛行員發現了幾隻小蟑螂而宣布停飛。理由很簡單,蟑螂一旦鑽進飛機結構複雜的精密儀器中,萬一造成故障、電訊中斷等麻煩,就可能釀成重大事故。有人稱蟑螂是飛機上的「活炸彈」,並非言過其實。
為什麼說蟑螂有著驚人的繁殖能力?
據計算,一對德國小蠊繁殖5代後,可繁殖100億隻子孫。如果100對蟑螂繁殖5代,它們全部子子孫孫的總重量可達865385噸,相當於8.7艘美國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的噸位。雖然這是理論數字,但是蟑螂繁殖力之強可見一斑。
為什麼蟑螂總愛過群居生活?
蟑螂的直腸能分泌一種聚集信息素,不管成蟲還是幼蟲,聞到這種物質的氣味,就等於聽到了「集合令」,會互相聚集到一起。這種信息素隨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在蟑螂糞便沾染越多的地點,聚集也就越多。因此,清除蟑跡也是防制蟑螂的重要措施。
為什麼說蟑螂是爬蟲,不是飛蟲?
蟑螂雖然長有2對大翅膀,但是卻不善於在空中飛舞,只能在受驚時作短距離滑翔,如最為常見的德國小蠊。部分品種的蟑螂會滑翔,即藉助翅膀從某一高點滑行到較遠處的低點,如美洲大蠊。少數品種的蟑螂可以飛行較遠的距離,如黑胸大蠊。
蟑螂長有3對發達的步行足,善於爬行。雄性德國小蠊在紙上爬行的速度為30釐米/秒,在玻璃上的爬行速度為11釐米/秒,受驚時還可以跳躍幾釐米。因此,蟑螂是爬蟲,不是飛蟲。
蟑螂尾須和觸角能起到什麼作用?
據觀察,蟑螂每根尾須上長有220根細毛,組成風感受器。當人們捕捉它時,必定會鼓動空氣,蟑螂會在11毫秒內作出應激反應,迅速逃竄。如果切除蟑螂的尾須就會喪失這種逃避反應。
蟑螂有一對又細又長的觸角具有天線的探測功能,嗅覺感受器就在這對觸角上,能嗅到濃度為百萬分之一的物質分子氣味。科學家發現,蟑螂的觸角能接受紅外電磁波。在仿生研究中,就有人想模仿它們,研製保密性強、小巧靈活的紅外小型天線。
蟑螂卵鞘是什麼東西?
雌雄蟑螂交配後,雌蟑螂的尾端便長出一個形如豆莢狀的東西,就是卵鞘,卵就產在其中。一隻雌蟑螂少則產10多個、多則可產90多個卵鞘;一個卵鞘中,少則可孵出10隻、多則可孵出50多隻小蟑螂,數量多少同蟑螂種類有關。所以,消滅蟑螂卵鞘很重要,滅掉一個卵鞘就等於消滅了幾十隻蟑螂。
白天蟑螂藏在什麼地方?
蟑螂晝伏夜出,白天大多鑽在靠近水源、食源、熱源附近的牆壁、家具的「縫、洞、角、堆」中躲藏。滅蟑螂時,應把這些地方作為噴藥、投放毒餌的重點。
滅蟑螂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有效方法有投放滅蟑螂毒餌,噴灑殺蟲藥,塗抹殺蟑螂粉筆、微藥粉,施放殺蟲煙霧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除了用化學藥物殺滅的方法外,還可用粘捕盒、誘捕瓶等物理方法誘殺蟑螂。
消滅蟑螂的治本措施是什麼?
哪裡的環境衛生又髒又亂,哪裡的蟑螂就猖獗。所以,搞好衛生、治理環境是消滅蟑螂的治本措施。衛生狀況還會直接影響到化學防制的效果。有人用「毒死蜱」滅蟑螂,在衛生好的房間裡使用,殺蟲效果達到94%,而在衛生差的房間裡噴灑,殺蟲效果僅有75%。
蟑螂喜歡鑽洞藏縫。利用它的這一生活習性,可以選用油灰、水泥或矽膠等堵嵌縫隙、洞穴,讓蟑螂無藏身之地。對內牆結構嚴重破損、家具陳舊的居室,要消滅蟑螂,就必須徹底修繕房屋、更新家具。
如何使用噴藥滅蟑螂最合理?
蟑螂是爬蟲,常鑽在縫、洞中棲息藏身,因此使用噴霧器噴藥時,一定要針對縫、洞、角落噴,並同時在其周圍噴,這樣效果好又節省藥物。噴藥滅蟑螂切勿朝空間噴,也不必面面俱到,四面牆壁都噴。
投放滅蟑螂毒餌有哪些訣竅?
投放毒餌是一種常用的簡便滅蟑方法,但要使用得當。訣竅是「點多、量少、面廣」,即在一間房屋內投毒點多些,每個點上用藥量少些,分布面要廣些。這樣蟑螂從棲息場所爬出來就能吃到毒餌,殺滅效果顯著。為了防止毒餌受潮失效,宜將毒餌顆粒盛放在瓶蓋裡布放。
為什麼說喬遷新居一定要徹底滅蟑?
遷入新居前或搬家時,一定要儘量清除藏在舊家具、衣服、書籍、紙盒、木箱中的蟑螂及其卵鞘,否則,新房裡很快就會發現蟑螂。很多情況下,蟑螂正是依靠交通工具和行李、包裹、家具等渠道傳播,而造成地區間乃至國際間的擴散。
兩大滅蟑法寶推薦
粘蟑紙(屋) 使用技巧
遵循蟑螂藏匿的五大線索,儘可能擺放在它出沒的地方,注意防潮、防暴曬,只要保證粘性就能繼續使用。
小貼士
1、為了增加引誘性,可以在粘蟑紙上擱點麵包、餅乾等食誘。
2、粘到一兩隻蟑螂以後不要馬上扔掉,因為蟑螂會釋放一種聚集訊息素,它可以誘使更多的蟑螂爬到粘蟑紙上。待蟑螂覆蓋到1/3以上時,再處理掉。
點擊視頻,了解粘蟑紙(屋) 使用技巧詳細內容。↓↓↓
滅蟑膠餌使用技巧
施藥遵循「量少、點多,要分散」的原則,可以在以下蟑螂藏匿的重災區點上米粒大小的一點。蟑螂密度大或者縫隙多的區域可以加大膠餌的使用密度。
小貼士
滅蟑膠餌不宜使用的地點:
1、定期清理、清洗,有蒸汽產生的地方
2、溫度超過50攝氏度
3、灰塵、潮溼、油膩的表面
點擊視頻,了解滅蟑膠餌使用技巧內容。↓↓↓
科學防治蟑螂 不要恐慌
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學會這幾招輕鬆告別「小強」
專家
冷培恩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傳染病防治所
病媒生物防治科主任
部分內容來源 | 健康上海12320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