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路遙(左一)和隊友在訓練中。昆明市公安局供圖
前兩天,雲南省昆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五大隊大隊長鄒路遙的嘴角又起皰了,熟人調侃他,看來鄒隊又要「榮譽加身」咯。這話說完沒多久,鄒路遙又獲獎了,2020年11月24日上午,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接過了「全國先進工作者」的獎章和證書。
自2005年從警以來,大大小小的領獎臺鄒路遙站過不少,但豐富的「獎臺」經驗並沒有讓他的心態更淡然,他反而越來越為此感到有壓力,甚至焦慮,「大家都在付出,有些人比我更優秀,榮譽卻落在我身上,我很幸運,但壓力也更大,比我出任務的時候還大。」
隊友以命作「餌」成就一個鄒路遙
「最危險的不是正面,是後背」,這是每一個加入雲豹突擊大隊的隊員最先接受的教育。正因為有後背這個危險命門的存在,處突任務中閃閃發亮的才不是一個人的「高光」,而是集體的光環。這一點,前「雲豹」隊員鄒路遙最清楚不過。
「出任務的時候,有人打掩護,有人佯攻,有人在外圍警戒,都是為了給我創造條件,任何一個位置都關乎成敗生死。」鄒路遙說,在看不見的地方,隊友們的任務更加艱巨,他們甚至以生命作「餌」,成就自己的精準一擊。而10餘年來,這樣的擊發有過11次。
11次扣動扳機,11次不可言傳的默契配合,練就了今天的鄒路遙。「任何一個隊友哪怕稍微有點遲疑,處置結果都可能是另外的樣子。少了哪個人都不行,每個人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榮譽當前,鄒路遙於心有「愧」,他覺得「對不起」在背後付出了更多的隊友們。他說,若把獎章上他的名字換成「雲豹」這個集體,他定能坦然接過。
隊友們在鄒路遙身後「豎」起一面盾,他才能毫無顧忌地專注於前。鄒路遙想讓身後的隊友們都被看到、被關注,聚光燈下只有他自己,「孤零零的」。
2019年4月,鄒路遙調任昆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五大隊大隊長,負責巡邏防控,從被動應對危機轉向主動化解隱患,「我把工作做好一點,『雲豹』就少面對一點危險,」他換了個位置去守護「雲豹」的後背。
離開「雲豹」的時候,鄒路遙取下臂章,那時,他沒忍住落淚了。那是他的青春,還有數度生死交託。
先有「雲豹」而後有鄒路遙
「我不是唯一的選擇,換個人可能比我完成得更好。」鄒路遙一直在強調這句話。他說的沒錯,在「雲豹」,他並不突出。陳澤能是「雲豹」的元老,從最初的組建到成長壯大,他在「雲豹」閱人無數,「他入隊的時候技能一般。」前後幾任領導對鄒路遙最初的印象都是中等,不差,但也不特別好。
普普通通的鄒路遙怎麼嬗變成英雄的?
「他愛上了『雲豹』,讓自己融入這支隊伍,才成就了他。」陳澤能一語道破。作為參與組建「雲豹」的元老級隊員,陳澤能和其他元老們一起,摸索出一套訓練方法,讓隊員們各自發揮所長,快速鍛鍊提升。
「從懵懂少年,到成熟的突擊隊員,通過訓練和一個又一個案件處置積累成長起來,『雲豹』的每個人走的都是這條路。」鄒路遙說,老、中、青的組合搭配,是「雲豹」的「王炸」,年輕人的闖勁加上良好的身體素質,中間一代技能和實戰經驗達到最佳,老隊員體能稍弱但是經驗老到,足以領航,這個組合不僅能讓「雲豹」出拳穩準有力,也能戰學結合,讓新人得到快速提升,最大限度激發潛能,這也是他說「換誰都能做好」的依據所在。
「我很慶幸,踏入『雲豹』的時候前輩們已經摸索出一套完善的訓練體系,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如果背後沒有支持,很難取得成就。就像我如果不加入『雲豹』,也沒機會參與這些案件的處置,體現不出這些價值。」鄒路遙說,「雲豹」隊員之間都是以「師兄」「師父」互稱,在這樣的稱呼裡,「雲豹」精神完成了代際傳承,成立至今處置多起重大案件零失誤,靠的就是對彼此的絕對信任,靠的就是「忠誠、奉獻、堅毅、果敢」。
鄒路遙已經到了轉變角色影響帶動下一代隊員的時候,在新的崗位上,他的「英雄光環」不亮了。五大隊警員劉吉奎眼見他接到投訴類警情時抓頭苦思,疫情期間為了隊內防護到處「討」口罩,一個「不食煙火」的英雄形象在劉吉奎心中破滅了,另一個「泯然眾人」的普通人形象鮮活了起來。這個感覺沒錯,許多「老雲豹」現在正在路上指揮交通,社區裡處理家長裡短的也有他們。
英雄都是普通人,「每一個『雲豹』的成長都可以複製。」鄒路遙說。(昆明日報)